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话”——远方的家
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不断的历史文明,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前来欣赏赞叹、考察学习、甚至是虔诚礼拜为之朝圣!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我们精心编写了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这里的“画”不仅仅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筑、历史图片、历史遗迹等等。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我们将用充满温度感的文字来传递出历史信息的点点滴滴,“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大家聆听到绘画的声音,让声音传递美丽的绘画!
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向来是十分注重报恩的,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关于报恩的故事不可谓不多,如董永的“卖身葬父”、王祥的“卧冰求鲤”等。更有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样的话语,即便时过境迁也依旧是口口相传,并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作为衡量道德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坚定有力的存续着。
佛教传入后,为了在中国立足发展,在传播的过程中汲取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以此来协调两者的关系,强调两者的共性,而民间广为流传的《报恩经》即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产物。《报恩经》又名《大方便佛报恩经》,共7卷9品,形成于南朝。据传,《报恩经》是截取《大般涅槃经》、《贤愚经》、《杂宝藏经》等佛典中某些能够反映忠孝思想的故事改编而来的,由于较为迎合中国的传统思想,故经中许多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敦煌壁画中根据《报恩经》绘制的报恩经变始见于盛唐而止于宋,共30余铺,其中序品、孝养品、恶友品、论议品和亲近品相对较为常见。
报恩经变 莫高窟第146窟南壁 五代
莫高窟第146窟建于五代(公元907—960年),主室南壁东起第一幅所绘的报恩经变是这一时期同题材的代表之作。画面以说法图形式展开,下方为该经序品,主要讲述了阿难在途中遇到一个婆罗门在乞食,所得美食全部孝敬父母,不好的食物则留给了自己,六师外道借机诋毁释迦牟尼不报父母养育之恩。阿难就此请示于佛,释迦牟尼便为众生宣讲《大方便佛报恩经》,以示过去自己的种种报恩。
经变的周边绘制着其他诸品,画面左上角画的是“亲近品”,讲述的是“金毛狮子本缘故事”;右上角则描绘着“论议品”,为“鹿母夫人生莲故事”的精彩片段。序品左侧为“恶友品”,即古印度波罗奈国太子善友为救济众生,前往龙宫求取宝珠的故事;但最感人的还要数序品右侧的“孝养品”了。故事大意为:古印度特叉尸利国,国王提婆有十个儿子,各领辖一个小国。大臣罗睺弑杀老国王提婆而篡国,又用兵诛灭诸小国。最幼的小王善住闻讯携妻儿逃难,却误入歧路,途中断粮。善住想杀妻充饥,但其子须阇提仁孝,割已肉以供父母食用。后帝释天又化作狮虎来试探须阇提是否心诚,终被其精神所打动,以神力令其身体复原。最后,邻国发兵助善住王平叛复国,众人皆大欢喜。
孝养品 第146窟南壁 五代
整幅经变洋溢着儒家的忠、孝、仁气息,其间又夹杂有佛教的因果循环和善恶有报思想。报恩经变的出现,可以说是佛教受儒家思想渗透的结果,也是佛教积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佛教通过《报恩经》,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植根于佛教教义中,使其与儒家学说相适应,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有效传播和持续发展。
古语有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忠孝”二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从未因时间的流逝或是社会的浮躁而丢失,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而这一点相信身为佛教创始人的释迦牟尼也不会反对吧!
主创团队
策划 / 李萍、宋淑霞
撰稿 /刘文山
学术顾问 /王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