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讲经方之黄连汤详解

1.腹中痛的思考

我课前留了两个思考题,第一个是关于“腹中痛”的。

思考题1:《伤寒论》条文里明确描述有“腹中痛”的有那些经方的条文?

统计后我们发现在《伤寒论》条文里有十几个条文提到“腹中痛”,如果在条文里出现“腹中痛”这个症状,首先肯定是给我们一个治疗腹中痛的思路。我之前也讲过很多特异性的症状,这些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总结出来。大家刚才在课前总结得也比较全。因为腹部这个位置,大家应该清楚,从六经这个角度来看,主要还是在太阴,也会有阳明的,也可能有少阴、厥阴。那么咱们要从病机的角度,最直接的应该是太阴里虚寒,一个寒凝的疼痛。那其它,比如还有些气滞啊,包括这个水饮,瘀血,都能引起腹中的疼痛。

我们先辨一下位置,在《伤寒论》里出现的关于部位的名词,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比如心下、少腹、腹部、腹中,当然也有胃。那我理解呢,这个“腹中痛”,这个“腹部”,应该指靠近脐周或者是脐下的部位。当然这是个范围,不可能说有什么标准化的定位,具体从哪儿到哪儿。但是这个位置范围我们要清楚。《伤寒论》里的“心下”其实指的是“胃”。“胃”呢,一般指脐上的位置。“小腹、少腹”可能比“腹部”还往下去。

同学总结时候看到了,其实《伤寒论》很多条文提到“腹中痛”。但是可能我们在临床的时候,咱们先不说妇科疾病的腹中痛,妇科很多疾病有可能有瘀血的病机在里面,常用的经方包括当归芍药散,下瘀血汤、桂枝茯苓丸等。咱们就常见的内科疾病,我们往往会首先想到“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等等,那么想到这些方的条文,也就是太阴的。

而实际上黄连汤是一个在条文里明确提出来“腹中痛”这么一个方。当然如果没有“腹中痛”,不是说就不能用黄连汤。所以我在课前思考里,也是给大家一个提示,那么在“腹中痛”类病,或者说类症的一个方证群里,应该是有黄连汤的一个位置。

2.黄连汤的子方拆解

那课前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子方拆解。咱们有一个学员说拆到后来拆迷糊了。这个子方拆解,我们之前也练习过多次,我认为大家还是没有上升到一个高度去认识它。子方拆解非常重要,具体怎么拆是有方法的。比如说这个黄连汤,我们最开始第一个阶段,大家记得吧,我们是完整的拆,是指这个方子完整包含哪些子方。但后来我们拆的多了就知道,我们不仅要完整的拆,我们还可能拆含有半个子方的,这种也要拆一拆。那也就是说,如果说大一点的方儿,比如说麻黄升麻汤,咱们伤寒论里中药组成最多的方,那他可能无限制的拆了。

那么这个子方的拆解,就说一定是每个人拆的结果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就说每个人拆解出来的子方能代表了这个方的方向,这种拆解才有意义。我觉得子方拆解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到最后你能真正拆解出几个能体现这个方特点的子方,这个子方拆解才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所以我们还是先看一下黄连汤的子方拆解。

黄连[三两]半夏[半升]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

我们看和黄连汤药物组成最接近的是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和半夏泻心汤相比,只差了一味药,黄连汤里面没有黄芩,对吧,加了一味桂枝,也有医家在这里面加的是肉桂。有学者研究说《伤寒论》里的桂枝,指的就是现在的肉桂,所以还有医家是加一半桂枝加一半肉桂。

黄连汤和半夏泻心汤很相似,所以有些人就认为它就是一个泻心汤的变方。我们再看这个方,它和小柴胡汤也很相近。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泻心汤和小柴胡本身也就差了两三味药啊。所以呢,也有医家认为它就是一个小柴胡的变方,本身就是一个和法的方。

拆解子方主要是看在大的方向上它属于那一类,那么在大的方向上黄连汤和哪些方还相近呢?比如说桂枝人参汤,他是桂枝人参汤去了白术加黄连、半夏、大枣。还有《金匮要略》里的黄芩人参汤,是黄芩人参汤是去了黄芩加了黄连和炙甘草。

