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和服从倾向

在小学教书,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特别厉害的老师,班级成绩的平均分要高出许多。这里的厉害指的是很凶,学生畏惧。

我对孩子很宽容,尤其是近年来,表现特别明显。所以,我经常对着不听话的孩子说:“难道你非要老师打你一顿,你才觉得日子好过吗?才会好好去做吗?”可是,我依然不动手。有些孩子的毛病总是改不了。

当读到“科尔伯格道德推理的6个阶段”时,我有点明白了。这个理论中指出,4-10岁,属于前习俗道德时期,具有惩罚和服从倾向。儿童会忽视行为的动机,只关注外在的形式(谎言的大小)或结果(人身受伤害的程度)。所以,我极大降低惩罚的力度,对于低中段的孩子并不是符合心理学发展规律的。

同时,我发现这并不是一定的。

班里有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生气。我给他比喻成气球。一遇到点点不顺心的事,他便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自己和自己较劲。两个拳头捏得紧紧地,低着头,发出“哼哼”的声音。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自己打气。眼看着“气球”越来越大,这时,只要有人看他,那就会惹火烧身。

所以,每次他一生气,同学们都绕道走。有调皮的男孩子指指点点,必定招来一轮新的“战斗”。

有这样情绪外显厉害的孩子还有一个。这个孩子是一遇到事情就嚎啕大哭。任凭你怎么问,怎么说,他是不会搭理你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家长也直接交代我了,该打时,你就打,我们并不护短。他这脾气就服打。可是你会发现,这时候的孩子,越打气球越容易被吹得更大。或者是表面上服气了,但是很小的事情又会再一次引爆。

三年级的孩子对于情绪的了解并不是特别多,自然就谈不上管理自己的情绪了。恰好,有了《头脑特工队》这一部电影。抽了一个时间,给孩子们放映了这部影片。孩子们看完影片之后,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们说出住在自己身体里的情绪。让孩子借助影片感受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所以,当这个孩子又一次被自己惹生气之后,我只是告诉他:“你现在正在被怒怒控制,难道你就这么心甘情愿被怒怒控制吗?”这样很有效果,孩子把自己从愤怒的状态中走出来所需的时间在明显地缩短。而且,气球也没那么容易就达到极限。

学习了科尔伯格道德推理理论的时候,我也想,或许是孩子把这种行为带来的感受与惩罚进行了对等替代,并不是我想象的他懂得了要去掌控自己的情绪。

觉得这样想一想还是很有意思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