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台历说字——汉
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甲骨文台历上对应的字,汉字。汉这个字,涉及很多知识,我今天只学到片面知识,如有不对不足的地方,请各位老师和朋友们指正,谢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甲骨文台历,汉】
今天是我们广西三月三小长假最后一天,在三月三这个特殊节日里,我出去见得最多的是穿汉服的人,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汉服,即使现在的汉服都是改良过的,但汉服的美还是让许多人向往,那我们知道汉服是怎么来的吗?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衣服,主要的以汉服,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各种汉服样式】
“汉”字具体产生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它在汉字体系中出现得比较晚。甲骨文无“汉”字,西周及春秋金文有相似字形。
形声字,从水,从 堇,说文,汉,从水,难省声,水名,也称汉江,也是长江最大支流,引申为天河,银河。
“汉”通常认为是形声字,字形从“水”,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水有关;“难”省去“隹”为声。关于“汉”的本义,先秦经典《尚书》说:“江汉朝宗于海”“冢导漾,东流于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嶓冢山流出来的水经过疏导向东流去才成为汉水,汉水,长江最长的支流,一般是指汉江,源于秦岭南麓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的嶓冢山,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汇入长江。
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既然与水有关,那么我们来看看与水有关的原意,说文解字中水部是最大的一个部,字数最多(490多字),按意义分成三类:一类与江河名称相关,有150多个字;二类与水的形态相关;三类是水相关的引申字。
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侖山,發原注海。从水可聲。(特指黄河)
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从水工聲。(特指长江)
浙:江。水東至會稽山陰為浙江。从水折聲。(就是今天的浙江)
涇:水。出安定涇陽幵頭山,東南入渭。雝州之川也。从水巠聲。(泾河)
渭: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東入河。从水胃聲。杜林說。《夏書》以為出鳥鼠山。雝州浸也。(渭河)
漾: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為漢。从水羕聲。(长江的支流)
漢:漾也。東為滄浪水。从水,難省聲。(今天的汉水,汉江)
以上摘录于说文解字,这些字都是河流的名字。最后一个说到了汉。说汉是漾水的一部分,漾水又是汉水的源头,汉水的东边为沧浪水。具体查看汉水,解释如下: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汉水流域】
汉字的引申义为天河,银河。早在汉朝的文献中就收录有著名的中国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就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银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还与地名相关,汉中的简称。秦置汉中郡,包括今陕西省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汉中市,陕西省下辖地级行政区(市),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被誉为“汉人老家”。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汉帝国以国力强大、对外扩张、持久的强盛统一而称誉西方世界!在阿里斯塔夫《全球通史》里,汉帝国是与大英帝国并称的世界性帝国!中国历朝乃至世界五大帝国的版图,都是早中期最大,到后期迅速萎缩,乃至于闹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之类的闹剧。只有汉朝,违反了这一规律。只有汉朝,到灭亡之时也没有失去尊严。总之,汉朝四百年,从头到尾,无论兴衰,都一直保持其在国际上的霸权地位,即使风烛残年还是威风凛凛,当者披靡,这是何等霸气,何等强势,在世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难怪我们的民族会以汉为名。才知道在我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唯有汉朝居首位。其余无论大唐还是大明都只能退居其次。一直影响我们汉族几千年至今,影响深入骨髓、远达环宇的唯有汉朝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书:汉语汉字汉文化】
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在汉朝的科技,如造纸术,地动仪,张仲景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科技都是出自汉朝。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使用丝絮和麻造纸,是纸的远祖,而东汉时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造纸术成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东汉张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
张仲景因《伤寒杂病论》而被尊为中华“医圣”、中医之祖。而史书记载华佗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医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医圣张仲景】
还有就是我们现在的汉语,又称汉文、中文、华文、中国语、中国话。汉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且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上古汉语指上古时期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的汉语,是现存汉语的祖先。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汉语就是标准话和方言。
汉字,有繁体和简体之分,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意音文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民族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确切可考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以上就是我对汉字字面意思的资料分享,汉这个字源远流长,涉及到许多的学习,以上的学习还摘取了赵老师2017的文章汉字的演变和历史意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学习。感谢您的聆听。
附:赵老师推出课程链接:
一字一画甲骨文
【蒲蒲兰:一字一画甲骨文,购买二维码】
小篆书法入门课程:
【小篆书法入门购买链接】
附:2021年甲骨文台历,购买链接如下:
【2021年甲骨文台历,点击上面图片,还可以下单购买】
更多阅读:
点击左下角的原文链接,开启甲骨文智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