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是一次破茧成蝶之旅
最近的诸多事情交结在一起,身体、思想、情感、环境,各种各样的打击邀约着向我袭来,让自己近乎要崩溃,沦入所谓“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境地。
虽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志,然处于肉食者与平民之间,总之多了若干顾虑。诸事都有过程,当进退两难时,往侧面寻一暂时之所,冷静一些思绪,也许另有转机。这不是逃避之法,而是缓兵之计,为重压找一个出口,兴许能给自己一个喘息之机。
尽管有误了飞机后的改签之苦,尽管路途遥远,承受一路奔波,总会在陌生与疲惫中将烦恼暂时抹去,像是要抽丝剥茧,然后破茧成蝶。
感谢朋友的邀请,让我有机会走进昆嵛山的大自然,而且是一片“半仙半道半人间”的圣地。其实不一定地方要有多好,只要回到自然之中,就似乎找到了生活的信心。
昆嵛山横亘于烟台与威海之间,是烟台境内的最高山。若是论高度,在中国实在算不得什么,主峰泰礴顶海拔不过923米。但对于一座近海的山,相对的是海平面,让人平添巍峨耸立、万仞钻天之雄伟。加之峰峦绵延,林深谷幽,配以参天古木、清泉飞瀑、奇石绝壁、雾绕光影,倒也小家碧玉,别样风景,自带几分仙气。
难怪早在春秋时期,秦始皇曾先后三次东巡昆嵛山,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汉武帝再步后尘,亲入昆嵛山腹地,欲觅不老之术。终究一场空梦,难逃一堆白骨。
难怪王重阳要从陕西咸阳来这里修仙,创立了全真教,培养了丘处机。
难怪麻姑大仙在这里修道成仙,有了今天的“昆嵛”之名。就连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蓬莱、方丈、瀛州都是由昆嵛山山脉延伸出来的,自然称昆嵛山为“海上诸山之祖”实不为过。因此自隋唐以来,昆嵛山便寺观林立,洞庵毗连,香火缭绕,朝暮不断。今天仍然存在有无染寺、烟霞洞等遗址,那些晋魏时期在崖壁上留下的佛龛依旧传递着高深与神秘的气息。
不为求仙修道,不为成佛得慧,不过求一时安心,得几分宁静思考。
这里的天亮得很早,似乎与家乡相差了两个时区,早上四已经可以看到天光,远方的山石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的,或有几丝水雾从河谷腾起,真就有了几分仙气。不愿意在床上辗转反侧,爬起来胡乱地洗漱一下,走出房间,空过大片的果园,向山上走去。愿意耗尽全部的力气,从早到晚,像是也要化茧成蝶。所以每天可以在山里待到晚上十一二点,看月上梢头,看云卷云舒。
尽管环境陌生,一旦进入到大自然,似乎又找回了生的活力。愿意听听鸟叫虫鸣,愿意看看自然的风景,宁在人少的小道上漫步,甚至愿意坐在森林中,任由微风吹,任由落叶黄,任由各种各样的虫子在眼前飞舞,总归少了烦躁,少了许多的奢望,让自己有一份安静的心灵,去沉淀那些往来是非。
逃避也好,回避也罢,即便是在走头无路,热爱自然是真实的情感。似乎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也许余生只有回到自然才会得到安宁。不需要太多的风景,即使看到残墙断壁,即使看到褪去的残云,或是坐坐坚石,淋淋寒雨,叹一声天高云淡,感受一次水上春天,也是一种惬意。
这一切似乎司空见惯的东西,但从来就没有疲惫,只有伴着这些大自然的声音,似乎重新找到了自己。太多的路走弯过,太多的事做错过,毕竟,还是会过去,都会过去。只不过不知道还会走多远。
在自然中感受天机,接受那些失望后的空明,回味那些没有真谛的真谛,也许,在无意义中完成了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