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为什么巴菲特的选股最高宗旨是“可持续竞争优势”?
戴着概率眼镜不容易,你会在各种各样的状况中发现,身边到处是不懂概率、不懂随机性的傻瓜,执着于自己可怜认知中的那些假象。 ——坤鹏论
因为聪明人总想着靠聪明赚钱,但股票投资偏偏是个靠智慧才能赢的行当。
可以肯定的是,真正智慧的人永远凤毛麟角,因为股市410年,它的八赔一平一赚基本比率没变。
巴菲特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智慧超群。
他总是在用简单来对付复杂, 用通俗来应对所谓的高深。
而这背后深藏的支撑基石就是那个“大道至简”。
一、老手知道规则,大师知道规则后面的真义
卡拉曼曾指出,一般投资人只是知晓了基本的公式或规则,或者肤浅的表面知识,但对他们所做之事并未真正通晓。
要想跨越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得长期成功,仅仅捧着一些规则和公式远远不够。
投资世界变化太快。
因此,成功的关键是理解规则背后的基本原因,以便彻底理解为什么不照规则就会碰壁。
这个世界上,老手知道规则,大师知道规则后面的真义。
昨天,坤鹏论在《学会这三个专业知识 就能超越90%的投资者》中讲了,投资者必须要会和懂复利、概率论和回归平均值。
如果你对它们有深入理解后,再去观察和思考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巴菲特的能力圈、巴菲特的长期持有、巴菲特的套利……
最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不无处处暗合这三个专业知识,甚至不夸张地讲,这三个专业知识在巴菲特投资哲学的理论基石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就是规则后面的真义!
今天,坤鹏论就来讲讲,三个专业知识如何“逼着”巴菲特不得不将能力圈缩到快消品和金融行业。
二、最怕自己不行,以为别人都不行
之前有朋友说,巴菲特是股神,怎么吹都行。
什么神奇公式、什么概率、什么计算数学期望值,都是你们编的吧!
且不说,巴菲特神奇公式的指标,他自己没少讲,他的儿媳妇还写进了《巴菲特教你读财报》一书。
而概率和计算数学期望值,他也没少讲过,特别是在其套利投资中,比如:
“我的工作就是评估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盈亏比例。”
“我们所要做的全部就是,将盈利概率乘上可能盈利的数量,减去亏损的概率乘上可能亏损的数量。”
“如果我遇到一个机会,有90%的可能赚3美元,同时有10%的可能亏9美元,那么2.70美元减去0.90美元,从数学上看,我还有1.80美元的赚头。”
他一生最亲密的伙伴——芒格,还将概率、复利、回归平均值等写进了自己的书里。
并明确表示,他和巴菲特一直都在严格遵循,甚至直接举例如何进行计算。
而且,巴菲特从小就是数学天才,青年时代更是经常在图书馆博览群书,之后在看到《聪明的投资者》一书后,马上觉醒,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投资策略,然后,直接拜在格雷厄姆门下。
格雷厄姆更是数学奇才,概括地讲,他的投资策略的核心就是精算概率。
而且,人家在概率方面的造诣之深,就连当年的保险精算师都要将其视为崇拜对象。
想想看,巴菲特作为亲传弟子,甚至被格雷厄姆视为本派最好的衣钵传人,不精通概率?那才叫扯呢!
自己看书少,见识短,就武断地认为别人都不明白。
这是许多人惯常的思维方式。
当一个人无法理解高于自己素质和水平的事时,总不愿意承认是自己不行,甚至非得往歪的偏的地方阴谋论。
如果想让自己未来不断升级,最关键的就是改掉这种以己度人的臭毛病。
不要像笑话里说的,你是樵夫,就认为皇帝用金斧头砍柴或是躺在龙床上吃窝窝头,你穷,就以为富人天天猪肉炖粉条,可劲儿造!
话说回来了,就连资质平平的坤鹏论在学习后,都能恍然大悟,巴菲特那样的牛人,近90岁的高龄,再有个西海岸哲学家、具有100种思维模型、已经近妖的智者芒格辅佐,不明白才是怪事。
再不信,那就去找几本巴菲特和芒格的书好好看看!
