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锣鼓:高拨子摇板的开法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剧锣鼓:高拨子摇板的开法

高拨子摇板有两种,一种是单扦领的,和西皮、二黄摇板一样,用闪锤,凤点头等都可以开,鼓套子也一样。

另一种与一般的摇板打法完全不同。它用双扦领并打双扦套子,像这种高拨子摇板则最具本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任何别的摇板。

开高拨子摇板的锣经是从河北梆子借用来的,基本上专用,在其他场合不用。

一种是三锣。

过门也可以简化。

双扦的套子在这类摇板中十分灵活,它一般以两小节为一个基本单位。如:嘟 拉八,大八大八 拉八,大八乙八,大嘟 拉八等,可以打出许多种花样并形成许多种排列组合方式。

还有一种开高拨子摇板的锣经名为梆子穗。

这个锣经很有意思,它的末锣是在后半拍上,因此要求打击乐,尤其是大锣要非常熟练。节奏稍有不稳就容易影响到下面的过门。因为这个锣经一般都打得很快,司鼓者不可能每下都领清楚。

锣经打完之后,胡琴空一拍才进入,这里由广东板打“各”,(广东板从锣响就开始打)作为末一下大锣重音不在重拍上的补充,成为一种习惯。

(本文内容编辑中得到了刘训毅、刘利峰二位老师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杨晓辉,男,1949年出生,上海市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奏员。1961年考入京中国戏曲学较,1969年毕业,专业司鼓。1969年—1971年,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得到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吴式锴等老师的教授。为后来的音乐创作打下了重要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