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证书”换不来成功

刘扬

近日,“公益服务证书明码标价”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热议。一些高校学生存在从二手交易平台等渠道购买“志愿服务证书”的行为,证明内容包括“马拉松比赛”“旅游展览会”等志愿服务项目。公益服务证书伪造市场的火热,从本质上来讲无非是利益驱动。大学生为在综测评定、留学申请、简历筛选等环节增加竞争优势,不惜以造假的方式对自身加以粉饰。

大学生购买伪造证书,不仅是对崇高志愿服务精神的亵渎,而且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假证书”造不出“真能力”,一颗致力于志愿工作的公益心、奉献他人的社会责任心,才是无需出示的个人能力最佳证明。

大学生购买伪造证书的行为,是服务精神与诚信精神缺失的体现。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精神,其服务活动是对奉献精神的培育,对思想价值的升华,并以美好的精神滋养为回报。公益机构提供的证书,是对其优秀工作的肯定与鼓励。证书的造假与售卖,是对公益服务公信力的减损,亦将伤害真正致力于奉献的志愿者的情感。目前,虽然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已无法检索到相关交易信息,但仍无法排除“微信群”“朋友推荐”等交易形式的出现。

大学生本应当是志愿服务队伍中最蓬勃、最活跃的生力军,要真正杜绝购买伪造证书现象,需要大学生从根源上端正对待志愿活动的态度,树立尊重志愿服务的意识,并积极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此外,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个人诚信意识,充分认识到证书造假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如若大学生使用造假证书被证实,首先面临的是评选资格、面试和留学申请机会的丧失。因为该行为涉及简历造假问题,可能为个人职业发展前景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以及个人社会信誉等其他影响。

“公益服务证书造假”是各利益链条相互连接的结果,要斩断这些链条,还需要多方发力。首先,公益服务机构应当增强运营的规范性,严守道德底线,杜绝以售卖证书牟利的行为;其次,各交易平台亦当加强审核的规范性,设立上架商品的准入门槛,对于不合规产品与信息及时清理,而非在媒体曝光后草草下架了事;学校应当成为志愿服务教育的主要战线,加强诚实信用、奉献参与等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此类生动现实的例子作为警示;政府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对公益服务机构以及交易平台的监管力度,勒令整改不规范行为;对于可能涉及犯罪的伪造公章、证书的犯罪团伙,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出台更加细化严格的公章、证书管理规定,增加证书买卖的违法成本,营造风清气正的公益服务环境。

大学生通过“定制证书”来换取成功捷径,踏上的是一条歪路、弯路。短暂的路途顺畅,面临的代价是未来加倍的坎坷甚至无路可走的绝壁。诚信是学校、用人单位的道德红线,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基本道德准则。购买伪造证书,看似是不起眼的信用缺失行为,然而不端正的做事态度、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思维模式,必将结出恶果、贻害无穷。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中国教育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