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3《中亚塔吉克史》第三章(20210516)
预告,
本书的延续,
个人翻译编纂的中文版,
《塔吉克斯坦近代史》上卷,
将定于2021年6月1日开始在线连载,
将采用付费阅读的模式连载,
目的是为了可以能将该书出版,
未来该书全本将在塔吉克斯坦出版。
《中亚塔吉克史》文本版,将会持续每周免费更新!
2021年5月1日,(杜尚别,夏冉整理校对)按照之前的计划,在五一劳动节开始第一更,每周更新一个章节,预计19周全部更新完。对于19章之后的内容,翻译工作也在持续之中。
关于全书的目录,请参阅V.0。对于我修订的部分,则使用红色字体在括号中标注。
第三章
阶级社会产生与形成时期的
东伊朗诸部族
(公元前七一前四世纪)
公元前七世纪中亚一些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上面已经指出,据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査明,中亚最古老的农业文化中心,并不位于大河沿岸,而是分布在山前地带和山脉间的盆地,在山涧与溪流两旁,发展了不灌溉的(鲍加拉【1】)农业。在阿姆河的支流和三角洲上,农业则在河滩低洼的沼泽地(即所谓开罗式土地【2】)上发展起来。
利用中亚的大江大河进行灌溉,属于农业发展的更晚时期,当小规模的锄耕农业向大面积的田野耕作过渡时,必须借助于水渠的人工灌溉才能开始进行,而灌溉渠的推广又只有在使用铁器以后才有可能。这种变旱地为良田的灌溉方法,早在公元前一千年纪即已产生。但是,对中亚古代灌溉系统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四世纪期间,灌溉网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例如,二千五百年前切尔麦尼亚勃灌溉渠长达二百公里,它比保存下来的较古代为小的那一部分渠道,即称为加扎瓦特【3】的灌渠,几乎长一倍。
修建这样庞大的灌溉系统,在古代只有在大量使用人工劳动的情况下,并且在一定程度的强权压迫之下广泛使用奴隶劳动,才能完成。不然的话,不仅修建,即使对这样庞大而又复杂的灌溉系统进行维护,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公元前一千年纪第二个四分之一时期【4】开始存在的这些庞大水利工程建设,是古典文献所记载的这一时期在中亚存在古代国家的重要证明。
考古学的材料也说明这一点,据某些研究者(勃·阿·利特文斯基、阿·阿·马鲁辛科等)的意见,应该把米斯里安平原上的一系列居民点(已被确定属于公元前二千年纪和一千年纪之交及公元一千年纪头几个世纪),看作早期阶级社会产生和发展历史时期的遗迹。
就我们所知的一些(中亚)早期国家来说,其中以巴克特里亚(《阿吠陀经》中称之为巴赫季)为最古,其领域包括兴都库什山的山前地带,现在塔吉克斯坦的中部、南部和东部,以及现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苏尔汉河【5】盆地。
正如克特西阿斯和狄奥多罗斯所记载的那样,巴克特拉(即后来的巴耳黑,希腊人称之为巴克特里亚的首都)以富庶之城著称,并且被称为“城市之母”【6】。这座城市在纪元以前很久的时候,即已出现。
中亚另一个最古老的国家是花剌子模(在《阿吠陀经》中称 为坎格哈或赭瓦里泽姆或赫瓦里佐),占有今乌兹别克斯坦北部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疆域的各一部分,位于阿姆河下游地区。
大概与此同时,在泽拉夫善河与卡什卡河流域形成了粟特(在《阿吠陀经》中称为苏格达)国家。古典作家们还提到以下这些中亚的地区和国家:基尔卡尼亚(在波斯楔形文字中为瓦尔卡纳)位于里海东南,丘尔根河流域(古尔甘省【7】):帕提亚(帕尔塔瓦)位于科佩特达格山(在土库曼尼亚)南北的斜坡地带;马尔基阿纳(《阿吠陀经》中之莫乌鲁)位于木尔加布河【8】绿洲;雅利安纳(哈列瓦)位于赫里河谷地;阿拉霍齐亚位于赫尔曼德河【9】沿岸(今阿富汗斯坦的坎大哈省【10】);德兰基阿纳位于赫尔曼德河下游,哈蒙湖【11】地区(后来塞人移居此地,称这一地区为塞卡斯坦,亦即锡斯坦【12】)。
