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王叔和及《脉经》史实再探

王叔和是“魏太医令”而非“晋太医令”王叔和,名熙,字叔和。山阳高平郡(治在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近年来有专家据地方志和湖北武汉新洲《王氏族谱》等认为是山西泽州高平县人。其生卒年代和生平事迹不见于正史,但零星见于西晋皇甫谧《黄帝针灸甲乙经·序》、东晋高湛《养生论》、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宋代林亿《脉经·序》以及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
将王叔和定为西晋时期人物,主要源自于宋代林亿。林亿在校正《伤寒论》后添加了“晋王叔和撰次”字样;在校定《金匮玉函经》疏中称王叔和是西晋人,为太医令;在校定《脉经》进呈札子中称叔和为西晋高平人;在《脉经》自序前将王叔和冠以“晋太医令”。此后历代均据此认为王叔和为晋太医令。但据2005年《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之《扁鹊仓公王叔和志》,王叔和生卒当在公元177年-280年之间。湖北新洲地方则直接将其生卒定为公元201年-280年,于2011年举办了“纪念药王王叔和诞辰1810年”纪念活动。据此,则王叔和一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东汉、三国时代,进入西晋时已是风烛残年了。故《王叔和志》和麻城市卫计局直接称其为“三国魏太医令”,此与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中所说的“叔和之官太医令,当在魏时”的论证一致。
综合史料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大致上可以描画出王叔和生平的轮廓:王叔和与著名“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仲宣)是同乡同族,与张仲景弟子卫汛相熟,张仲景又与王粲熟识,曾为王粲治疗疾病,事迹见于《黄帝针灸甲乙经·序》和《嘉靖邓州志·方技传》。故王叔和与张仲景有一定的关联。公元213年(东汉建安18年),魏王曹操拜王粲为侍中,王叔和当在此时担任太医令之职。公元216年(建安21年),魏征吴,王叔和随侍。老年流寓湖北麻城、新洲(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至去世,葬于麻城白果老爷山(后改名“药王冲”,位于新洲与麻城交界处)。死后备受尊崇,被称为“药王”。
据宋代林亿等“校定《脉经》序”等文献综述,王叔和自幼性情沉静,好学求真,深研诸子百家。其生活的东汉末年,三国争雄,战事频仍,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为救人于水火,王叔和刻苦钻研医学,精读《黄帝内经》《难经》,效仿医和、扁鹊、张仲景、华佗,参照王遂、阮炳、吴普、葛玄、张苗等名医的著作和经验,“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源”,因此成为国之名医,拜为太医令。王叔和很可能是张仲景的学生近年来大量考据表明,王叔和“与士安同时”,应该是皇甫谧的前辈;《千金要方》卷二十六有“河东卫汛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而卫汛是张仲景的学生,有专家考证王叔和不仅和卫汛是同一辈人,而且两人交谊甚深,甚至“叔和得受学于仲景”,也是张仲景的学生。如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明确指出:“王叔和似是仲景亲授业弟子,故编定其师之书”。由于没有确切史料证实,故王叔和与张仲景的师徒关系只是推断,但两人为同一时代的中医学家,确是可以肯定的。从《黄帝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张仲景治疗王粲事迹,王粲与王叔和同族同乡,两人完全可能一同赴荆州投靠刘表,在这个过程中得识张仲景,故有可能拜张仲景为师等,均会在后世学者脑海中引发畅想。
《脉经》最多只比《伤寒论》晚50年《脉经》的成书年代,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在公元3世纪初,但在具体年代上则说法不一。影响比较大的是《脉经校释》,以及有学者的考证论文均认为成书于公元256年-316年之间。这一认识广泛被中医学界所引用,影响颇广。
那么,《脉经》的成书年代到底是在那个阶段呢?王叔和在世与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皇甫谧(公元215年-282年)相去未远,三人的医学经历又多有联系,因此,仅从《脉经》与《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的关系上,就可以推断出《脉经》成书年代。《伤寒论·自序》透露出著述缘起和成书年代:“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时在公元206年前后,张仲景“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时间当在公元210年前后,而《脉经》收录了张仲景论脉的条文,以及各科病证的辨证内容,可知《伤寒杂病论》是《脉经》的资料来源之一,因此绝不会早于公元210年。而皇甫谧《黄帝针灸甲乙经·序》中则直接道出“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虽未指出王叔和撰《脉经》,但根据王叔和编次张仲景著作和著《脉经》相距未远的史实,故不应晚于《甲乙经》成书年代;而《黄帝针灸甲乙经》虽然刊行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但成书年代却在三国魏甘露四年(公元259年)。由此,《脉经》的成书年代就应该在公元210年-259年之间,最有可能是在245年-255年前后。这与50年代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推论的“《脉经》成书年代在魏或晋初”也是一致的。
