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这首词豪迈傲兀,老当益壮,气势不逊于苏东坡
2018-07-13
人生顺境时,常常一马平川、势如破竹,但也容易锋芒毕露、腹背受敌。逆境时则处处险山恶水、深沟暗崖,也可能悲观消沉、一蹶不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明代思想家洪应明也说,“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
裁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经历过逆境中的磨难,有人无法承受,也不愿同流合污,如屈原、贾谊等。也有很多人坚韧不拔,淡然面对,如刘禹锡、苏东坡等。宋代词人黄庭坚也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才子,下面的一首诗就表明了他的心迹。
裁
定风波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
1、霁:久雨初晴。鬼门关,即石门关,在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
2、气岸:老当弥坚的气概。颠:头顶;华颠,白首的意思,指年老。两谢:指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谢瞻、谢灵运。
3、戏马台:徐州古籍,最早由西楚霸王项羽修建,很多文臣武将都曾来此吊唁,并吟诵诗词。
译文:
黔中一带阴雨连绵,仿佛天漏了,久居家中犹如困在一艘破船上。终于雨后放晴,又逢重阳佳节,蜀江之畔,畅饮狂欢。
不要取笑,我年迈却不减豪气。请看有几个老翁头上插菊花?填词堪比在戏马台南赋诗的两谢,骑射直追古时风流人物。
黄庭坚是苏轼的得意弟子,但是苏轼写诗气势磅礴,恢宏大气,一般人无法模仿。而黄庭坚虽然师承东坡先生,却有自己的特点,他的诗词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苏轼也夸奖弟子的诗文是“瑰伟之文,妙绝当世。”
但是黄庭坚一生却多次被贬,还曾被污蔑为幸灾谤国,并以此罪名羁管广西宜州,并最终客死他乡,在此结束他凄惨的晚年生活。这首词是作者被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在穷困险恶的处境中,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同时也通过重阳即事,抒发了词人老骥伏枥、穷且益坚的乐观精神。
上片前二句写黔中气候,阴雨连绵,遍地是水,久困居室,不能外出。通过“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词人形象生动地表明绵绵秋雨让人不堪其苦。“似乘船”本是足不出户的意思,这里又影射仕途环境的险恶。后三句转写重阳放晴,登高痛饮。“鬼门关外蜀江前”,作者用其险峻来反衬自己淡然处世的胸襟,颇有几分傲兀之气。
下片前三句先写赏菊,古人在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但老翁头上插花却不合时宜,作者借这种不同凡响的举止,描绘不服老的气概。作者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诗文一气呵成,如滔滔江水,汪洋恣肆,将词人的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都非常熟悉苏轼的那首东风波,我们也在一起比较一下。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两相对照,虽然学生的作品从艺术价值上无法超越导师,从禅意上也没有先生的高妙,但是黄庭坚的作品在声势上更加磅礴大气,从情感上也更加贴近生活。先生是借景抒怀,表现其不畏逆境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弟子是托物言志,传达出老而弥坚的自信和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