三、“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巴菲特选股的最高宗旨
坤鹏论请大家特别注意,“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巴菲特挑选企业的最高宗旨。
你可以在许多关于他的图书中看到这个词。
而巴菲特也在致股东的信以及其他场合不断言及。
不过,真正将其明确地总结出来的很少。
今天,坤鹏论可以100%肯定地告诉你:
不管是读财报,还是考察企业管理层,巴菲特一直坚持拿着这把“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尺子量企业。
“可持续竞争优势”这么简单的一个词,却是巴菲特至少综合了复利、概率、回归平均值三大专业知识,以及在投资实践中得出的递进式推导结果。
为什么坤鹏论会这样讲,让我们一起往下分析。
四、复利对巴菲特的启迪
首先,复利是巴菲特从小明白的财富法则。
正复利很牛,负复利更狠,这个只要会Excel就能算出来。
所以,巴菲特深刻地懂得,复利法则下,超高收益不是重点,正复利和时间才是关键。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从来不刻意追求超高收益,而是谨小慎微地保证让自己的投资回报率最大可能地处于正复利。
深谙复利法则的巴菲特自然也明白,一直保持高复利那就是个天方夜谭,高复利与长周期在现实中根本不可兼得。
最理想的投资就是初期高复利,后面是稳健但极强的持续性。
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高是好,但高往往也意味着不胜寒,蹦的越高,摔落(衰落)的概率越大。
复利的第一关键不是收益率,而是能够持续的时间。
所以,他直接选择放弃企业前半场的高,甘心地选择后半场的稳健和持续性。
当然,最关键的是,巴菲特从复利法则中学会了投资的最高境界——等待。
坤鹏论认为,所谓的投资大神,真不是他们获得了神秘的天启,只不过是忠诚于复利并永远践行罢了。
“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找到湿湿的雪和长长的坡。”
具体到企业的选择,湿湿的雪就是“竞争优势”,长长的坡则是“可持续”。
五、关键还在概率
1.概率是风险的数学语言,是投资的本质
接着,让我们再从概率的角度看巴菲特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重温一下要点:概率是风险的数学语言。
金融的核心是风险,钱投出去简单,关键是能不能收得回来。
所以,投资就是风险的游戏,也就是概率的游戏,这是本质!
而牛人做事都是先抓本质,然后所有操作都紧紧团结在本质周围,坚定地不跑偏。
那么,投资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始终关注概率,也就是风险。
所以,投资大师都认同风险,也就是认同概率,永远相信风险的存在。
他们会首先确定自己的风险策略。
比如:巴菲特的控制风险,索罗斯的管理风险,格雷厄姆的精算风险。
2.“可持续竞争优势”保证企业最大的确定性
巴菲特选择了顺势而为,也就是既然风险永存,那就是尽最大可能控制和降低风险,提高自己的胜率。
大部分事掰开来揉碎了,最后都会分解成两大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确定性,可控,一部分是不确定性,不可控。
确定性部分因为可控,所以它们可以转化为胜率,不确定性部分因为不可控,所以它们永远是风险,是赔率。
而巴菲特只关心确定性,从不Care不确定性。
就像他一再强调自己从来不预测,他坚信未来是不确定性的。
所以,他明确表示,不听不读不信宏观经济预测,那全毫无道理;就算美联储主席和美国佬财政部长都悄悄告诉他未来的具体举措,他仍然选择无动于衷,不改变他的任何投资决策。
可以说,巴菲特的竭尽全力都集中在了将确定性做到极致。
当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不会都明示在表面,显而易见。
所以,巴菲特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抽丝剥茧,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门别类整理出来。
这就是他为什么每天花大量的时间读财报,读报刊,打电话聊天搜集信息。
对于投资来说,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最大确定性地保证,投资它可以在未来获益呢?
从实锤上讲,自然是过去赚钱,现在依然赚钱的企业。
从概率上讲,上面这样的企业在未来继续赚钱的概率会高。
当然,这还不够让巴菲特踏实,也就是确定性还不够强。
于是,他进一步加大筛选条件,不断一道一道地巩固确定性。
第一,过去赚钱的时间越长,说明企业的经营能力越强,所以,巴菲特看财报一看就是过去10年。
第二,过去和现在赚钱的能力越强,说明企业必然有着超出同行的特殊优势。
巴菲特据此设定了“连续10年毛利率>40%”、“连续10年净利润率>20%”、“连续10年ROE>20%”、“债务股权比率<0.8”、“净利润用于资本开支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下可以候选,保持低于25%,优选”等严苛条件。
而这些条件,倒逼着巴菲特最终聚焦在了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之上:
一,连续10年——意味着企业过去在持续不停地赚钱。
二,连续10年——意味着企业做的生意不太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筛来筛去,也只有吃喝拉撒睡相关的生意,因为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离了谁,都离不开它们,这样的生意可以做几辈子,而它们主要集中在消费品行业,最好的则汇聚于其中的快速消费品分类。
而周期性企业基本不符合此标准。
三,几个>和<——意味着企业有着强大的定价权,也就是行业很高的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保持着卓尔不群的毛利率、利润率和ROE。
结果,将上面这些条件一总结,最终就是那七个字——可持续竞争优势!
这就是巴菲特对企业可确定性的最高标准。
3.价格算来算去,还是“可持续竞争优势”
过去赚钱的时间长、过去和现在赚钱能力强,这两关通过,还没完。
接下来就是重要的购买价格,它关系着未来的收益,买贵了,有可能亏,或是赚得少。
它便是格雷厄姆教给巴菲特最重要的一点——安全边际,而安全边际完全依附于价格,出价决定了投资安全。
那么,如何来保证价格的确定性呢?
