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前作文微指导12】历史故事类材料作文:感受传统文化 思考现实人生(下)

【任务】2020年全国一卷作文,材料选取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的历史故事,让考生对其中感触最深的一位书写感受与思考。这种历史故事类材料作文是不是会延续到2021年高考作文,这个尚不可知。从目前各地模拟考试来看,就出现过不少这样类型的作文。这类作文,以历史故事为引入,从传统文化切入,立意更开放,话题更思辩,使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高考作文备考是全方位的,本节课,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历史故事类材料作文的写法。

【认识】

1.对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事迹或所谈言论发表议论、表达感悟;

2.能鲜明地表达观点,有层次地给出充分的理由;(选取立意是难点)

3.不把道理说偏,在行文当中能体现辩证的思维;

4.展开联想与思考,联系社会现象,谈出这种认识和思考对于当下社会或青年未来发展的意义等;

5.注意文体要求。

文“串烧”】

上:

01历史故事:丙吉问牛

02《论语》:孔子所谈九种美德

03《史记》:吃桃子的故事

下:

04乐羊:以善为舟

05孔颜之乐:对当代青年人生幸福观的启示

06三国故事: "鉴古知今"、

07 枭逢鸠的对话:对当代青年人生幸福观的启示

04乐羊:以善为舟 

【山东烟台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就把他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怀疑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盂孙到野外去打猎,得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以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以后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太子。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报告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阅读材料后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作文分析
(一)立意分析
  此材料出自陈子昂《感遇诗》第四首,原诗这样写道:“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居然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薄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岂能有忠心呢?一个怜悯孤兽,擅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何况对他的国君呢?他肯定是能忠君到底的。
  两个人的行为,一反一正,结果截然相反,追其根源:前者源于“残忍”地吃自己儿子的肉羹。后者“忠厚慈善”,“心中不忍”,将小鹿放生。两个人物,两个事件,一贬一褒,两相对比,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材料的倾向性很明显,应批驳材料中的乐羊“残忍”,赞赏秦西巴的忠厚慈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准确归纳概括,全面理解事件真正含义,合理引申,即可得出材料主旨。
  参考立意:
  淡薄骨肉亲情,岂能履职尽忠?
  恪守人伦亲情才能尽职于家国天下。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坚守仁善的人性底线,是建功立业的基础。
  仁爱之心是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根本和保障。
  人贵有同情怜悯之心,人贵有恻隐之心。
  人贵有“不忍之心”(同情仁爱之心)
  倡导忠厚仁善,反对冷酷残忍。
  人要有恻隐之心、仁爱之心,远离残忍奸伪。
  恪守仁善之心,反对冷漠无情。
  忠厚仁慈,为人之本。(仁心乃为人之本。)
  怀仁慈之心,行仁慈之事。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常怀悲悯,忠厚为民。
  君子仁善而福禄归焉。
  忠与仁不可兼得,舍忠取仁。
  巧诈不如拙诚,惟仁可得人心
  如果不能统筹考虑材料要素,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抓住一点,不顾其余,随意拓展,就可能偏离题义,以偏概全。
  例如:巧诈不如拙诚。
  任人唯贤,国泰民安。
  忠国忠君弃私心,不以一眚掩大功。
  去伪崇拙方能修身立业。
  以拙诚立身,以笃行谋事。
(二)写作要求:
