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人总是在“哇哇大哭”? | 一周热点

前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叫《咪蒙不再制造咪蒙》的文章刷屏。
我花了接近半小时认认真真阅读了三分之二,在忙完课程后准备继续读后三分之一时发现这篇文章已经被发布者删除。很遗憾我没能看到最开始文章的评论区,看到人们对这篇文章、对咪蒙的看法。后来班女士给了我另一个链接,让我有机会看一看这篇出色但夹杂着不少主观情绪的深度人物报道到底收获到了怎样的评价。
有一个评论我印象非常深,她说:
“为什么咪蒙总是在哇哇大哭?有什么好哭的?”
我把这句话念给班女士听,班女士停下了正在吃的泡面非常认真的说:“我现在就能哇哇大哭给你看,更何况她是咪蒙。”
对于很多人来说,互联网行业造就了一场又一场的文字狂欢与营销盛宴,我们好像看到的都是张扬到极致的嬉笑怒骂和被放大的喜怒哀乐。《咪蒙不再制造咪蒙》的文章里说:咪蒙自带情绪的放大器——实际上不仅仅是咪蒙,作为被观看的生产者,做互联网内容的首要要做的就是「放大」情绪。
因为在波澜不惊的互联网信息流里,只有那些「被放大的情绪」才能最直观的、最快的、最轻易的被感知到。
就像《后浪》《入海》《喜相逢》和《看见》。
还有刚刚过去的那一周。
大家都在夸赞腾讯的公关做的极好,迅速、示弱、网络化、拟人化、亚文化。但实质是,我们剥离开所谓的逗鹅冤、剥离开傻白甜鹅这些后来被冠上的亚文化戏谑,这实质上就是一场标准的、严肃的商业纠纷事件——但这场商业纠纷并不是以对簿公堂作为结局,反而演变成了“腾讯傻憨憨”这样一个教科书级别的企业公关,对于我们来说不可谓是一场精彩的瓜与笑谈,而对于腾讯与腾讯背后的团队而言,也正是因为放大了大家「强者跌落神坛与弱者的同情」以及「吃瓜的看客心理」,才借此扭转了腾讯本来的尴尬境地。
但其他的大佬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就不是很舒服了。以「危害国家安全」为名在印度被查封的抖音、微博、微信和华为则再一次点燃了国人爱国与看客的情绪。在民族与国家的加持下、在印度突袭中国边境等新闻的加持下,类似《印度:搞垮中国的方式,是卸载中国手机上的中国app》等文章一如所料的受到了追捧。
昨晚是《创造2020》的成团夜。有《青春有你》珠玉在前,又撞档《乘风破浪的姐姐们》,鹅系的创在今春的养成类综艺里确实只能算业绩平平。早在创和婧在竞争的过程中就有人分析:鹅系在做女团,看中实力与未来发展,而婧在做综艺,在《青春有你》里有鲜明的群像与足够的眼泪,用“哇哇大哭”的手法来叙事。而从事实结果来看《青春有你》的确占据上风:很显然当下的互联网,需要实力,但也更需要情绪与故事。有人说鹅的野心最大,想做女团工业,但我反而觉得爱奇艺才是真正洞察了市场与用户。
还有再一次处于风口浪尖的青年大院系公众号。7月1日青年大院系的野火青年发布名为《1122万通报受灾,媒体为何集体失声》的文章,直指在此次洪灾中媒体的不作为。一面是不断用“1122万人掉入水中,却如此悄无声息”来哇哇大哭的自媒体,一面是对此表示愤怒的传统媒体。新京报评论员表示:“廉价的愤怒往往跟韭菜型人格、智识欠费型头脑配一脸,它不是通向公义的天梯,而常是给通往10万+之路做垫脚石”。从自媒体到新闻评论,大家都学会了情绪表达情绪、愤怒战胜愤怒的内容铁律。
归根结底,并不是互联网人想“哇哇大哭”,而是很多时候“哇哇大哭”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已经成为了当代互联网传播中一种必要的技巧。

它可以博得同情,也可以假装戏谑。它可以改变强者的话语,也可以赋权弱者的无助。
今天的一周热点,想和大家来讨论这种「情绪放大」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叶启政老师在《社会学家的絮言絮语》中对「大众」的概念做了一次探讨:
///
「大众」在公共讨论中时常被认为是庸俗的、被动的、沉默的多数。「大众」往往只是一种想象,而他们只有在民意调查或焦点事件中才会部分显现。我们迷思于极致理性的现代统计“均值人”,导致“人本身作为个体的独特与自主性”被撤销掉了。
///
于是,大众成为了一种指代,他们是围观老干妈和腾讯的吃瓜群众们,他们是网络暴力他人的键盘侠,他们是真情实感搞选秀的粉丝们,他们是为苟晶抱不平的善良网友们,他们也是反过来指责苟晶夸大言词实际上成绩也很差的墙头草们——他们有时沉默、有时善良、总是情绪,一腔正义,这就是现代社会里的“大众”。
而正是这样的大众,带来了「哇哇大哭」式的语态。