巴克特里亚、粟特和花剌子模是现今中亚诸民族祖先建立的最古老的国家。一些古典作家留下的资料与苏联学者的考古研究都说明这一点。此外,最古老的宗教学说之一琐罗亚斯德教的产生,正与巴克特里亚有关,也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巴克特里亚、粟特和花剌子模同其他古代国家与部落之间的关系问题,历史资料没有给我们提供充分的记载。尽管许多古典作家的记载和各种亚述文献的有关阐述都很不淸楚,但是毫无疑问,巴克特里亚与亚述之间早已存在相当发达的文化与经济联系,这种联系起源于远古,有的在原始时代即已开始。即使从亚述王萨尔马纳萨尔【13】的印章上出现西藏公牛、牦牛和双峰骆驼的形象来看,也可以看出这种联系的存在。只有在中亚与亚述之间存在商业联系的情况下,这些动物才可能被运到亚述,在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四千年纪的墓葬中)和埃及(公元前二千年纪)发现中亚的天青石,可作为巴克特里亚同前亚之间存在联系的另一证明。关于巴克特里亚与米提亚之间的关系,据克特西阿斯的论述证实,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巴克特里亚人和游牧的塞人参加了米提亚人反对亚述人的斗争,结果导致了米提亚王国的涎生【14】。
在亚述文献中,有大量亚述国王的代理人寄给国王的书信片断。在一封信中,代理人写道:国王,我的主人,关于天青石, 您曾要求说:'让他们给我把天青石拿来’。一国王,我的主人,您知道,我前往山地去找天青石,但当我取天青石时,这个国家起来反对我。如果您允许的话,请派大批军队来夺取天青石;只是,我将既不同他们一起吃饭,也不同他们一起喝水,不同他们一起走路,我将不向您的急使起立,并问候国王,我的主人安好。国王,我的主人,请不要认为这是我的过失,……。”从这封书信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当时在巴达克山已经开采有用的矿物。同时,在这封信中,还保存了有关塔吉克祖先积极而成功地抗击贪婪中亚山区财富的外国人的最古老记载。【15】
金属工具的运用,耕耘农业的发展,以及因修建庞大灌溉渠道而更大规模地推行奴隶劳动,都表明在中亚已经产生和形成了划分为阶级的社会。
但是,当对抗的阶级出现之时,国家作为一个阶级(统治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被剥削阶级)的机关,也就出现了。中亚 也和其他各地一样,氏族制度和军事民主的机关,已由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旨在反对自己人民的一个独立的统治和压迫机关了”【15】。
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下的
中亚人民起义
公元前六至四世纪,中亚成为波斯国王居鲁士(波斯语称为库鲁什)【17】所建立的阿契美尼德【18】国家的组成部分。由于进行一系列掠夺性远征的结果,居鲁士占领了广大的领土,其中包括前亚【19】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巴克特里亚、粟特和花剌子模。中亚各民族曾英勇反抗外来政权征服他们的企图。居鲁士并没有能完全摧毁中亚诸民族的激烈反抗。希罗多德曾经指出,居鲁士向北方推进得越远,他遇到的困难就越大。【20】公元前529年,在一次与马萨该达人的会战中,居鲁士的军队遭受重大损失,他本人被杀。
居鲁士的继承者对外继续进行征服战争,同时,他们必须保持大量军队,以镇压各被征服民族连绵不断的起义。
阿契美尼徳王朝的国王们,使军事组织具有特殊的作用。为了保服所辖地区的居民,波斯军队遍布全国。波斯军队的总数达到五万人。军队从各省的当地居民中征集,因此阿契美尼徳王朝的军队中有许多中亚各部族的成员,其中有巴克特里亚人、花剌子模人,粟特人和塞人。但是,军队虽由当地居民编组而成,而军官却几乎全由波斯人担任。国王拥有一支由他亲自指挥的军队,号称“无敌近卫军”,总数一万人,差不多完全由波斯人组成。
整个阿契美尼德帝国划分为许多纳税区一萨特拉皮亚【21】,由许多萨特拉普(“国家的保卫者”)【22】管理。据希罗多德记载,在大流士一世时期(公元前521—前486年),这样的萨特拉皮: 亚共有二十个【23】。萨特拉普直接隶属于国王,几乎总是委任波斯人担任此职。萨特拉普的主要职责是在自己的辖区内征收赋税和维持军队的生活。他有权和未被征服的邻邦来往,如果得到国王同意,甚至可以对邻邦进行军事征讨。萨特拉普的职位往往世袭。
国家机关最重要的职能是征收賦税,按照大流士一世的賦税改革办法,每个萨特拉皮亚每年必须用货币缴纳固定的税收。为此,在全国范围内编制了纳税者名册并规定不动产的税额。此外,每个城市或地区要缴纳以实物支付的捐税,即缴纳当地的手工业产品或农产品。在这些捐税以外,还有国内通行税和和使用驿道的捐税。
居民深受这些苛捐杂税之害,其痛苦令人难以置信。为了缴纳捐税,人们往往不得不把土地典押给髙利贷者,甚至出卖儿女为奴隶。