  这是一则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模拟2020全国Ⅰ卷“历史人物评说”的命题模式来设置情境与任务,旨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评说历史人物观照现实,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思考个人修为,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要求表明,本文要写成任务驱动型作文,行文要看清要求,明确任务。题目设定的写作对象是“本班同学”,文体是“发言稿”,任务是“读书报告会”,题目要求写发言稿,那么就必须按照发言稿的格式来写,行文时要有对话感,避免犯与书信格式相混淆的错误。
  内容应体现“感受与思考”,写成议论文,体现思辨性。
【范文】
忠厚慈善,行稳致远
  濮阳外国语学校 张俊杰
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忠厚慈善,行稳致远”。
  读了乐羊和秦西巴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乐羊面对敌人的挑衅,不惜啜食儿子的肉羹。往好了说,这一举动是为表示他的忠君之心和攻城之志,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私情之上;往坏了说,这是弃人伦亲情于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用极端手段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采用残忍手段之事,史不绝书。易牙为了博得桓公的宠爱,竟然将自己的儿子烹给桓公吃。吴起为了保住统帅之位,不惜杀死自己的妻子以明志。武则天为夺取皇后位,竟然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于王皇后。他们的残忍之举,天理不容,人神共愤。
  孟子说:“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照此思维来推理,在乐羊心中,战功比人伦更重要,所以可以舍人伦而就战功;在易牙心中,权势比儿子的生命更重要,所以可以烹子侍君;在吴起心中,将位比妻子更重要,所以可以杀妻求将;在武则天心中,宠位比女儿的生命更重要,所以可以掐死爱女来栽赃陷害皇后。他们为了心中之大欲,行常人所不能行。
  但是结果呢,魏文侯怀疑乐羊心地残忍,不再重用他。吴起以杀妻来求得将位,最终还是被鲁君辞退,为人不齿。易牙和武则天为追求宠位伤天害理,更是落得千古骂名。“人无不爱其子,自己的儿子尚且不爱,焉能爱君。”管仲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直抵本质。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见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必然伸手拉住,不是因为认识孩子的父母,也不是为博得乡邻的赞誉,而是因为心中都有善的根苗。正是受恻隐之心的驱动,秦西巴冒险放还了国君的猎物。令人欣慰的是,国君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认为他忠厚慈善,任用他做太傅,教育太子。
  古往今来,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是相通的。唐人陈子昂有诗云:“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麋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骨肉之情尚且轻薄如此,对他人岂能有真正的忠诚?对孤兽尚存恻隐之心,对人又岂能不忠?慈爱善良者,无往不受欢迎;心地残忍者,必然要被抛弃。
“读史可以明智,鉴往能够知来。”同学们,让我们从古书中汲取营养,养善德,行善事,做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行稳致远,成就事功。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5孔颜之乐:对当代青年人生幸福观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1.“孔颜之乐”内涵:简单(生活)的快乐、安贫乐道的快乐、精神追求(充盈)的快乐、追求道义的快乐、富且贵的快乐(符合道义)、其他合理解说。
2.时代青年的幸福:简单(生活)的幸福、安贫乐道的幸福、精神追求(充盈)的幸福、追求道义的幸福、富且贵的幸福(符合道义)、启迪他人的幸福、引导(引领)他人的幸福、探索人生真谛的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担当使命的幸福、其他合理解说。
3.“品孔颜之乐”与“做幸福青年”之间的逻辑关系:“孔颜之乐”启迪与引导时代青年的幸福观、幸福追求、幸福实践。
4.“孔颜之乐”的辩证分析:材料中孔子之心志,只可赞同。不可反对。颜回之乐,可以仅表示赞同,也可以辩证分析。比如,赞同颜回安贫乐道,肯定其时代意义。也可以在赞同颜回安贫乐道,肯定其时代意义的基础上,涉及时代青年不能停留于物质的贫困,在追求精神富足的同时追求物质富足的相关内容。
5.“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是一个关系型的主题,写作时二者不可偏废,但可以有主次详略之分。
6.考生可能偏离题意的关键词:坚持、坚守、奋斗、拼搏、初心等。此类词语在写作中多会偏离题意。评卷时请注意辨别。
 
