【中州作家】赵绍文:又是一年植薯时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7】

又是一年植薯时

河南博爱       赵绍文

四月芳菲尽,农家植薯忙。

边角觅芜地,汗垦插绿秧。

丁壮外打工,妇孺撑农活。

春插一株苗,秋收满笸箩。

不为衣食忧,但求地不荒。

红薯益养生,食之得健康。

一年复一年,天久人亦长!

这是本人近日看到农村种植红薯的场景时,引发的即兴感言。
在过去人民公社大集体时代,农村很难找到一厘荒地。而近年来的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建设,因有的已被征用的土地项目落地迟缓,或其配套的道路、草坪等用地的施工缺位,出现了一些大小不等的撂荒之地。对此,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便跪爬掘打、锹挖锄刨地除草垦荒,种上了红薯。
蔓蔓红薯藤,连着百姓疾苦,给天下庶民带来绵绵福祉。目睹此种情景,不禁勾起对先前生产队栽种红薯的回想。在我的记忆中,农村大面积种植红薯,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时,粮食产量低,生产队夏秋两季收获的粮食,除上交国家公粮和队内略作储备外,分到农户的也仅是半年口粮。花谢春深,麦子孕穗。在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人们吃粮东借西㧟,颇为难奈。困顿之时,正是红薯解了农民的大难,帮了乡亲们的大忙。
这是一个艰难而充满期望的季节。那个时候,生产队在春耕时节,总要留出一二十亩土地用来植插红薯。红薯亩产三四千斤,种十亩红薯就能产三四万斤,一个生产队按200人计,每人可分得近200斤红薯,甚至超过夏秋两季队里分得的粮食。
为种红薯,队里专门砌有培育红薯秧苗的火炕,并指派有专业技术的社员看管。每年四五月份是红薯插秧季节,全队男女老少齐上阵,剪苗、运苗、掘坑、散苗、挑水、点水、插苗等忙得亦乐乎,一二天即可栽种完毕。
秋末收红薯,农村叫出红薯,也是大集体行动。先是统一盘算,根据地里的红薯总行数及社员总数,核定人头行数。然后是抓阄排号,确定每户应出红薯行数及排列顺序,接着是各家自出。挖出的红薯由队里组织会计、保管、贫农代表等人逐家过秤,或多或少最后由机动地的红薯长退短补。
采挖红薯,每家都干得井井有条。看到那一嘟噜一嘟噜纺锤状、拳头般、碗口大的红薯从地里被挖出来,人们心里好不高兴。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红薯身上的泥巴去掉,在架子车上铺上垫子,生怕舛了皮子(舛皮的容易生病烂掉),然后运回家。颜值好的被留下来供平时蒸煮食用,放在家里挖的红薯窖(洞)里,吃多少取多少。窖里冬暖夏凉,红薯贮藏在里边可免于冻害保存至翌年春季。
那些被锄头掘断(俗称铲头)和被虫蛀过的(俗称壳露)的红薯,则在清洗干净去掉痂皮后,用来滤取淀粉制作粉条粉皮等,一部分供家里食用,剩余的出售变现,以维持生活开销。
那个年代,村民一日三餐离不开红薯。早晚两顿是玉米面粥配红薯,中午是汤面条配红薯。能吃上玉米烙饼的时日不多,更别奢望白面馒头了。红薯吃多了会产生胃酸,使人胃不舒服,其作为副食可以,而作为一日三餐的主食实属无奈。尽管顿顿红薯给人以难言的忧怨,但埋藏在乡亲们心底的,对红薯的感激还是深深的。
许多家庭为了改善食用红薯的单调味觉口感,也都变换了不少法子。有的把红薯切成片片晒干,供冬春季煮着吃。有的把晒干的红薯片片,粉碎磨成面粉,然后将面粉加工成饸烙面条,用来蒸吃炉面。最使我难忘的是吃焙红薯了。记得读高小时,冬季到相距一公里的邻村上学早读,早晨六点天寒夜黑,父亲怕我受冻挨饿,每天夜里临睡前,总要在煤火边摆放一圈指头大小、细细长长的小红薯,半夜起来再把它们翻转一次,经过一夜的热焙,这些小红薯去掉了水份,变成了紧实、温暖的薯棒棒。我把它们装在上衣的口袋里,身子也变得热乎乎的。这些小薯棒吃起来劲道、甘甜,比现在超市里售的薯片、薯条要地道好吃得多。那种美味伴随着深沉厚重的父爱,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使我口留余香难以忘怀。红薯是当年亿万农民的生活、生命支撑。现在想起来,没有红薯的帮助,真是难以度过那段艰难的时光。
八十年代始的农村改革,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改善。农村的红薯种植逐渐减少,即使种一些,也是为调剂生活。在这一时代变革中,红薯完成了自身的角色转换,由过去的担纲代粮变为当今的食品新宠。
据有关资料和现代医学证明,红薯不仅是健康食品,还是祛病的良药。《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之功效”。红薯的营养价值极高,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叶酸等多种维生素和铁、磷等十余种矿物元素。其对保护心脏,预防心血管疾病有较好功效,是防癌抗癌最具疗效的保健食品。常吃红薯,有助于维护人体正常的叶酸水平,以预防抵制癌症。
现在,农村人吃红薯的少了,城里人吃红薯的多了。在县城的人流密集处,多能看到热气腾腾的烤薯摊子,生意十分红火,那些薯肉金黄如玉,柔亮鲜润,华滋夺目,令人垂涎,真可谓:
攘攘人车流,缕缕薯飘香。
拭看掌炉人,且烤且销忙。
可曾一村姑,亦或下岗哥。
街角小生意,家销有着落。
生薯八九角,熟货四元八。
只是一个烤,利润生几多。
人生犹一薯,经烤才增色。
红薯记录着时代的沉浮变迁,繁荣了传统食品经济,创造了民生就业岗位,点靓了时代新生活。
红薯给予人的甚多,要求人的甚少。其耐干旱,抗贫瘠,但凡穷乡僻壤,有一方黄土,就能自在生长。只要不是久旱无雨,无需多少人工,总会有好的收成。其休戚与民,造福人类,有着深厚的平民情结;其不求闻达,大音希声,彰显的是一种奉献精神。红薯的特质,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普世价值,也是可资我们人类效法的道德取向,更是为官执政者必具的基本素质。
又是一年植薯时,满目春光写深情。此时此景,予我最多的是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红薯的崇高敬意!
(0)