可能有些人说,老师你整那么复杂干什么?那可能我觉得,如果以前经常听我们课的应该了解这个思路。那么我之前经常讲,这个学习方法,有一条叫“工匠精神”。我觉得我们从大的方向上,从阴阳我们要理解。但是在经方的这个熟练程度上,只有用这种非常精细的研究方法,你才能对这个方达到了如指掌的程度,非常熟练。当黄连汤一出来的时候,那么他相近的几个方要清楚,而且有什么差别,比如说“半夏泻心汤”,他是半夏泻心汤去了黄苓加了桂枝,黄连在量上又多加了二两,那他在药味上本身差的就不大,虽然他把黄芩去了,但我们说黄连也是苦寒的。那你临床上和“半夏泻心汤”在使用上有什么差别,我觉得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学习,这样在临床上你才能得心应手。

我把刚才讲的文字在这里整理一下,以方便大家学习:

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黄连加二两;

桂枝人参汤去白术加黄连、半夏、大枣;

黄芩人参汤去黄芩加黄连、炙甘草。

刚才说的这几个是在整体的这个方的方势上类似的几个方,一会儿我们再去细讲最终的分析它更接近那个方。下面来继续看一下它的子方。首先,他有多半个小陷胸汤。小陷胸汤里它有黄连、半夏。它还含有桂枝去芍药汤,只不过桂枝去芍药汤里的生姜变成干姜了。如果把这个换过来,他是一个完整的桂枝去芍药汤。实际上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桂枝汤”,只不过“桂枝汤”加黄连,加黄连、半夏。半个“大半夏汤”,那它还有半个“大半夏汤”,有人参、半夏。那还有很多跟它关系不大,我们就不拆了。比如说半夏干姜散、半夏散及汤。

我再强调一下这种拆解的意义,如果说你这个方是能包含,但是,跟它关联不大,你就没有太大意义。我刚才说那几个,有些会讲到有一些可能也不见得讲,你去体会一下和他的关系都非常的大。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个拆解是有意议的。所以以后我留的思考题,让大家拆解子方是你认为怎样才是有意义的拆解,这是你要给出的答案,不是说你无限制的拆解。

3.黄连汤条文详解

我们现在先看症状,从条文来分析一下它的病机。然后我们反过来再看它和刚才说那几个方的关系,我觉得这样可能更清楚一些。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有中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73条,它首先说“伤寒”。伤寒我们知道,太阳有伤寒,少阴也有伤寒。那本条是在太阳病篇里,它指的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我们就应该对应到太阳伤寒的主症对吧,那么它就得有一个太阳伤寒的表症。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看这个条,“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我们先说“胸中有热”,我觉得胸中有热,既是非常简单明了,又是比较难理解。“胸中有热”,从字面上非常好理解,胸中有热。但是最后反映到症状上指哪些?比如说我们说这个“胸中有热”,是我们用手摸着胸部发热吗?可能会摸到发热也可能摸不到发热,对吧。那我们用头脑想象一下那如果胸中有热的话,他是不是会烦,烦是不是有可能会失眠,有一系列的情志的急燥,不舒服,都有可能对吧。所以我们就是要把这个条文转化成一些症状。那他的舌脉都会有一些什么表现啊?当然我们得往下看,你单纯说“胸中有热”,那舌苔肯定是黄的。但是我们往下看“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加上底下是一个完整的“甘草干姜汤”方根,这个太阴里虚寒是非常明显的。这种上热下寒的状态,舌苔就不能确实是黄是白。病机比较好理解,他是一个伤寒的表证,表邪内陷。也就是说这个热邪从太阳进入体内,也可以说是表邪内陷,或者邪气郁久化热,那么都有这个可能。