【范文】
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
南春中学 2021届13班张紫璐
尊敬的老师,亲爱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孔子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种孔颜之乐启迪和引导我们探索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做幸福青年。
孔颜之乐在于平淡。饿了吃饭,渴了喝水,睏了枕臂,孔颜之乐便是这平淡的生活之中的乐趣。在今天,同样有人享受着这平淡生活,她就是李子柒。因为家庭关系,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农村长大。跟随爷爷奶奶干农活,耳濡目染,便对这种田园生活有了兴趣。在长大后到城市打工无果后,李子柒还是选择她最为喜爱的田园生活。在平淡生活中发现,这里没有喧嚣的环境,有复杂的压力,李子柒能通过自己双手的努力,创造出闲情雅致的生活。因为这份真诚与热爱,她也收获了上千万粉丝的喜欢。这平淡之乐让我们感悟到平淡生活中也有不平淡。在平淡生活中也能够感受到幸福,在平凡的日子中也能够收获幸福。
孔颜之乐在于仁义。不是通过仁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富贵,不是孔子认为的乐事。在2020年,一场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肆虐,做为一名医生,钟南山保持仁义之心,用他专业的技术和能力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对抗疫情,在这场抗疫之战,钟南山是当之无愧的“大功臣”。为此,他还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勋章,也获得全国人民的赞扬。获得这样的荣耀才是真正的乐趣,这样的荣耀也是我们青年人应该追求的幸福感。
孔颜之乐在于坚持理想。简陋的房屋,粗糙的粮食,别人坚持不了几天,但颜回能依然快乐。之所以能持之以恒,就是因为背后有他的理想和追求。而带领女排为国争光的郎平,也是如此。在退役后,郎平前往美国学习。为了筹集巨额的学费,郎平连到十个夏令营却做教练,就算膝盖受损,积液,她还是坚持上场指导示范。毕业后,郎平连续带领几个国家的球队获得荣誉,最后更是带领中国女排重新赢得世界冠军。这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扛住艰苦的生活和创伤,是赢得真正的人生大乐的关键。这份乐趣也我们青年人能够领悟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持理想,才能获得自己的幸福。
作为新时代、担当使命的青年人,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发展孔颜之乐,以此探索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做幸福青年。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6三国故事: "鉴古知今" 
【广东佛山一模作文指导】
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 分)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大军南下,逐刘备,进逼东昊。东吴方面分化为主降派和主战派,主战派主张联刘抗曹。刘备也有联吴抗曹之心,派诸葛亮前往东吴游说。诸葛亮先用激将法,后分析时局,孙权听后心动。都督周瑜力主抗曹,并指出了曹军的不利因素,最后孙权断案立誓,联刘抗曹。
在广佛中学"鉴古知今"的主题读书会上,大家围绕这个故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面对强敌,孙权、诸葛亮、周瑜均有出彩的表现,谁才是你最欣赏的人呢?请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作文改卷标准】
一、完成写作任务:
1,是否完成基本写作任务 1:未能在题目规定的“孙权”“诸葛亮”“周瑜”之间择其一展开论述的,如,写其中两人,或三人都写,视为未能完成基本写作任务。最高不超过30 分。
2,是否完成基本写作任务 2:未能在题目规定的“孙权”“诸葛亮”“周瑜”之间择其一展开论述的,如,写“刘备”,视为未能完成基本写作任务,且离题。最高不超过25分。
3,是否完成文体要求:发言稿格式(改卷以“称呼”为统一标准),未完成,总分扣 3分。
4,是否完成核心写作任务:未能体现“鉴古知今”主题,不能判为 50 及以上的分数。(参见标杆文四、五之间的区分)联系现实
5,是否完成隐含写作任务 1:未能体现“最欣赏”这一比较逻辑,或未能体现“权衡取舍”这一过程,不作为必要判分依据,但判 50 以上的文章应该有所体现。体现”最”
二、文章论述的核心:
1,能紧扣材料事件,分析人物对错得失和出彩之处,并能结合现实生活(今天社会的普遍现象)展开论述,即具体体现“鉴古知今”这一主题,可判 54 及以上。
4,基本能扣材料事件,基本能对人物对错得失和出彩之处进行分析,但思想浅显,内容单薄,即是结合了现实生活(今天社会的普遍现象)展开论述,“鉴古知今”二者之间也缺乏内在逻辑,生拉硬拽在一起,不判 45 及以上。
5,基本能扣材料事件,基本能对人物对错得失和出彩之处进行分析,但思想逻辑混乱有偏差,价值观模糊不清,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判 36 左右。
6,文章开篇基本能扣材料事件,基本能对人物对错得失和出彩之处有所分析,但之后开始脱离材料,无边无际,自说自话,更不能“知今”,判 36 以下。
【范文】
读三国,借古悟今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鉴古知今”的主题读书会上发表我在读完《三国演义》之后的一些想法。面对曹操之兵强势南下,孙刘联合亦是大势所趋,相较孙权、周瑜二人,诸葛亮的表现最令我由衷敬佩。
肩负使命,临危不惧,方显大勇。在强敌南下之时,诸葛亮受刘备之命,前往东吴进行联合抗曹的游说。试想,如果诸葛亮没有对天下人安危记挂于心,没有身临危险仍一往无前的勇气,他又何能在危难面前接受使命呢?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这些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抗疫天团,他们在 2020 年初的新冠疫情里响应国家号召,把“为国”与“为民”装在心中,肩负起保卫中国人民健康的使命,以面罩护卫服为盾牌,以专业知识与满腔关怀为利剑,临危受命驰援武汉,从古至今,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他们在危难面前,用责任心与勇气筑造起坚实的城墙,捍卫他们的心之所向。同学们,诸葛亮那种“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勇气,又是否打动了你们?
