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长高?快揉揉“长个穴”!

有研究说,除遗传基因外,后天因素可以影响孩子8.5厘米-17厘米的身高。在后天的因素中,睡眠、饮食和运动是影响孩子长高的最关键因素。所以家长们,想要孩子长个应该这么做!

1
营养均衡,天天一杯奶!

饮食是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因素。要孩子长得好、个子高,总体来说就是营养均衡,什么菜、什么东西都吃,该有的营养一般也有了。如果孩子挑食、偏食,只吃某些东西,孩子可能缺乏某种营养,长不高了。

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孩子多喝牛奶,确实有利于长高。除部分孩子对牛奶过敏或是患有奶糖不耐受症外,都可以建议每个孩子每天一杯牛奶。

另外,每天吃的东西由谷类、乳类、肉类(或蛋或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食物组成,同类食物可以轮流选用。

人体的生长,完全来自于入口的食物质量,因此,若想长得高,各种营养素都要均衡。每天保证吃入食品的样数在25~30种,这当然比一天只吃三五样东西获取的营养要丰富得多。

  • 学龄前的孩子:

每天喝200~300毫升牛奶,吃1个鸡蛋、100~125克瘦肉、禽肉、鱼肉和适量的豆制品、150克蔬菜和适量水果、谷类150~200克。建议每周吃1次富含铁和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每周吃1次富含碘、锌的海产品。

  • 到了7~12岁:

智力迅速发展,要为青春期做好准备,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比成人还多,特别需要蛋白质、脂类、钙、锌和铁等营养素。

在这个时期,孩子可以每天喝400~500毫升的牛奶,还有多吃鱼肉、禽类、肉蛋类和豆制品。

而贫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龄的正常孩子矮2~10厘米,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多吃木耳、蘑菇、蛏子等富含铁的食物。

2
想要长高,鱼比不可少!

鱼肉被认为是最适合婴儿的蛋白质来源。按照不同的月龄,可以为婴儿少量喂食不同的鱼类。

五个月大的婴儿:可以喂白身鱼,比如鳕鱼;

七八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喂食青身鱼,即背部青色的鱼类,比如小银鱼等;

1岁以后:就可以进食三文鱼和金枪鱼这类红色鱼类。

专家们确认鱼中的DHA有健脑及长高作用。青少年在营养足够、合理的情况下多吃鱼,获得了生长发育必需的DHA。

3
多运动也是骨骼生长必不可少的要素!

孩子有一项热爱的运动,并坚持下去,对长个子非常有好处。因为运动能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增生,对脊柱四肢骨骼的增长有很大帮助。

  • 游泳是最助长高的运动

运动医学研究表明,持续9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人体生长激素分泌量较安静时增加两倍。而白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也会提高夜晚生长激素的分泌量。

经过数据统计显示:

  • 助长效果最明显的是游泳,增高最多的在7~8厘米;

  • 第二名是篮球,增高在6厘米左右;

  • 第三名是排球,增高在5厘米左右;

  • 第四名是羽毛球,增高在3~4厘米。

4
让孩子在晚上9点前睡觉,夜里不要喂奶

睡觉在助长中是排第一位的。儿童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入睡后1~4小时内达到高峰。夜间频频喂奶会打扰宝宝睡眠,因此从出生4个月起、最晚到8个月之前,就要停止夜间哺乳。

为了保证青少年的身高,晚九点必须熄灯睡觉。学龄前儿童要睡足10小时,青少年要睡足9~10小时。

为什么睡眠在影响身高方面这么重要?这是因为人体80%的生长激素是在晚上分泌的。而晚上9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0点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可以达到白天的5~7倍。

所以睡得越迟,分泌的生长激素就越少,对孩子的身高越不利。要想让孩子长得高,记得晚9点前让他们上床睡觉。

5
养成正确的坐立、走路姿势

如果孩子坐立、走路的姿势不正确,将会造成骨骼生长异常

6
避免穿过紧的衣服及袜子

对孩子来说,衣服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特别是紧紧箍住脚踝、穿脱都困难的袜子,会影响整个腿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宝宝长高。

7
没事爬爬小坡

在附近找一条20~30米长、坡度为15度左右的坡道,平时带孩子多去走一走。上坡时,全身放松慢慢地走,下来时可以一路小跑下山。经常这样运动,对刺激骨骼生长非常有效。

8
给孩子揉揉“长个穴”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按摩几个关键穴位,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的发育。

【足三里】:它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每天按3~5分钟。

中医养生认为,按摩足三里穴位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

【涌泉】: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5分钟,可补肾。

【百会】:它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连线的交叉点。每天按揉2分钟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最后

胡老师有收集可以让辅助孩子长高的偏方,在对话框输入“孩子长高”即可获得,另外,查询其他治病偏方也可在对话框输入“病症名”获得,例如:补肾、早泄、美白、祛痘、瘦身。。。祝天下所有人都看得起病,治得好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