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谢,皆是诗。
一朝春来,群芳吐蕾。
一朝春去,飞花漫天。
一个春去春来,花儿们经过了短暂的一生,从含苞待放到花满枝头,最后随风而逝,化作人们对春天美好的回忆。
今年花落,明年一样会再开,只是那时的花朵与今日不同了,那时与你一同看花的人,与今日还会是同一个人吗?
心头的人儿配上娇艳的花朵,是如何一番令人爽心悦目的景象?这一点崔护在很早以前就告诉了我们:“人面桃花相映红。”
花开的美景,是令人心醉的;心上人的侧颜,是令人神迷的。美人赏花,本身就是一副绝美的画作。尤其那些身处喧嚣之外的野花,更是如此。
幽兰也好、海棠也罢,若是成群结队排在一起,看着反而没了兴致。恰就是那孤零零的一株,在深山幽谷中凌风绽放,更让人觉得它们娇媚而尊贵。
一朵花开了,就要有人去赏,虽然对于花来说,有没有人看见无关紧要,可对于人来说,能不能赏到,恰是花的价值所在。但赏花之人不宜多,盖因阳春白雪和者寡。
再美的花朵,若是被无数的人围在下面指指点点,让那花下一片嘈杂纷乱,也就显得没那么美了。
这不仅是心境,也是气品,所谓雅致一定不是普罗大众的,雅致虽不至于被束之高阁,却也要有很高的门槛。
所以相比花园里的花朵,人们更欣赏山涧空谷中的芬芳,因为那里人迹罕至,那里的条件天然就能刷掉一批下里巴人。
花如此,人亦如是。
一个人对心上人的欣赏,一定是独一而自私的。那是金屋藏娇式的欣赏,是把心爱的人藏起来,让世间都无法找到的欣赏。
如北齐后主高纬那般“大度”,让自己的爱妃上演“玉体横陈”闹剧的事情,只怕也是千百年来绝无仅有的。
因为爱,从来都是自私的,无论对物、还是对人,喜欢多愿意分享,而爱常常占有,正是这样的占有欲,让人们无数次体会到了独属于自己的雅致与快乐。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花开时,人人艳羡,处处追逐,恨不得将花采回家去,让它永远在自己面前盛开才好。
可等到了花谢时,又有多少人能继续欣赏、或是惋惜它的逝去?花终究是个物件,谢了,那丢了便好。
因为花谢还会再开,春去还会再来,这是世间永恒不变的道理,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轮回。
可时间不会回溯,曾经无法追逐。那些过去了的,就再也回不来了,即便花儿再开,也不是今日将谢的春红。
对花,人们没有那么切身的体会,可对人,却有着深刻的感伤。因为人去了,很可能就不会再归。
人不是花朵,不是随着季节和时间的轮回,便能够每每回到原地的奇迹。
崔护在感叹了“人面桃花相映红”之后,会继续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曾经的人不在了,空有桃花又能如何?正因为今日的桃花不是昔日的桃花,所以今日的花下,已经没有那让人心心念念的“人面”。
缘分像云,聚散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相信着永不分离的人就要天各一方了。
世上分别万千,唯独来年的花期从不爽约,再见花朵时没了曾经的共赏,心中反而多了一丝落寞。
人和人的分别,终究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很多人想去追逐,却终究没有机会——尘世间牵绊太多,多得是不能顺遂人意的事情。
花开多人捧,花谢少人追。世上太多的锦上添花,唯独少了一些雪中送炭。
既然那么多的事情,我们无法插手。既然那么多的聚散,我们不能改变。
那不如,让心思沉静下来,不要想那么多不可为之事,去做一些简单的、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例如等待。人们大多讨厌等待,但等待却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在每年都会开的花朵下面,净静等待,虽然过程难熬,若是结果能开花,也是一个美妙的故事。
每一年的花都不同,不断变化的花朵,恰如人一般,最后等来的人,还是你记忆中的那位吗?
时光一定在他身上刻下了不同的痕迹,他依然是他,他却也不再是他。
但就如每年都要去赏花一般,即便不再相同,那再见的一刻也是值得铭记的。
时光带给了我们不同,可就像花朵年年相似一般,你等待的人无论如何变化,他的本质依旧是他,是那个值得你一直等待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