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小记
石钟山小记
李彬
石钟山坐落在湖口县双钟镇,正当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三面临水,一面着陆,形如半岛。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淼;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
全山分上下两部分,面南临湖的是上石钟山,靠北濒江的是下石钟山。两山总面积有十万平方米,海拔67.7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山为喀斯特熔岩,第四纪冰川遗迹,集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山虽不高,但悬崖峻拔,突兀峥嵘,插湖锁江,气势不凡。
石钟山开发历史较早。考古调查资料表明,早在商周时期,鄱阳湖滨的先民们就在这里从事渔猎活动,并建木骨泥结构的民居。石钟山之名始见于汉代桑钦的《水经》记载:“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的命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
山,何以钟名,历来持见不一:或以有“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郦道远《水经注》);或以石钟山之石可“扣而聆之”(李渤《辨石钟山记》);或以“中空如钟,其形奇”(胡传钊《石钟山志序》)。宋元丰七年(1084)六月,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源,并撰写《石钟山记》,认为山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从此名闻天下。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多次激战,如朱元璋与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军曾在此重创曾国藩水师,李烈钧领导的二次革命在此高举义旗,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大江在江阴至湖口突破国民政府的长江防线。
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渤,宋代苏轼、陆游、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当代郭沫若等都曾留诗于此。在这里你会看到苏轼大人的白玉雕像,也能看到那发出石钟般声音的石钟石,轻敲果有其音。沿着林间的小道蜿蜒而上,两边被树所荫护着,古树参天,十分清幽。穿廊走亭,便可见一宗祠,周围是几棵上百年的香樟护着,走近,便感觉凉意习习,古色古香之味。走出,复前行,便来到一亭,名曰“清浊亭”,站在此亭上便可一清二楚地看到,远处长江与鄱阳湖两水相汇之处,长江之水的浊与鄱阳湖之水的清,真可谓泾渭分明。正如亭上两柱写道“江湖分明,石钟千年”。在此晨望江湖之水,心旷神怡,一览无余,一叶扁舟正从远处驶来,定格成像,成为永恒的纪念。在这里,据说可以看到三省:江西、安徽、湖北,也就是这里是三省交界与分界之处,可谓奇观。
游下石钟山可沿茂林垂荫,修竹掩映的石级小道,迂回曲折,登上山顶。沿途有苏轼夜泊处、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矶头、钟石,以及清咸丰皇帝批谕兴建的昭忠词,湘军水师将领彭玉麟为其母超度亡魂的“报恩慈林”,彭玉麟起居休息的浣香别墅和梅花厅,纪念陶渊明的归去亭,以及园林建筑石笋、且闲亭、桃花洞、观鱼池、廊外廊、楼外楼、石钟洞等名胜。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因地制景,藏露结合,虚实相间,石环水绕,幽深雅致。
在山顶的“江天一览亭”,凭栏远眺,万里长江,一泻千里;浩瀚鄱阳湖,波涛万顷。远眺匡庐云遮雾障,夜游双钟月涌江流。石钟山是古代从长江进出南昌必经水路,商旅游宦多系舟于此,骚人墨客题咏甚多。明代诗人王英形容石钟山的形胜是“五老云中出,九江天际来。惊涛撼岩石,万壑鼓风雷”。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天工造化,叹为观止。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