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8年前已公布、可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一文带你认识天和核心舱

4月29日11时22分许,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节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今天表示,我国空间站的建造分两个阶段实施,预计今明两年全部完成,已经选定的4个航天员飞行乘组正按照计划同步开展相关训练。

核心舱名称“天和”系社会征集而来,8年前已对外公布

2013年11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名称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

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其中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实验舱Ⅱ命名为“巡天”,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其代号分别为TG、TH、WT、XT、TZ。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命名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等5个名称,既注重了单个名称的内涵,又强调了保持全套名称的系统性、协调性和互补性。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2011年4月起,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广泛的征集活动,共收到名称作品10万余件。名称是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基础之上,多方听取意见并反复研究形成的,最终形成了命名方案并获中央政府批准。

核心舱的核心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专家介绍,中国空间站总体构型是3个舱段,包括“天和”核心舱、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整体呈T字构型。

其中,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天和核心舱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作为整个空间站率先发射的舱段,天和核心舱的核心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结构上来说,天和核心舱是整个空间站的中枢,其他舱段和飞船都是对接到它“身上”的。它头部的节点舱上有四个对接口,载人飞船、货运飞船都可以对接。

(图说:天和核心舱内部空间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微信)

第二,从用途上来说,天和核心舱是航天员长期驻留的主要生活场所。航天员要在空间站内进行3-6个月的长期驻留,舱内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大约是50立方米,并且配备有完善的环控生保系统,温度湿度确保适宜,从水到氧气都能稳定供应。

第三,从功能上来说,天和核心舱是整个空间站的管理控制中心,具有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在其率先入轨后,我国将依次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充分验证长期驻留和空间站建造的各项技术之后,会在明年发射两个实验舱,正式开展空间站在轨组建工作。

空间站建造时间表已出炉,预计今明两年全部完成

空间站建设下一步怎么走?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空间站的建造分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建造两个阶段实施,预计今明两年全部完成。

具体来说,两个阶段各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其中的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第一次任务,也就是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已于去年圆满成功。今年,还要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5次飞行任务。其中就包括此次天和核心舱的发射,以及未来将分别实施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发射。

今年9月和10月,我国还将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其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将有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今后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时间的常态。

到2022年底,我国的空间站即将完成在轨建造,转入后续的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设计的在轨寿命不小于十年,通过航天员的维修维护和设备载荷的更换还可以延长空间站的在轨时间。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 11名航天员已经完成了14次太空之旅。据介绍,今年6月,我国将计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将在轨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这对航天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此外,空间站建造任务已全面实施,已经选定的4个航天员飞行乘组正按照计划,同步开展相关训练。

建设空间站有什么用?

建设空间站有什么用?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开展空间站工程,将从国家全产业链角度,极大地引领和带动包括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多种前沿学科和原材料、元器件、智能制造等多领域先进技术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宫空间站示意图 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

我国与国际空间站有何不同?柏林厚表示,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它的规模大约有423吨,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16国联合,先后经历12年建造完成。

国际空间站于1998年开建,设计寿命最初只有15年,但在2015年,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协议,同意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由2020年延长至2024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空间站已经超期服役,正在缓慢老化。

“中国空间站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在总体规模上不及国际空间站。”柏林厚解释说,这主要是在建设思路上按照符合中国国情,有所为、有所不为来考虑,综合当前需求和耗费等因素,采用规模适度,留有发展空间的思路,既可以满足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需要,又同时具备扩展和支持来往飞行器对接的能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指出,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的新技术研究试验。他表示,欢迎全世界各国科学家参与到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项目中来。中国已经和联合国外空司推进落实了第一批技术试验项目,也与多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空间科学或者航天科技方面的研究机构达成相关合作协议。

全球还有哪些空间站?

1971年,前苏联秘密把礼炮一号(Salyut)空间站送入太空,进行军事活动。从1971年到1982年,前苏联总共发射了9个空间站,其中7个获得成功。

在前苏联太空竞争的压力下,美国于1973年用土星五号火箭发射了他们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Skylab)。天空实验室重达80吨,前后接待了三批航天员。1979年完成历史使命,坠入地球大气层焚毁。

(图说:NASA发布的国际空间站照片)

除了前文提到的16国联合建设的国际空间站,最有名的空间站要数前苏联的“和平号”了。和平号空间站首次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多个舱室组合而成,重量达到130吨。除了前苏联自己的飞船,和平号空间站还接待了数次美国航天飞机的造访。

和平号上的航天员共完成了78次出舱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有三位宇航员连续驻留时间超过一年,为研究人体在长期太空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积累了大量的医学数据。2001年完成历史使命,坠入地球大气层焚毁。

目前,正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空间站的只有美国等16国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其他空间站都已退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