尽管估值方法百花齐放,巴菲特坚持认为只有自由现金流量折现估值,才是最科学的估值方法,是能确定股票价值的唯一正确方法。
但是,巴菲特也不否认,这个方法的计算公式中变量实在有点多,大部分要靠经验预估,因此算出来的结果也千差万别,“就算是芒格和我也会是这样”。
怎么办?
巴菲特牢记初心,他应对风险的初心就是把确定性做到极致。
当他从价格的确定性、自由现金流量折现的准确性去选择企业时,最终必然要归纳为以下三个重要条件:
第一,不太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年年都能获得比较平稳的利润;
第二,存活的时间要尽量长,既能算得准,又能享受更长时间的复利;
第三,资产投入少,不需要大的研发投入,也不用隔三年差五年对设备更新换代,这些不仅占用股东权益,而且使得未来自由现金流难以预测。
可以说,正是基于以上三个条件,巴菲特又被“限制”在了“可持续竞争优势”,最符合这七个字的结果还是消费类的快速消费型企业。
而且,为了进一步加强确定性,巴菲特还为“可持续竞争优势”加上了其他苛刻的衡量条件,比如:具备宽广护城河,最好处于垄断地位,轻资产,资本支出少,管理层给力等。
也就是说,巴菲特为了保证能够更加精准地算出自由现金流量折现,不管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事实是,他的能力圈一缩再缩。
正如他总爱引用的那句来自凯恩斯的话:我宁愿对的迷迷糊糊,也不愿错的清清楚楚。
因为只有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其未来自由现金流才相对稳定,这样得出的估值才能“模糊的准确”。
六、复利和概率让巴菲特只能这样选
综上可以看出,巴菲特的选择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专业知识的倒逼与支撑,以及投资实践的验证。
正如前面所阐述,不管用复利思维还是风险角度考察企业本身,以及计算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最后的胜出者都是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快消品企业。
而巴菲特另一重要持有行业就是金融。
这个也不难理解,快消品行业人们永远离不了,不管经济好,还是经济坏,但是,在现代社会,哪一样事情能够离得开钱!
金钱永远不眠,金融几乎是最暴利的合法行业,甚至没有之一。
就像戴维斯家族第二代的谢尔比所说,金融股大部分都是隐形成长股,虽然没有科技股那样的快速增长,但回报相当喜人。
七、用等待和时间破解随机和运气
概率总有胜率和赔率,也就是不管你赢的概率有多高,永远都存在着输的概率。
甚至,还有概率论都不得不承认、也无法解释的随机性与运气。
这么简单的道理,巴菲特自然更加明白,他就曾说过不少关于运气和随机性的名言。
他坚持少动少犯错,因为,选择和决定越多,错的概率会越多,随机性越容易频发。
所以,没有机会干脆作壁上观,耐心地等待好球进入自己的甜蜜区。
如果在大概率的赢面下还错了,巴菲特从来都是坦然接受,毫不避讳,立即改正,防止错误放大。
除此之外,巴菲特最主要用长期持有,用时间,来消除随机性。
随机性,谁也治不了,唯有时间是良药。
那么,对于企业也一样,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意味着活得长、活得久。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什么比真正的实力更能抵抗随机性。
一身浩然正气,何惧魑魅魍魉!
正应了中国农谚所说的:身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
就像芒格所劝诫的,想要得到什么,最好的办法永远是让自己先配得上。
八、指标中直接体现了回归平均值
回归平均值法则告诉我们,不管曾经增长有多猛,顶级企业的长期增长率只在20%左右打转。
这样一看,巴菲特神奇公式中利润率>20%、ROE>20%这两条,完全是对回归平均值法则的尊重。
同样,这证明了,他长达近70年的投资实践也验证了回归平均值法则的存在。
所以,巴菲特才会说:“我们通常只专注在分析个别公司的价值,很少去管整个股市的高低,至于要预测股市下礼拜、下个月或是明年会怎样,那更是不敢想。实际上股市通常会有好长一段时间偏离其实际的价值,虽然总有一天一切还是会回归基本面。”
也正是尊重回归平均值,巴菲特在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率后,就会在致股东的信中一再重申,这样的高回报率不会持久。
同样,也正是尊重回归平均值,巴菲特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研究企业之上。
因为,回归平均值法则告诉我们,条件和事情不强相关,或者说,条件与事情的相关系数很低,并非紧紧围绕事情的本质,因它而产生的结果不管有多疯狂,最终都要被打回原形;反之,则不太会受该法则的束缚。
那么,股票的本质是股不是票,股价的真正提升与企业实打实的业绩强相关,与市场的情绪、与所谓的科技啦、概念啦、风口啦……不强相关,所以,被情绪、炒作抬起来的股价,不管有多高,最终都会跌下来。
就像巴菲特所说:“短期来看,会发生许多奇迹,比如说市盈率,比如说玩弄会计账目等。但最终你不会得到高于企业本身成长的价值。”
而企业业绩的本质是赚钱,一不靠吹,二不靠借,而只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强相关,所以,巴菲特才会以“可持续竞争优势”为衡量尺度,并将企业管理者也放入衡量标准中严格地过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