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过后的空泛
按照老家的习惯,除夕夜是要守岁的,父母在,当然我也不例外。所谓守岁,不过是不睡觉,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娱乐谈心,等到天明。
天还没亮,爆竹声、鸡叫声响成一片。
拿起手机,看到几百条祝福短信,一句一句温馨的祝福语,甚感人情温暖,天下太平。一一回将过去,无不真心诚意。无意间翻阅朋友圈转载的呦呦鹿鸣的一篇东西,名字叫《把日子过成段子——<甘柴劣火>写作过程完整汇报:拱卒声轻》。嘿,又是关于甘柴劣火的,顿觉眼睛一亮,仔细阅读起来,文章虽然有点长,但我却认真地没有放过一个字,心情随之跌宕起伏。又是一篇论战文。
呦呦鹿鸣与财新的论战就是因为一篇《甘柴劣火》而引燃,且有熊熊之势,甚是奇怪。不过倒也有趣,火借风势,风随火威,交替着刷屏,牵扯着读者的心。看来劣火不劣,劣的是人心,劣的是低级的维权,劣的是红着眼睛盯着利益。风吹芦苇草,好看自飘逸。
第一次看到《甘柴劣火》我就忍不住点了赞,打赏了钱。可以借用其中的一个词叫“拍案而起”,我有那种感觉。没有人逼我,我也不是傻逼,千金难买愿意。虽然王三运倒了,火荣贵也倒了,中间那些利害关系不是真的像没倒之前那么危险,不像张永生当初那么艰难险阻,也没有像张永生那种受尽委屈,但能把虽然已经过去了的险事的过中原委说出来串起来分享一二,也不失为一篇得力的好文。至于亮点看点,其实不用说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是一个典型的“一根筋”的理科生,文字修养不够,处世情才也不够,没资格做记者,倒也有不少的记者朋友。本来就知道一些他们的工作不易,也常关注关于掠记者事件,像天津爆炸案采访、凉山悬崖村采访、武威消防案采访这些,虽然远在天边,似乎近在眼前,当然也包括近在眼前的多年前贵阳的那次倒房采访记者被阻那样的“小事儿”。关注记者的生活与行为,这与我曾经的经历不无关系,曾经那次为了保住保护区几乎走投无路的经历,差一点就动用了记者这个“重要资源”,不过最后还是我自己认熊,事情处理好了,也就缄口不言,没让任何人发任何消息。因此我知道记者资源的可贵。当然鱼龙混杂,也有一些摇旗呐喊吃得香的记者,我也不讨厌他们,都要活下去,都要混口饭吃,何必去揭他们的短?不过不包括那些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者,那些出卖了良心的人不值得原谅,他们只有躯壳,原不原谅似乎也无所谓。
只是不解的是这次呦呦鹿鸣与财新为何要打得如此激烈,从言语批评到剑拔弩张,每段文字中都闻到了火药味之浓。吹毛求疵也好,事实根据也吧,只是觉得“相煎何太急?”对于读者来说,也许更多的是关心新闻的内容,而不是新闻的来路。关心的是真不真实,而不是文字的华不华丽。本来就已经有些娱乐至死的风气,来一点真实,换一换口味,也许,良药苦口。大媒体也好,自媒体也罢,如果真的令人喜欢,敢真直言,就是群众之福,国家之幸。
此时想起了普利策的那段话:“我们的国家与报业休戚相关,升沉与共。报业必须具有能力,大公无私,训练有素,深知公理并有维护公理的勇气,才能保障社会道德。”放在这里,不算抄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