中亚被分成四个萨特拉皮亚。分布在里海沿岸一带的游牧部落,是第十一萨特拉皮亚的组成部分,每年纳税总额为200巴比伦【25】银塔连特【26】。花剌子模、粟特和帕提亚组成第十六萨特拉皮亚,每年缴纳300塔连特。巴克特里亚构成第十二萨特拉皮亚,每年缴纳360塔连特。最后,塞人列入第十五萨特拉皮亚,每年缴纳250塔连特。这在当时是相当庞大的金额。【27】
阿契美尼德王朝向中亚居民榨取额外捐税的办法之一是关闭闸门,使水不能流进田地里去。为了开放闸门,居民必须交付新的捐税。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希罗多德曾经写道:“我从人们的陈述得知,除了通常的捐税以外,国王还通过开放水闸征收大置钱财。”【28】
所有这一切导致劳动群众的处境极端困难,从而迫使中亚爱好自由的部落与民族,经常举行反抗波斯国王压迫的起义。
在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在帕提亚、马尔基阿纳【29】和塞人居住的地区,都发生过起义。大流士一世为镇压这些起义,作出了很大努力。在波吕艾诺斯【30】《韬略》一书记载的传说中,保存着关于公元前513年塞人起义的情况。为了镇压塞人起义,大流士一世亲率大军出征。不知怎么地,在他的军营中出现了—名饲马的塞人希拉克。他曾遭受极其严重的摧残,身上布满创伤,鼻子和耳朵都被割掉了。希拉克声称他的同族人残酷地迫害他,他渴望向他们复仇。他开始沿着一条他熟悉的小道,引导波斯军队前进,以便使他们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塞人的后方。经过七天疲惫不堪的行军,波斯军队陷入寸草不生的沙漠。他们瀕临死亡的边缘。这时,波斯人才醒悟到中了希拉克的圈套。他们以死亡威胁希拉克,希拉克自豪地回答说:“我赢得了胜利,为了使我的同胞们免遭灾祸,我用饥和渴置波斯人于死地。”【31】波斯人砍下了英勇的饲马人的首级。于是,大流士一世的远征,以其军队被塞人粉碎而告终。
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运动,是公元前322年在马尔基阿纳发生的反抗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的起义。起义领油以弗拉达一名著称。这次起义确实被淹没在血泊之中,在镇压起义时杀了五万五千多人。
巴克特里亚也屡次掀起反抗阿契美尼德帝国掠夺制度的暴动。有时,这些暴动由当地的萨持拉普领导,他们企图利用居民的愤激心情,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中亚爱好自由的民族为独立而进行的斗争,仅在花剌子模获得成功。花剌子漠以贡賦赎免以后,甚至仍对雅利安纳、帕提亚和粟特保持其影响,因此它只是在名义上包括在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内。大概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起,花剌子模人已经建成完全脱离阿契美尼德王朝而独立的国家。到这个时候,塞人也不再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臣民了。
阿契美尼德国家明显地表现为奴隶占有制的军事贵族国家,其享有特权的统治阶层由波斯人和一部分米提亚人组成。
这个国家存在了二百多年。尖锐的阶级斗争,同作为帝国组成部分的各部落之间无休止的冲突,以及接连不断的侵略战争,导致了阿契美尼德国家的削弱。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时,由于新的严重打击,这一国家面临解体。
斯大林在所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书中,对阿契美尼德国家作了如下描述:“……居鲁士帝国或亚历山大帝国,虽然是历史上所形成,虽然是由一些不同的部落和种族所组成,但无疑地不能称为民族。这不是什么民族,而是些偶然凑合起来、内部很少联系的集团混合物,其分合是以某个侵略者的胜敗为转移的。”【32】
阿契美尼德国家就是这样一个不巩固的部落与部族的联盟。在这个联盟中,中亚诸部族无论在经济生活中还是在文化生活中,都起了很大作用。
公元前六至四世纪
粟特、花剌子模和巴克特里亚的
社会经济制度、文化与宗教