《脉经》成书于张仲景《伤寒论》后,皇甫谧《黄帝针灸甲乙经》前,给《脉经》成书年代提供了充足的证据。由于东汉末年和西晋之间只隔着短短45年的三国时代,因此很容易被忽略。确认《脉经》成书年代对中医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如果能确认《脉经》成书于公元260年前后,则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只有四五十年的间隔,应该属于同一历史时期。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是精编而不是理残《脉经》之外,王叔和另一项重大贡献是编次《伤寒论》。据目前几乎成为定论的说法:张仲景原著成书不久即毁于战火,后经王叔和将残余的伤寒部分重新编次,成为流传至今的《伤寒论》。明清以来,中医界皆以为定论。因此,王叔和重新编次的,是《伤寒杂病论》“劫火之余”(清喻嘉言《伤寒尚论篇》)的残本。
但是,这种说法却很可疑——张仲景作为东汉末年的长沙太守,其弟子卫汛为一方名医,朋友兼病人王粲官至魏国侍中,而当了魏太医令的王叔和也是医中翘楚,高官在身。另有研究称叔和仅比张仲景小20岁,非常有可能曾拜张仲景为师,在这些显赫的学生、患者簇拥下,《伤寒杂病论》成书仅三四十年就毁于战火,残乱不堪,到了必须重新整理的地步,似乎不太可能。
笔者认为或许存在另一种可能,即张仲景原书本来就不是一个已经定型的作品,也许就是医学讲稿、随笔、心得之类的内容,叔和作为入门弟子,至少是私淑弟子,在张仲景去世之后为恩师编次著述,亦是常有之事。中国历来有这个传统,孔子《论语》故事便是典范,编次《伤寒杂病论》说不定还会有其他弟子如卫汛等人的功劳,只是王叔和身居高官,林亿等人择高位而录之,“王叔和撰次伤寒”便成为史实,其他人则被王叔和的光环掩盖了。
以上并非笔者臆测,史料中已经比较明确地传达了类似的真实情景。如皇甫谧《黄帝针灸甲乙经·序》中所说的“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黄帝针灸甲乙经》成书于三国魏甘露四年(公元259年),距《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公元210年前后只有短短几十年,这段文字哪里可以看出对不久前惨遭厄运的名医名著有一点点惋惜、感叹、遗憾、愤懑之情?反而倒是告诉我们这样的意思:张仲景的医方很管用,但太多了,有几十卷之多。所以,王叔和做了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就是根据需要(指事),去精选一下张仲景的理论和方药,再编排一下,选得很好,编排得也不错,非常切合实用,如此而已!现存所有史料,也没有一点点关于张仲景书稿散佚的迹象,反而很多史学家认为王叔和编次的“仲景遗论”,是对张仲景遗留的完整资料进行整理。如宋向元就提出这个观点,否认仲景书稿已“残缺失次”。
《脉经》原本是综合性医书
现存《脉经》各种版本,都是有方无药,即在诊断的基础上,提出治则方名,方剂下却无药物组成。通过《脉经》自序可知,王叔和是以引用《黄帝内经》及当时存世的医书,编纂综合性医学理论书为目的的,因此《脉经》应该理法方药俱全。但是,在宋代林亿等人对此书进行校正时,为突出脉学特色而删去了所有药物组成!
尽管我们如今看不到这些方子的组成,但并不能因为林亿等人之过而抹杀王叔和搜罗各种疾病治疗所需理法方药的功劳。
例如,《脉经》中有300多条文字被认为是引述《伤寒论》的,但实际上并不完全都是,很多内容并不完全取材于张仲景著作。如“平三关病候并治宜”论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文曰“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寸口脉数即为吐,以热在胃管,熏胸中……服除热汤,若是伤寒七八日至十日……宜服知母汤”等40余条文字,其行文语气,体例风格都与《伤寒论》非常类似,但针药结合、内外治结合、辨脉辨证相结合、理法方药连贯的治疗风格非常明显,而且用方不同,即便用方同名,组成却不相同(《脉经》中方剂的组成虽被林亿删除,但部分内容却被保留在敦煌古医籍中,可资比对)。
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敦煌医书卷子第3287页中有与《伤寒论》类似条文下的方药桂枝汤、葛根汤、摩风膏、前胡汤、平胃丸、瞿麦汤、滑石散7首方剂,这些方剂均有方剂组成,除了桂枝汤与《伤寒论》基本相同外,葛根汤比《伤寒论》多出黄芩、葳蕤、大青3味,而摩风膏(丹参、蜀椒、芎窮、蜀大黄、八角蜀附子、巴豆、白芷)等方剂未见于《伤寒论》,专家认为不外两种可能,一是今本《伤寒论》佚失,二是这些理法方药出自其他医书。
《脉经》似乎特别推崇针药同用的施治方法,上文中“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等文字便是其例,而在卷六脏腑病证论治中,除针刺法外,对五脏病证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剂,如肝病用防风竹沥汤、秦艽散;脾病用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附子汤;肺病用五味子大补肺汤、泻肺散;肾病用内补散、建中汤、肾气丸、地黄煎(缺心病的方剂),这也反映了《脉经》有注重脏腑辨证的倾向,与《伤寒论》专论六经辨证不同。
在针灸学术上,《脉经》继承了《灵枢》以来的经络学说,并将脏腑与经络依据表里相关的原则进行结合,使经络学说能更有效指导临床针灸实践。此外,《脉经》还充分重视因人、因地、因时施行针刺、灸法,对临床针灸学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王叔和还是一位多产医家
据史书记载,除编著《脉经》、编次《伤寒杂病论》,王叔和还有多种医学著作,如:①《脉赋》三卷:见清乾隆39年《高平县志》卷14,《秘书省续编四库阙书目》。②《论病》六卷:见《中国医籍考》,清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136。③《孩子脉论》一卷:见清乾隆39年《高平县志》卷14。④《脉诀发蒙》三卷:见清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136。⑤《脉诀纪要》三卷:见《宋志》,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清乾隆39年《高平县志》卷17,清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136。⑥《平脉法辨脉法》:见清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136,清陆懋修《世补斋医书》。⑦《张仲景药方》:见清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136。⑧《王氏叔和小儿脉诀》:见《中国医籍考》,清曾世荣《活幼心书》。⑨《伤寒论序例》:见清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136。以上钩沉索引,希冀获取慢慢历史中的片光零羽,给今人一个更清晰的王叔和,看到《脉经》的流变踪迹。

