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必读:解析高考超水平发挥八大技巧

2012年高考在即,为了帮助2012届的高三考生们更好的准备高考,

  高三生必读:解析高考超水平发挥八大技巧

  1.不要急于做题
  发下试卷,先不要急着翻看考题,应先检查试卷,再认真填写准考证号码、姓名等内容,并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和提示,务必把题设条件看清楚后再动笔。有些考生为了图快,还没有理解题意,弄清条件,就急于作答,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
  2.答题应遵循先易后难原则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把最无把握的和暂时不会做的题目放到最后时间里去做,该放弃的题目就要放弃,千万不要因为一两道选择题做不出来就乱了方寸。最后的两三道题一般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有所选择,扬长避短,先做熟悉的,将有限的时间用来得分,难题则能做多少算多少,争取将其中较容易的“分”拿到手。
  3.仔细检查计算题的计算过程
  仔细检查计算题的计算过程,防止因计算步骤上的不小心而造成的错误.建议考生在解题时要一步步进行,不要“跳步”。对拿不准的题目首先要在心理上沉住气;看到新题或比较陌生的题时千万不要慌张,根据题目要求一步步推理。
  4.草稿纸使用要得当
  草稿纸的使用要得当,草稿纸一般每科只发一张,演算时要合理布局便于检查。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道道挨着往下写,步骤清晰。
  5.边做题边涂答题卡
  做选择题时要立即涂答题卡,做一题,涂一题,不要错位,防止最后一两道题冥思苦想而忘了时间,到考试结束时再想涂就没有时间了。

准高三生:调节好情绪 复习更高效

  与高一、高二不同,高三的学习将呈现快节奏、高频次的特点。面对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高三学生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刚刚进入高三没几天,但已经有不少学生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高考压力。(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梦瑶)
  学生心态:一想到上高三就很烦

  虽然高三生活刚刚拉开序幕,对于17岁的海师附中高三学生陈琦来说,却已早早陷入焦虑中。“压力本来就大,爸妈还总爱在我旁边唠叨,真的完全不想搭理人。”
  和陈琦一样处境的高三学生不在少数,早自习一开始,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的小瞿就坐在书桌前准备背诵高考英语词汇。“英语单词一直是我的短板,所以要多读多背巩固语法。”
  尽管每天都看书,可实际上她的复习效率却并不高。“我是属于一个单词要背十分钟才能记住的那种人,本来背单词就慢,再加上一想已经高三了,心情更是烦躁,动不动就开小差,早自习下来真的背不了几个单词。”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导致信心下降、压力更大,这也让小瞿的情绪陷入恶性循环。
  老师建议:强化弱项 制定学习计划

  虽然学生们刚刚才进入高三,可来年高考的战鼓却已然敲响。那么,如何面对紧张又忙碌的高三生活呢?
  通常而言,高考复习分为三轮,各阶段的显性特征如下:一轮做题打基础,二轮专题理思路,三轮做卷提分数。“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从现在开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显得尤为重要。”海南华侨中学老师李国辉建议,进入复习阶段后,每位高三学生都应该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比如哪些科目、哪些章节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那么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可以适当多花些精力和时间、多想一些办法将弱项变强,有针对性地做题,这样有利于保持整体平衡。
 高三学生可以对高一、高二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扫描,找出自己哪一部分知识比较薄弱,哪类题型失分较多,并弄懂原来含糊不清、一知半解的部分,这样在实施下一步学习计划时才会“有的放矢”。“进入第一轮复习后,某些同学存在误区,认为做题越多越好,盲目地搞'题海战术’,其实这样未必收到很好的效果,甚至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李国辉强调。
  医生支招:劳逸结合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繁杂的知识点千头万绪,又找不出自身的薄弱点,高考复习到底该如何入手?眼看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也有一些学生的心态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自信心大打折扣、备考冲劲不足等等。
  “面对高考,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长期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崔建华老师看来,对考试结果的过高期待、对考试失败的过分担忧、对考试目的的认知偏差及对失败经历的挥之不去,都会导致考生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高三学生的很大一部分心理负担还来自于父母。“许多考生父母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不善于去引导和缓解孩子的不安情绪。这时候家长应该调适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冷静、沉着的心态去鼓励和支持孩子,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谈及与学习、高考相关的事,以免显得过度紧张,因为这种情绪信号传递给孩子的是加倍的不安和焦虑。”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康延海强调。
  除了家长“不帮倒忙”外,高三学生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呢?康延海指出,长时间的高压状态会让人进入紊乱的大脑思维模式,适当的锻炼不仅有利于高三生们消除疲劳,而且还能帮助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整体上会使复习更有成效。“从以往的临床咨询个例来看,许多获得优秀成绩的高考学生在紧张备战时,都会主动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