我们再看这个“胃中有邪气”,那刚才我在讲条文之前就有提到这个腹、胃,我们应该去认真去理解,“胸中有热”,它体现的是一个上焦,“胃中有邪气”体现的是一个中焦,那么这个邪气首先肯定是一个寒饮。当然这里面我们说,有没有热,有没有水热呢?因为“胸中有热”,你这个上中焦不见得分得那么清。这个邪气是什么,应该是以寒邪为主的。“腹中痛”,下焦主腹,所以说这个腹中痛,他应该也是一个寒凝,寒性收引所产生这么一个疼痛。那他和这个“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药汤是倍芍药,芍药是除血痹,是一个血痹,也就是可能有瘀血,甚至可能有虚热里面,那他是不一样的,对吧。方中对治“腹中痛”的应该是一个“甘草干姜汤”,是一个温化寒饮,温化中焦来对治这个腹中痛。

最后他说“欲呕吐”,那么这个“欲呕吐”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胃不和”,因为胃中有邪气,你整个儿胃气虚,所以说他呢,会有呕吐症状。

我们这么一分析,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清楚了。它和小柴胡和泻心汤之间,尤其小柴胡汤是上焦虚热,而且提纲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以孔窍的这个上焦虚热为主要表现。那么在这个黄连汤的条文里他明确提出来,“胸中有热”,这也是一个上焦,但是在上焦的下位,比较偏下的位置。那么半夏泻心汤方其实也是一个上焦的实热,那可能口干口苦舌苔黄,可能阳明的实热上焦更重一些。而我们黄连汤呢,还是很明确的胸中有热。那么是以胸中的这种烦热,虚烦,或者是一些可能包括心慌,甚至一些情志的这个情况为主。

那么在中焦这一块,它和泻心汤也好,柴胡汤也好,那么差在哪儿呢?在组成结构上泻心汤和柴胡汤都是生姜甘草汤的方根。而黄连汤呢,它是生姜甘草汤里面把生姜换成了干姜,那么温化的力量加强了。那么干姜呢,他的温的力度肯定要比生姜还要强一些,不是强一些是要强很多。

现在症状解完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那我觉得可能就比较好区分了。我们先看一下他和泻心汤,那半夏泻心汤,是去掉了黄芩加了桂枝,黄连加了二两。那黄连和黄芩比较,黄连实际上就是苦寒力度会更大,而且他加量了,在泻心汤里黄连只有一两,在黄连汤里黄连是二两。他苦寒的力量比较大会怎么样,那也就是它清胸中热的力量会强。但是还有一点,如果说我们胃中津液缺乏,那可能也会伤及津液。我们在中焦这一块的考量上,这个患者可能水饮重一些,但是津亏又不是太重,那么我们可以用黄连汤对治比较完美。津亏不太重,也就是口干不是太厉害,太明显。如果说特别口干,津亏得很厉害,你黄连用太大的量,怎么样?会更加的去燥,对吧。那么会更加的伤及津液。

然后我们说一下这个方在临床上的应用。它应用还是比较广泛,咱们可以说些经验,比如说反复发作的腹痛,包括一些脾胃病,消化不良的;包括一些肠胃型的感冒,那么发热的;包括一些失眠的,心烦的失眠的啊;还有一些胃炎、肠炎,那么在临床都可以应用。当然,具体应用要和我刚才讲的病机对上,而且完全符合。

重点我觉得就是理解它和桂枝汤和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之间的区别。那好,我们今天应该就讲到这里了。其实这个方呢,不复杂,只不过就说如果我们不去精细的拆解它理解它,你只是大概知道一个条文“伤寒,胸中有热,胃有中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你可能很容易去混淆它或者不能很正确的应用它。

对黄连汤条文的理解,最主要是要认准上、中、下三焦的病邪的状态。临床上去体会这种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和作用。

陈雷讲经方系列文章:

大青龙汤是虎狼之剂还是救命神方?

《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详解

详解小青龙汤,揭密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不传之密

一剂知两剂已的解表悍将麻黄汤详解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中医还是看不好病

大多数中医,都被患者这句话绑架过

临床医案经方实战系列:

女孩额头痤疮案

老年皮肤瘙痒案

老妇突发腰疼肚皮疼案

儿童手指裂口湿疹案

老年妇女胸痹(心动过缓)案

中年妇女梅核气(甲减)案

中年妇女痛经案

老年妇女左腿疼麻案

陈雷经方培训相关文章:

微信群公益《伤寒论》培训

二年制免费跟师学徒招生

陈雷中医团队大医养成计划

(0)

相关推荐

  • 五运六气解方剂——黄连汤

    黄连汤 组成 ZU CHENG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 YONG FA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

  • 黄连汤的鉴别应用

    伤寒论第173条: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方三十五.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 ...