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时期,中亚东伊朗诸部族的社会制度与西伊朗人的制度有很大差别。当时,虽然奴隶制关系已经在中亚发展起来,但是奴隶劳动并未成为这一地区经济的基础。这里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氏族制度的残余,农村公社仍占优势。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地位的确立,在以后中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多少加速了奴隶制关系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导致严重的国势衰落和经济衰竭。该王朝以贡賦和供应材料的形式向各国榨取巨额财富;各国最好的工匠被带往国外,去参加阿契美尼德国王的宫廷建筑等工作。www.tojiko.cn
阿弗拉西阿勃(古代撒马尔罕)【33】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和古典作家的记载,提供了说明当时粟特情况的可能性(尽管仅限于说明一般的特征)。农业在粟特人的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而且这一时代的农业已经建立在人工灌溉的基础之上。在本考察时期的最后阶段,这一点已由文字史料证明无误。关于波利季麦特河(泽拉夫善河),斯特拉波写道:“河流灌溉了这个地方(字面 上为给地区水喝。—加富罗夫注)之后,便流入荒凉的沙漠之国,在那里被沙吸收。” 【34】显然,这里指的是泽拉夫善河,它给粟特人的大批灌溉渠提供水源以后,流向荒漠。
这时,与农村居民点(其居民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并列,又出现了城市居民点。其中最大的城市是希腊人称之为马拉坎达 (今撒马尔罕)的城市。在马其顿征服时期【35】,该城已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堡垒和以城墙围绕的部分。城墙长七十斯塔季伊【36】,即不少于10.5公里。据阿·伊·捷列诺日金的考察确定,这座城市在公元前一千年纪中叶,占有现在阿弗拉西阿勃古城遗址的全部境域(此城方圆三点五公里),看来当时还延伸到阿弗拉西阿勃古城的境界以外。当发掘阿弗拉西阿勃古城的时候,在属于上述时期的地层中,发现了城市建筑的遗迹(砖坯和粘土)以及灰坑。在这里找到了用陶轮制造和用手塑造的器皿,以及用织物作模型制成的祖糙的圆底锅。考古发掘还发现一些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小铁铲、可安木柄的微弯的铁镰、青铜镜等)。刻有国王雕像 或带弓神像的石印,也当属于这一时期。
除此以外,还存在一些规模没有象马拉坎达那么大的城市型居民点。这些居民点的市场吸引了各国客商,其中粟特工匠精巧的制品特别吸引人。大批工匠从事铁器加工、器皿制造和织布等业。虽然整个经济基本上仍具有自然经济的性质,但是已经有了商品交换。粟特贵族拥有统治普通农村公社农民的一切大权,昆·库尔提乌斯·鲁孚斯【37】所说的七千粟特骑士大概即指他们而言【38】。当时粟特人的宗教主要是琐罗亚斯德教,此外还存在一些从氏族制度承袭而来的其他崇拜。www.tojiko.cn
据斯·普·托尔斯托夫教授确定,花剌子模在公元前四至五世纪时,已经存在庞大而巩固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之一的丘泽利格尔,按三角形的形状修建,它最长的一边长达一公里。花剌子模考察队的考古发掘证明,这一古城周围有两道平行的墙,其间,形成走廊式的过道。城内的建筑物直接与古城的内墙连接。此外, 在古城中心附近座落着三座巨大的建筑物综合体,它们同南面古城中心部分的房屋建筑相连。墙用生砖以及帕赫萨【39】砌造,屋顶是平的。地板有时用生砖铺砌。在陶器手工业中广泛使用陶轮,器皿表面覆盖黄色和红色的安戈勃【40】,在古城遗址中发现金厲熔渣,说明当时已存在金属作坊。人们用青铜铸造西徐亚型的箭头、马具和装饰品。织布手工业已经存在。
居民从事的主要农业是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前者为考古发现的遗物(铁镰和石碾【41】等)所证实,后者根据找到的大量家畜骸骨可予以说明。
许多设防的居民点(江巴斯卡拉.科伊克雷尔甘卡拉、卡拉雷格尔等)的出现,属于这一考察时期的最后阶段(公元前四世纪)。
马尔基阿纳以田地肥沃著称。据斯特拉波说,在马尔基阿纳,土地_“……出产很好的葡萄藤。人们甚至说,往往在这里遇到一些两个人才能合抱的主干,而葡萄果穗长达二肘即约90厘米长。这里早在阿契美尼德时代以前,即已开始出现大型的城市居民点。其中之一,而且大概是最大的居民点,是位于加尤尔卡拉地方的古代梅而甫的古城遗址。根据考古观察,梅而甫绿洲这时已存在大型的灌溉渠道,其中一条灌溉渠供水给加尤尔卡拉的居民及其周围的田地。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陶器、小雕像和其他制品,其中包括西徐亚型的靑铜箭头。
