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随笔]黎化丨黎化片言之655
[名家随笔]黎化片言之655
作者:黎化
近期忙于舞台剧目创作,旧作重发——
昨天在微信圈得知:当代文坛最重要的评论家雷达先生,不幸于3月31日去世。悲从心来,好一阵静默。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初涉文坛,是把雷达的评论文章当教科书的。作家班好几个同学亦以和他通信为荣。但我天性疏懒,尽管"但愿一识韩荆州",却从没想去打扰他。
那会儿,雷达在我的仰望里。
2008年初,中国作协和《文艺报》在北京召开我的长篇小说《江海祭》研讨会,评论大腕云集。看到我对面的位牌写的是“雷达”二字时,不由得一阵惊喜。研讨会中途休息半小时,我走过去表达敬意,雷达好是亲切。
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对我1986年发在《雨花》十月号上课的小说专辑记忆犹新,读《江海祭》那么认真,甚至还谈到了书中的几个细节,大加赞赏。清楚地记得他的勉励:黎化,能看得出,你文学功底、理论功底、生活功底都很扎实,具备了成为一流作家的条件,《江海祭》就是个证明。下次写出了好作品,让我先睹为快。
我当然知道他在文坛评论界定海神针般的地位,高兴地满口答应,连连表示感谢。
足足交谈了二十多分钟。
此后的十年间,因为觉得一直没写出超越《江海祭》的长篇,也就没打扰雷达先生。直到最近新作草成,才觉得勉强可入法眼,想定稿后寄他求教。先生却不幸辞世。此悲何及!
填词一首,以寄哀思~
悼雷达先生
京城研讨初相遇,
仰慕久,敞怀叙。
殷殷寄托叮咛,
恳恳聆听心语。
自信风流正当时,
趁春雨,花开未絮。
期待点石文,
恨狂飙殒玉。
伤情离怨无从诉。
徒有约,我轻负。
抬头望尽烟渚,
可把音容留住?
新剖竹青书浓墨,
怎舍得、先生去处!
文海波茫茫,
赖何人我渡!
2018.4.4晨
文/黎化
编辑/王孝付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