分析时局,全盘把握,尽得大观。在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之时,诸葛亮肯定对天下之局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战争的背景进行了综合评估,他深知曹操虽兵力强盛,但毕竟北方之兵不习水战,长途征战必水土不服。而孙,刘地处南方,虽力量微弱,但共同联合则足以拒曹。在当今,21 世纪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疫情撕裂美国,脱欧累垮英国,恐袭威胁法国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我们拥有分析时局把握全局的能力,如此,才能应对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时局里层出不穷的危险与挑战。其实,不仅仅在国家治理层面,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应有分析问题,把握全局的能力,我们应对各个学科有充分的自己认知,正如诸葛亮在分析各个势力兵力战斗值时一样,我们也应对自我能力有全盘的分配与认识,各位同学,这一方面你们又是否认同呢?
灵活运用,另辟蹊径,是为大智。诸葛亮面对的孙权是敌亦是友,而相较于苦苦恳求与强硬胁迫孙吴来联合抗曹,诸葛亮运用的是激将法,将关乎对方重点利益的问题摆到桌面上,从而利用对方的弱点达成自己的目标。这种灵活运用以及创新亦是当今的我们应当学习的。在我们解决一道数学难题的时候,我们又是否囿于传统的思路,而被他们蒙蔽了我们发现题目要害之处的目光呢?尝试灵活运用,另辟蹊径来达到解题的目的吧!
同学们,古时的人物和故事释放出智慧的光辉,对如今我们做事看问题有许多可贵的启示,读三国,借古之道,知悟现今之事。
谢谢大家!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审题精准,有三大优点:其一,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以发言稿的形式,呼应了“鉴古知今”的主题读书会上发言的情境,较为清晰明确地回答了题目的问题,并紧紧围绕“鉴古知今”的主题,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诸葛亮对今天的借鉴,联系自身实际,谈得非常具体。其二,观点独到,思维清晰,结构谨严。阐述诸葛亮为什么值得欣赏,“肩负使命,临危不惧,方显大勇;”“分析时局,全盘把握,尽得大观;”“灵活运用,另辟蹊径,是为大智。”三个角度的回答清晰独到。其三,材料使用灵活自然,对话感强。“知今”的材料论据准确有力,从全国抗疫天团到 21 世纪的世界格局再到自身学习生活实际,视角多变,表达灵活。由三国讲到当今的现实价值,再又回到听众的身份进行交流,对话感和现场感很好,这也是本文最突出的亮点。
07  枭逢鸠的对话:对当代青年人生幸福观的启示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开学考试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构思方向:
全面理解材料,不脱离原材料含意,显然材料中枭和鸠都是正面形象。作为枭的迁徙,是因为乡人皆恶其鸣,首先枭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是有不足的,而且试图改变这种不足;因乡人皆恶而迁徙,也能看到枭考虑到的并不是任意的放纵自己,而是不能成为众矢之的,要赢得社会的认同并试图改变自我向善的形象。然而枭通过迁徙,以改变环境的方式实现自我的改变来完善自己或完美自己,通过智者鸠的建议,我们知道那是不恰当的。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明确了作文的构思方向。
二、立意角度:
(一)从正面立意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传统认识,猫头鹰的叫声难听,是它不受欢迎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它的缺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搬迁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
参考立意:
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2.赢得社会赞同在于完善自我。
3.治标不如治本。
(二)从斑鸠的角度来说,它发现了猫头鹰的缺点后能及时指出,并指明改进的方法,堪称猫头鹰的良师益友。
参考立意:
1.为别人着想(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交朋友要交鸠这样能指出自己缺点的真诚朋友。
(三)逆向思维,创新立意。
枭不是逃避,而是去寻找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环境,枭鸣是本性使然,也是枭区别于其他鸟类的本质属性,如果枭不在半夜凄厉地叫.那么它还是枭吗?既然枭鸣不是它的过错,环境又容纳不了它,它想改变一下环境又有什么错呢?
类比联想:孟母三迁不就是为了有一个能适应孩子的环境吗?仅仅因为“群体都不喜欢”,就一定要让个体改变他们的本性而一味迁就吗?如今的时代是彰显个性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在群体生活中保留自己的个性呢?群体应如何对待个体的个性?
由此可以确定立意:
1.换个环境又何妨?2.自己个性不可丢。3.既要尊重个性,又要尊重共性。
4.世界因个性不同而丰富多彩。
总结:无论从枭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斑鸠的角度来说,都涉及到自己与环境两方面,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照顾到两方面,以一方面为主可以,但不要只提及一方面,而不涉及另一方面。
筛选比较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
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2.赢得社会赞同在于完善自我。
3.治标不如治本。4.为别人着想(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品德。5.交朋友要交鸠这样能指出自己缺点的真诚朋友。6.换个环境又何妨?
7.自己个性不可丢。8.既要尊重个性,又要尊重共性。9.世界因个性不同而丰富多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