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pu是如何走上投资这条“不归路”的
今天A股港股都不开市,聊点别的。
倒回十年以前,老pu是绝对想不到会走上投资这条“不归路”,而且已经走了七年之久。对老pu投资经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倒回去看看《老pu投资经历》这篇“创刊号”。
之所以说是“不归路”,是因为老pu笃定将投资作为毕生的事业。只要股市不关门,就没有散场的那一天。
其实老pu本科的专业是生物学,和投资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在老pu(当年还是小pu)高考的那个年代,被“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这句话洗脑,然后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毅然决然将生物作为第一志愿。
以老pu的高考分数,除了清华北大,去哪个学校都没什么问题,无非是选什么专业的问题。生物学也确实够热门,直接反映在录取分数上,生物的录取分数会比其他学科高一大截。
本科四年过的很快,老pu实在还是对生物爱不起来。毕业那年,和很多同龄人一样,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继续读博还是转行?
老pu选了第二个选项——转行金融。
之所以选择金融,一是当时金融确实很热。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老pu在本科时就开始广泛涉猎金融类的书籍,相比于生物,老pu对经济、金融更感兴趣。
这其实是一条更加艰难的路。首先必须要花很长时间来弥补“失去的四年”,与普通金融本科生专业的差距;其次还存在申请学校的问题,毕竟是跨行,难度上会更大;最后还有一个时间成本的问题,即有可能在最宝贵的年龄面临待业的困境。
好在幸运的申请到了欧洲一所老牌大学的金融学研究生,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就是留学、回国、找工作等等顺理成章的事情。
国外留学的经历打开了老pu的视野。其实回到几年前,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国内还没有现在这样的普及度,但在海外早已流行了几十年。这几十年诞生了无数的投资大师,老pu有幸能离他们更近一些,对老pu投资理念的形成有相当大的帮助。
过后老pu也时常会想,本科的经历带给了我些什么?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思维模式。
理工科背景的人,在逻辑思维能力、逻辑的严谨性上得到了专业的训练,惯常用理性思维来看待问题。这种思维模式可以帮助老pu在投资中尽量不让情绪去主导投资。
其实很多顶尖的投资人往往也不是科班出身。比如文艺复兴的创始人——吉姆西蒙斯在做量化投资之前,就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战胜一切市场》这本书)。高毅明星基金经理冯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娃哈哈做销售。
所有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毕竟金融知识的欠缺可以后天靠努力弥补,而思维模式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
有没有人想过,老pu为什么给公众号取名叫“野生分析”?
“野生”实为自嘲,“分析”才是核心!
而且老pu会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比如之前分析过的阳光电源、派能科技等等,老pu既能看到它们的投资亮点,也能看到它们的问题在哪儿。
芒格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如果你不能比别人更好的反驳自己的观点,那么你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
这也是为什么后台经常有类似于“A公司现在能不能买?”的留言,老pu一般都不怎么想回答,因为问这种问题的只想获得一个yes or no的答案,却忽略了分析的过程才是重要的。
须知道投资是个过程,不是结果。说到底,它是一场基于概率学的无限期重复博弈,博弈中没有答案,有的只是相机抉择。
就像昨天我说的,如果从投资中,只获得了知识的积累,却并无分析能力的提升。那么,韭菜老了,还是韭菜。
最后再提一下创立此号的初衷,一方面是记录投资轨迹,分享投资心得;更为重要的是,老pu笃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关注本号的投资人虽来自天南地北,却各有所长,老pu期待与你思维的碰撞。
与老pu同行,投资路上不孤单。
长按关注野生分析老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