(0)

相关推荐

  • 王叔和

    ​王叔和,名熙 医学家.医书编纂家 中医学发展史 两大重要贡献: 一是整理<伤寒论> 一是著述<脉经> 兴趣广泛 博览群书 经史百家 战事频繁 时局动荡 为避战乱 移居荆州 投 ...

  • 李焕英生长的襄阳城,也养育着让《伤寒杂病论》免于失传的王叔和

    本  期  导  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个地方的水土能孕育出像李焕英这般性格爽朗.为人仗义的女子?一部<你好,李焕英>,让众多目光聚焦襄阳,然而,翻开历史,襄阳名号早已响彻天 ...

  • 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南宋)许叔微

    许叔微,字知可,南宋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绍兴二年进士,后为词臣,精于医,医家称之为许学士,著有<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及<类证普济本事方>等.< ...

  • 华师一附中名师王旭东告诫:家长有效陪伴要做到这四个字……

    2019年3月27日晚,华师一附中四号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门内外都挤满了家长,华师一附中语文骨干教师.武昌区优秀青年教师王旭东老师以<高效管理,才是有效陪伴--好家长应该懂点管理学> ...

  • 「王旭东」|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王旭东,1938 年生于山东龙口市,1961 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后考取鲁迅美术学院高研班,专功国画.先后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国画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鲁画派国际 ...

  • 【诗词人物】王旭东

    [诗人简介] 王旭东,笔名慕白,1976年1月生,安徽淮北人,文学硕士.供职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海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海南省楹联学会会员,常务理事,曾任中华诗词论坛椰 ...

  • 会客厅 | 王旭东:跨越千年,荒漠中的敦煌美在何处?

    越千年 敦煌之美 »为什么在一片荒漠和戈壁中会有敦煌文明?仅仅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吗? »是谁创造了敦煌莫高窟?她又为什么会被遗忘?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作出"放弃巴黎, ...

  • 王旭东书法作品选

             内容提要:王旭东,1938年生,山东龙口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华夏书画艺术委员会主席.美国亚洲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其作品深厚.博大 ...

  • 【王旭东:三部六病-利肠汤在肛肠科的运用】

    根据三部六病学说,机体内具有独立结构和特殊功能的部位,如组织.器官等称为局部,肛门是一个与直肠.盆底交接有区分明确的独立器官,局部病症同样具有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有时不能在整体上或者系统中明显表 ...

  • 【法库人物】法库镇王旭东

    王旭东 王旭东,1935年4月出生,法库县法库镇人.1942年至1948年在法库县的初级小学.高级小学读书.1948年1月,王旭东(时年12岁)参加东北人民解放军,任辽吉军区一分区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 ...

  • 王旭东--名厨专访--烹坛新锐--陕菜新星--新派满汉全席美食传媒

    本期做客新派满汉全席美食传媒的嘉宾是--陕菜新星--中国烹坛新锐--新派满汉全席艺术烹饪大师--王旭东先生 姓名:王旭东 性别:男 年龄:24岁 厨龄:10年 籍贯: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 格言:厨师,能 ...

  • 著名艺术家王旭东的山水画作品赏析

    国画山水画教程 21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王旭东,1938年生于山东龙口市,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鲁画派国际研究院院长,美国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