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机器人”作文 一篇作文评改引发的思考
如果我告诉你,在批改作文时一评、二评试卷一万多份,三评试卷却不到300份,四评试卷仅有10余份。你会觉得奇怪吗?
如果我告诉你,这份试卷的作文题是学生之前从未遇到过的带有情境的话题作文,很多学生把征文主题直接当成作文题目,你会觉得奇怪吗?
如果我告诉你,阅卷老师(我)整个阅卷过程中都像是在看同一类型的内容、都在读同一类型的文字表达,你会觉得奇怪吗?
如果我告诉你,上一次的命题作文的批改有五评、六评、七评甚至八评,而本次话题作文却连一份五评作文都没有,你会觉得奇怪吗?
这让我想到了刚刚批阅的试卷里的作文。
很多学生的作文就像是“机器人”一般,堆砌了很多自己知道的东西,却没能把作文“创造性”的特点体现出来。主要体现在“题目”和“内容”两个方面。
关于此作文的分析,在《化大为小 热点聚焦》一文里有详细的介绍。此处还要补充的是本次作文是把学生安放到了一个“情境”里,读者期待的是在读学生的作文时能有身临其境之感。
但从批阅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如预期的好,至少我批阅的部分没有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问题显而易见。
那就是所有阅卷老师给的分数几乎都是有效分,这并不是说阅卷老师的水平高,要知道这可是作文题的批改啊,作文可是最富创造力、最能体现创新能力、最容易拉开分的题目。可是,得分却是让人感到惊奇。
具体的问题是。
一:题目
文章(作文)的题目像是眼睛,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于文章(作文)来说,题目的作用同样重要。
本次作文的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
A. Ta(她/他/它)改变了我
很显然,这是征文的主题,不是作文的题目。
B.抗疫英雄/爷爷/我的老师
这类题目把重点放在了人物上,与作文的要求不相符。
C.党改变了我/中国共产党
这类题目是很好的扣住了主题要求,可是写起来却很难把握,因为太大太空。
D. 其他类型
……
二:内容
总的来说,本次作文的内容大都雷同,给人的感觉是每一篇作文甚至所有的作文分数都可以在那一个区间里。(因为本次作文的书写分是单独划出来的)
似乎看了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再看时就没有了多大的兴趣。于是乎,每一个批阅作文题的老师都“无精打采”,反正整个阅卷的过程中我像是着了魔,从头至尾脑袋都不清醒(也或者是自身的原因)。
等作文批阅完了帮助其他题组批阅客观题时,很多老师顿时来了精神或许也可以证明。
主要问题体现在:
A.内容大而空泛,如在写到共产党这个主题时,很多同学是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堆砌在了文章里,让人看不到一点新意,都是理论性极高的内容,口号类的文句。试想,初三的孩子对这样的知识懂得多少呢?又能怎么样灵活运用呢?
B.内容不够具体,在写到自己的改变时,很多同学都写到了自己遇到了什么事情,最后得到了什么样的改变,但是中间具体的细节刻画却很少(几乎没有)。
C.内容一流似水,很多作文里的内容就像是一条直线,一下子便可以从头看到了结尾,完全没有可读性而言。
这样的作文如果真的放到了中考里,怎么能得到高分呢?
特别要说明的是,有一部分作文,题目拟的相当有水平,内容也充实具体,表现力很强,但因为没有能抓住主题,出现了跑题的问题。
这里我说的只是我个人的不成熟,不全面的意见,只是说了我看到的本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说实话,整个阅卷过程眼前始终没亮过,我还真没有给几个高分,哪怕组长一直鼓励我们给高分。
我说的很不全面,因为还没有考虑到很多现实的问题,就给自己的说辞找个理由吧!
或许,本次作文在之前的考试中不经常出现,学生刚遇到这种类型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如何表达,不知道如何作文。
或许,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进入情境,只是像以往写命题作文一样在写。要知道,本次作文并不是命题作文,而是带有情境的话题作文。
或许,我们阅卷老师的要求有点高,每个老师都想要看到优秀的作文,都想要看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作文。
至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分析。
A.既然是带有情境话题的作文,那选材必然要根据话题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大的主题,Ta改变了我是征文的主题。需要关注本次征文的大背景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B.可以结合……等重大主题,也可以结合……具体来展现“Ta”对“我”的命运、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改变。
请注意,结合……主题,结合具体的人和事还是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主题下,只是把“大”化作了“小”,让学生有了具体的抓手。
可是,学生们大多只选择了“Ta”对“我”的改变来进行创作,忽略了活动主题。比如只写自己老师/父母/同学/朋友对自己的影响,让自己有所改变。俨然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效果。
C.从小处入手,以小为抓手是作文中以小见大手法的表现,也是适合中学生特点的。
所以,作文的情境创设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背景下,结合…主题(诸多现实且新颖的主题),也可以结合……具体来展现“Ta”对“我”的命运、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改变。
是需要用具体的事情、具体的人改变了“我”的抽象的如命运、生活、思想等方面,是由大到小再到大的过程。
D.拟题要求题目自拟,于是乎很多同学就出现了我上文提到的拟题的问题。这是很多同学没有读懂提示性文字的结果。
以往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生把提示性的文字直接套用到文章的开头,因为那时有设置好的题目(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学生少了拟题这个要求,而这里却要学生自拟题目。
试想,一个连提示性文字都没读懂的学生该如何拟题呢?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语文老师还是要带着学生训练理解此类提示性的文字(语言)。
E.构思及立意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有提到,这里不多赘述。
F.关于话题作文,我认为话题只是引子,但是作文的内容却要和这引子有密切相关的联系。
举个例子,如果让我们来评判一个人好或者不好,难道就仅从他的长相外貌、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来判断吗?那是不是感觉有点只抓住外表而忽略了内在呢?
作文真的是需要创作的,但创作也需要有基础啊!
话题作文的基础便是话题,带有情境的话题作文基础便是把话题放到具体的情境中。
我们真的是把学生练成了“机器人”,所以他们才会像“机器人”一样去作文。
把本来应该创造的作文变成应试里的刷题。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定有很多不到的地方,望各位同仁在一起探讨时也能有自己的想法!谢谢各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