相关推荐

  • 狄树强丨栽红薯(散文)

    谷雨当天,一场爱下不下的蒙蒙细雨滋润着干渴已久的黄土地,这天也是我回家看望老人家的时间. 停车拿东西进了大门,老爹一手提着塑料桶,一手拿着一把红薯苗,说是去地里栽几苗红薯,由于天旱需要担水去地里淀水保 ...

  • 段绍东丨守场

    深秋,我回归故里,找寻丢失在那里儿时的影子,那里有我最深厚的童年记忆,其中守场让我至今难忘.追述往事,我又回到自己的记忆中. 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生产队里都有一块公共的晒场,晒场成 ...

  • 【中州诗苑】 肖绍帮《珍惜粮食》

    No.598 珍惜粮食 我们已经脱了贫 有了吃饱肚子的粮食 告别了窝窝头 告别了糠菜半年粮 告别了"娘我饿"的心伤 告别了"无物下肚"的饥荒 然而今天我们的浪费 ...

  • 那些土生土长的大东北“成语故事”之五十

    那些土生土长的大东北"成语故事" 之浮皮潦草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 【中州作家】南阳|肖绍帮:永远失去的叹息(外一首)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0] 永远失去的叹息(外一首) 河南南阳       肖绍帮 永远失去的叹息 象牙几千年来都是上等雕刻材质 在湮灭的历史风烟中 在岁月的长河中 在奢华和尊贵的古墓 ...

  • 【中州作家】赵绍文:端午与祛病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8] 端午与祛病 河南博爱       赵绍文 "五月五日夜,赠我一枝艾.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总会使我想起有关端午的一 ...

  • 【中州作家】赵绍文:阳春三月荠菜香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59] 阳春三月荠菜香 河南博爱       赵绍文 荠菜作为一种野菜,我认识它只是近几年的事.先是听城里人说荠菜做的菜肴味道鲜美,后又接受微信里对荠菜食用.药用价 ...

  • 【中州作家】赵绍文:夏日话蝉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19] 夏日话蝉 河南博爱       赵绍文 蝉的俗名叫"知了",是一种昆虫.其有一对明亮的大眼睛和精致光鲜的大翅膀,通体黝黑,讨人喜欢.   ...

  • 【中州作家】赵绍文:小院又闻桂花香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40] 小院又闻桂花香 河南博爱       赵绍文 前几天的一场秋雨,"忽如一夜春风来",我家的小桂树又开花了,一家人顿觉高兴.满树桂花不动声 ...

  • 【中州作家】赵绍文:望断秋雁采野菊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54] 望断秋雁采野菊 河南博爱       赵绍文 早就听说,用山里的野菊花作茶饮,可以舒肝明目,清火祛毒.一次从山上游玩下来,我专门采了几束野菊花,回家后把花朵 ...

  • 【中州作家】刘文俊:跪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68] 跪 河南南阳       刘文俊 曹云释然了,无怨无悔了.      曹云今年六十五岁.      曹云是有福人.好像也说不上,不过人说老来有福才算福,她是 ...

  • 【中州作家】张兰洲:又是一年小麦黄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3] 又是一年小麦黄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在乡下老家豫北平原一带,一般是过了小满节气之后,田野里一望无垠的小麦由深墨油绿开始穗皮变黄.由于前段时间谷雨的 ...

  • 散文《不要打开那丛青蒲》赵绍文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江海游空阔,池塘啄细微.红蓝白蘋渚,春暖刷毛衣.''唐代.齐己的这首小诗,生动写出了野鸭的灵动和可爱.其实,我们县城几个公园湖 ...

  • 飞舞的‘’小确幸‘’||赵绍文

     阅读微信,时常可见''小确幸''这个新词.经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小确幸''是指隐约期待或不期而遇,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给人以满足.幸运.幸福的微小而确实的事情.         据说其出自日本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