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五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缓揭帘,勿有声”。进门的时候掀门帘,要缓缓掀起,不要弄出很大声音。这虽然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但许多人在生活中是不这样做的。有的人敲门就象砸门一样,有的甚至用脚踹门。这些大动作的叫门行为一则惊动了别人,甚至是吓人一跳,二则是显得你没有教养。有时被叫的人就在屋子里,但听到这样的敲门声,人家就不应声,不开门。有的人说,我们很熟,关系很好,敲门声再大也没关系。这话不对,换位思考,如果有人到你家去或在你的办公室擂你的门,你肯定不高兴。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关节轻轻地敲击三下,同时问:“XX先生在家吗?”或直接报告自己是谁,“X老师,我是XX。”“缓揭帘”是为了不惊动别人,引申开来讲,在办公楼上不能穿底子太硬的高跟鞋,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吃饭不能声音太大等,这都是应该注意的。说到敲门,也说一下关门,离开别人的住所时,要轻轻把门关上,不能用力太大。即使不高兴也不能摔门。如果是送客人,要等客人走出一段路,再轻轻把门关上。如果客人一出门就马上咚地一声关上门,客人会有被赶出门的感觉。这些虽是小细节,但在与人交往中却十分重要。

“宽转弯,勿触棱”。转弯的时候要转大弯,不要转急弯,不然的话会碰到墙角。在生活中,不要图省事,为了少走几步而盲目地走捷径。有的人横穿马路,为少走上几步把命送了,永远不用走了。有的人走捷径,走着走着没路了,只好回来重走大路,不但没少走,反而多走了许多。有的人为少走路甚至身临险境。在学习和工作中也是如此,该做的一定要做,要给自己留有充分的余地。不要贪图懒省事,有时候不但不省事反而会费大事,甚至会误事。

“执虚器,如执盈”。手里执着空的容器,就像执着盛满东西的容器一样。这是教人凡事要小心谨慎。小心无大错,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抱着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事前要反复考虑,做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事中要谨慎行事不出纰漏,事后要认真总结查缺补漏。这样才能把事情办的圆满。“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是历史上有名的行事谨慎的典范。郭子仪是唐朝的中流砥柱,功高盖世。但他处世十分小心谨慎。《三哭殿》这个剧目大家都知道。他因儿子郭瑷打了妻子(公主),将儿子绑上金殿要杀儿子。结果李世民反而给郭瑷连升三级。这里我们再讲一件事。卢杞在做宰相前,一次去拜访郭子仪。郭子仪马上让女眷们一律退到屏风后回避。事后,家眷问原因,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心眼小,睚眦必报。此人长得象个鬼,半边脸是青色的。你们女人最爱笑,假如见卢杞那样子,你们谁笑一笑,他必定记恨在心。日后他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子就一个都活不成。后来,卢杞做了宰相,凡过去看不起他、得罪他或嘲笑过他的,都没免掉杀身、抄家之祸。唯有郭子仪受到他的关照。周恩来总理一生鞠躬尽瘁,事必亲躬,谨慎小心。每次中央开重要会议,会前他都要试一试毛主席座位的椅子稳不稳,话筒响不响。由此可见,谨慎做事是顺利做成事的重要条件之一。

“入虚室,如有人”。进入没有人的房间,要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不可因为没有人而放肆。从生活行为上讲,到别人家里、办公室去拜访,如果主人不在,就要立即退出来,未经主人邀请和批准,不能到处走动参观,特别是不能到主人卧室去。有的人到别人的房间里喜欢翻动别人的书柜、抽屉,摆弄电视机、音响等电器,这些都是很不文明的习惯。从生活态度上讲,一个人无论在有人还是没有人在场的环境下,都要有自我约束。这就是“慎独”。一个人,在有外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守规矩并不难,难得的是在没有外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洁身自好,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春秋时鲁国人柳下惠,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并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这就是坐怀不乱。春秋时,卫灵公和夫人南子夜里在宫中坐,听到车轮声由远而近,到宫门前停了下来,停了一会,又响起来,由近而远。灵公问南子说:“你知道这是谁吗?”南子回答:“这一定是蘧伯玉。”灵公问:“你怎么知道呢?”南子说:“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路过君王的宫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君上的车驾,一定要行礼,之所以这样是表示敬重君主。凡忠臣孝子,不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有意表现自己的礼节,也不能在没有人的地方,就放弃他的品行。蘧伯玉是个贤人君子,平时服侍君上很尽敬礼,这个人一定不会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礼节。”卫灵公差人去问,果然是蘧伯玉。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离职时,僚属们为给他赠送礼品,在深更半夜用小船送了一批财物。叶存仁既不想收礼,也不愿硬挡伤了人家面子。于是写了一首诗表示谢绝。诗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被称为“两面人”。这种人在人前表现得温文尔雅,在人后什么粗野的话都敢说;在人前大公无私,在人后唯利是图;在人前奉公守法,在人后什么缺德的事都干;在领导前吹捧拍马,在领导后咬牙切齿;领导在时比谁都积极,领导不在比谁都消极。这种表现为人,毫无疑问人品有问题。一个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无论人前人后,有外人无外人,熟人前生人前,领导在和领导不在,他的表现都是一致的。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焦爱民,笔名:艾子.河南灵宝市人,研究生学历,历任教师、公务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成熟做人 相约成功》、《秋天里》等八部作品集和回忆录。人生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公公道道处世。

(0)

相关推荐

  • 对待小人,敬而远之是最佳选择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 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成为大唐安定的柱石,威名远播. 成名后,为了消除皇帝的怀疑,他故意大开院门,任由他人出入,每次会见客人,一般都是美女相伴,从不回避,占满堂前 ...

  • 貌丑奸臣拜访宰相郭子仪,郭子仪屏退府中女眷,躲过一场灭门之灾

    众所周知,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就大伤元气,虽然此后有过振兴,然而盛世却不再出现,除去和帝王有关之外,归根结底,唐朝中期的这几个宰相也是难辞其咎,从杨国忠再到李林甫,而今天不妨来说说中唐时期的又一位奸臣卢杞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六

    谨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斜僻事,绝勿问.]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遇事不要慌忙,慌慌张张易出错.遇到事情不要有畏难情绪,但也不要不把它当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三

    谨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衣服贵在整洁,不必追求华贵,衣着要合身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二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谨,就是谨慎,谨言慎行.作为弟子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谨慎的习惯呢?<弟子规>仍然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讲起. &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七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信"的结构是人字旁,一个"言"字.这个会意字的意思是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一

    出则悌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年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八

    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难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不是亲眼所见,就不要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

    出则悌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从这里开始讲的都是孩子和长辈在一起的行为规范.别以为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这些细节可能就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九

    信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说话的目的是让别人听清楚.要让别人听清楚,就要吐字轻重分明,不疾不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