巴克特里亚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昆·库尔提乌斯·鲁孚斯写道:“巴克特里亚的自然条件多种多样;那里的葡萄藤结着大而甜的果实;丰富的水源灌溉着灼热的土壤;最肥沃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另一部分土地成为大牲畜的牧场,但是大部分土地是贫瘠不毛的平原。”【44】普林尼【45】曾说巴克特里亚培植的谷物,其谷粒之大与寻常之谷穗相等。【46】www.tojiko.cn
在巴耳黑的考古发掘表明,那里最古的文化层属于公元前一千年纪上半叶之末。姆·姆·季亚科诺夫在卡拉伊米尔古城(位于今塔吉克共和国米高扬纳巴德地区)发掘时,获得了巴克特里亚北方文化的很有意思的材料,这里,在直到革命前还存在的居民点(那时它是卡巴迪安【47】伯克【48】的驻地)的地基下,发现遭到严重破坏的古巴克特里亚时代的住所综合体。挖出了八间用正方形生砖建成的狭小房间。房屋的外墙比其余的墙厚。在这里找到许多类似上古时代撒马尔罕和梅而甫那种式样的器皿,还发现了属于公元前七至五世纪的青铜箭头和铁制品(针、刀)。根据考古发现的遗物判断,这个居民点的住户从事手工业(陶器、织布、铁制品、青铜铸造),也从事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根据组成号称“阿姆河宝藏”的物品,可以判断巴克特里亚工艺美术的发展水平。这一“宝藏”集中了大量艺术品(177件),其中主要是金银制品,并有古钱1300枚。所有这些蒐集品,都是公元1877年在卡巴迪安地区某处当地居民那里收购来的,后来落到了学者们手中。没有人知道形成这一份蒐集品的具实历史。苏联学者们推测,组成这一“宝藏”的各种物品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找到的。因此,人们分别考定其制造时期,——它们基本上属于公元前四至二世纪之间的产物。在“阿姆河宝藏”的许多物品上,出色地体现了古代巴克特里亚人的艺术才能。例如,我们在其中见到金制的马车,银制的小人像,上面有人像浮雕的薄金板(它表达出衣服和装备的全部细节),金手镯(其衔接处装饰着公山羊的头像),厚实的金制鹿雕像,以及其他许多工艺品。
当时在塔吉克斯坦北部地区,已经存在城市居民点,其中包括大型的居民点。希腊人称之为基罗波利的城市(位于今乌拉秋别地区,现在还没有在那里发现考古遗物),就是这样的居民点之一。
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时期,尽管处于沉重的经济压迫与政治压迫之下,在中亚诸民族内部,文化仍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www.tojiko.cn
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在帕萨尔加德【49】(距设拉子【50】140公里),波斯波利斯、舒什(苏兹)【51】等地建立的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是由加入阿契美尼德国家的巴克特里亚、粟特、花剌子模、波斯和其他民族的优秀建筑师们(使用帝国从各民族大量掠夺来的资财)建筑起来的。大流士为纪念建筑舒什宫殿而立的碑铭指出,几乎所有受波斯国王统治的各民族,都有代表参加这项建设工程。
这一时期,中亚同北方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并未中断。恃别是中亚诸民族同前东【52】与中东诸民族之间的商业与文化联系,得到了增长和巩固。
由于这些联系的结果,在巴比伦人和依蓝人【53】的楔形文字【54】的基础上,出现了由四十个符号组成的波斯楔形文字,这种文字通用于阿契美尼德国王在岩壁上和在王宫显著之处的题铭中。同时,在阿契美尼德国家的政府往来公文中,幵始采用阿拉米亚文字【55】。再迟—些时候,在这种文字的基础上,产生了粟特人的文字。后来,粟特文字又作为最重要的成分,成为维吾尔..蒙古和满族全部字母的组成部分。【56】
中亚诸民族的文化给予西伊朗诸民族以重大影响。因此,人们通常所称的阿契美尼德时期文化,不仅是由波斯人创造的,而且是由许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包括巴克特里亚人、粟特人、花剌子模人和塞人。
(第三章完)
注释略
来源:《中亚塔吉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