  • 经方:半夏泻心汤(呕吐、腹痛)

    半夏泻心汤 [原文]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 张仲景 [出自] < ...

  • 方剂学调和寒热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枣草人参行: 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组成] 半夏洗,半升(12g)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各9g) 黄连一两(3g) 大枣擘,十 ...

  • 经方:甘草泻心汤(心下痞,下利无肠鸣)

    甘草泻心汤 [原文]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生姜汤,生姜泄肠汤,生姜和中汤,生姜半夏汤,生姜甘草汤,生姜橘皮汤,生姜生附汤,桂枝生姜枳实汤,生姜泻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生姜汤 温中下气方. 生姜(一斤) 甘草(三两) 桂心(四两) 上三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一服五合,日三服.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生姜汤 ▼ 相关方剂 ...

  • 伤寒论学习:172条-174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主持人:黄大春老师 时间:2017年12月26日20::0-21:00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陈青.许 ...

  •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五)_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五)(2008-03-21 12:11:21) 转载▼标签: 健康第二节 太阴病类证一.理中汤证1.理中汤主证原文: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 ...

  • 「陈雷讲经方」一剂知两剂已的解表悍将麻黄汤

    再说桂枝汤是发汗剂还是止汗剂? 讲麻黄汤我再把桂枝汤给大家捋一遍,咱们上次讲桂枝汤时间也比较长,当时提到一个问题,桂枝汤是不是发汗剂?我想其实很多东西我们不要去下概念.我把我的理解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看 ...

  • 七下17讲 不等式典例详解(上)(含几何画板GIF秒杀)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苏科版初一数学的最后一章,许多问题可与方程结合,与数轴结合,如再加入参数,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今天,我们先从三大类问题入手,借助数轴的动态GIF分析整数解问题,以及含参不 ...

  • 【经方】经方八大体质详解(下)

    05痰体乃机体易于出现感觉异常的状态. 体质特征:体形肥胖的人:皮肤滋润或油腻的人:主诉较多而且怪异的人:易于精神紧张的人:眼神飘忽不定的人: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的人:平时易于惊恐或易于出现恐惧感的人 ...

  • 【经方】经方八大体质详解(上)

    寒体 指身体机能处于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的状态. 体质特征:黄肿发胖而身体困倦的人:面部浮肿或有黄褐斑的人:皮肤干燥粗糙作痒的人:平时不易出汗的人:经常腰痛腿痛的人:有剧烈头痛的人:月经延后. ...

  • 【经方】经方八大体质详解(下)|柴胡|黄芪|甘草|桃仁|半夏|白术

    05痰体乃机体易于出现感觉异常的状态. 体质特征:体形肥胖的人:皮肤滋润或油腻的人:主诉较多而且怪异的人:易于精神紧张的人:眼神飘忽不定的人: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的人:平时易于惊恐或易于出现恐惧感的人 ...

  • 黄煌经方 | 经方八大体质详解上

    一.  寒体 指身体机能处于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的状态. 体质特征:黄肿发胖而身体困倦的人:面部浮肿或有黄褐斑的人:皮肤干燥粗糙作痒的人:平时不易出汗的人:经常腰痛腿痛的人:有剧烈头痛的人:月 ...

  • 【经方】经方八大体质详解(下)

    05痰体乃机体易于出现感觉异常的状态. 体质特征:体形肥胖的人:皮肤滋润或油腻的人:主诉较多而且怪异的人:易于精神紧张的人:眼神飘忽不定的人: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的人:平时易于惊恐或易于出现恐惧感的人 ...

  • 【中医】常用经方100条详解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1. 当归四逆汤,他的基本的药性就是会让你的能量都聚集在血分,然后以上下来讲的话,会把 ...

  • 【同步讲练】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七种典型例题详解,一次解决应用问题!

    【同步讲练】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七种典型例题详解,一次解决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