🧹 🧹 🧹

-

 「分不清事实与观点的大众」 

给大家介绍一位优秀的新闻人,他叫张彦。
在大多数人看来,张彦毫无疑问是个好记者。2001 年,他凭借对中国的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5年后,他成了哈佛大学尼曼学者。相比很多外国驻华记者,张彦并不热衷单纯报道中国政治,而把视野投入到中国广阔的社会、宗教和历史领域,关心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著有《野草》《慕尼黑的清真寺》《中国灵魂》(The Souls of China)等作品。
我曾经看过一个他的采访,对他在访谈中的一些对话印象颇深,故此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借此探讨今天这个关于「情绪、大众与媒体」的话题。
在针对记者「你对现在这个社会有什么特别担忧的事情」这个问题上,张彦说了非常关键的一段内容:
///
互联网当下最关键的问题,或者说很多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大部分人人分辨不了事实和观点。很多人上网,但是不知道哪些才是真正的事实,哪些是意见。以前有比较可靠的新闻来源,现在还有很多好的新闻来源,但是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好?现在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真的新闻他们以为是假新闻。
///
张彦说的是主流媒体的假新闻,而我想说说自媒体。
2017年出台了一则规定,即不具备新闻执照的媒体是不被允许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的。而2017年还不像现在这样以娱乐化的短视频为主要内容,那时的互联网是以微信公众号为首的深度文章阅读的巅峰。
而这台规定的颁布意味着至此之后自媒体只有评论权,而不具备新闻发布权。这也直接导致了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能阅读到的、真正的新闻都来源于具备新闻发布资质的媒体,比如「人民日报」「澎湃」或者「江苏新闻」。但另一方面,真正收获大量阅读的反而是那些没有新闻资质的自媒体账号,比如咪蒙或者青年大院。
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人们和「真正的新闻 」中间形成了一道屏障,反而是与「带有情绪的观点」密切相连。
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社交媒体实际已经成为了大众的新闻入口,新闻入口的移动社交化趋势背后是我们对「新闻」本身概念的模糊:看起来我们正在用微博和公众号阅读新闻,但实际上我们阅读的,不过是经过他人情绪加工的产物——真正的新闻,早已淹没在无数的10w+背后。
但假如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观点」实质上构成了今天的「公共讨论」。
继续张彦和记者的对话。
在被问到「你觉得什么才是一个好的公共讨论?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时,张彦回答:“以前的报纸有问题,因为是垄断,一个城市就只有一个报纸,但还是有一个公共服务的功能。他们会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新闻放在头版。虽然你不想看,但可能有些东西你还是会看。后来微博火了,大家认为微博是一个公共讨论的空间,但微博也被监管和流量控制了。现在大家都用微信,微信很像Facebook ,你看的东西都是你好友发的东西,大概一样的意见在那里,公共性相对没那么强。微博有点像Twitter ,还是可以看到别人的意见。不过,很多人在Twitter 上也只关注想关注的人。公共空间其实从来都是一个理想化的空谈,因为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并没有那么多人想要参与公共讨论。
张彦说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一提到哈贝马斯和公共空间,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理想化——但很大程度上这种理想化往往被归结于场域之下的言论控制,但可能我们忽略掉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即「大众的意愿」。
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假设:叶启政老师笔下的大众、我们认知里的大众、甚至是我们自己,实际上也并非完全愿意参与公共讨论。
比起主动的参与与思考,很多时候被引导、被设定好的立场建构、被情绪感染要容易的多。人们可能不是分不清观点和事实,而是不愿意分辨。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
🧹 🧹 🧹
-

 「假如微博可以定制化热搜」 
今天的第二部分,接着上面的讨论,和大家聊聊最近一个关注度比较低,但作为新传人必须关注的话题,即「定制微博热搜」。
*图源微博
新浪微博CEO王高飞透露,新浪微博正在测试定制热搜,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自定义分类,例如仅看新闻时事内容而不看娱乐内容等。根据微博用户贴出的的测试页面截图显示,微博测试的功能为"热搜定制化设置"。页面提示,用户可以设置自己对明星八卦、社会民生、人群定制、情感幽默等领域的兴趣程度,系统会对热搜榜内容进行过滤。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好,毕竟常年挂在热搜上的女明星穿搭已经成为不少微博用户的眼中刺,而过多的娱乐版内容和广告也让微博热搜不再是所谓的「议程设置」而变成了一场「官场生意」。
但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来自三年前的隐忧,即信息茧房。
///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指在个性化信息时代受众的信 息接受面反而变得狭窄的一种现象。此概念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他指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个人的信息需求并非是全面的,因而在选择信息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形成类似'我的日报’的信息集合,久而久之会将个人桎梏在像蚕茧一样的茧房之中。”信息茧房的形成与当今互联网时代算法技术在信息推送中的运用息息相关,它是在个人的信息选择与数字技术支持下,算法、人工智能和过滤气泡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三年前今日头条首创了算法的个性化推送机制,可以按照用户的浏览记录进行定制化的新闻推荐。人民日报连发三篇评论指责今日头条,学界也对算法可能带来的「信息茧房」做了大量的论证。
三年过去了,今日头条的算法有没有改变我们的认知还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实实在在的改变了互联网的内容生态——
定制化、个性化、场景化。
一方面这类定制会导致认知狭窄几乎是肯定的,毕竟微博本身就是一个以自我关注为视野的信息圈层,再在这个信息圈层上进一步叠加一层个性化,只会让这个圈层缩小而不是扩大。但是另一方面,毕竟当下的热搜也已经被广告与娱乐充斥,假如它真的消失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其实我有一个小推测,在今天推送的最后和大家分享:
微博归根结底是要恰饭的,定制热搜掐死的是微博贩卖流量的重要商业渠道,但微博不傻,将来或许会有一条比以往热搜价格都要昂贵的广告,它可以无视所有的算法,凌驾于所有的「个性」,不依不挠的呈现在你面前。
不知道最后为此大出血的,到底是明星工作室,还是别的什么。
今晚就说到这里吧。
    晚  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