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蕲蛇

一、典籍摘要

1、《雷公炮炙论》:“治风。引药至于有风疾处。”

2、《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㖞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风瘙痒,大风疥癞。”

3、《本草纲目》:“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通治诸风,破伤风,小儿风热,急慢惊风搐搦,瘰疬漏疾,杨梅疮,痘疮倒陷。”

4、《饮片新参》:“甘腥平。治诸风顽痹不仁,疥癣疠毒。”

5、《外科证治全生集》:“鼻向上,有方腾花纹者佳。去头尾酒浸,除皮骨,炙则不蛀,治湿痒。”

6、《隐息居饮食谱》:“甘咸温。祛风湿,治半身不遂,口面喎斜,风疠疬疡,骨节疼痛,痘疮倒陷,搐搦惊痫,麻痹不仁,霉疮疥癣。”

7、《得配本草》:“甘、咸、温。有毒。入足厥阴、手太阴经。治风淫末疾,(四肢为末。)透骨搜风,截惊定搐。其性善窜,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引诸药直至于有风疾处。凡癞麻、鹤膝、鸡距,并宜治之。得丁香,治痘疮黑陷。”

8、《本草新编》:“白花蛇,味甘、咸,气温,有毒。蕲州者佳。止风痛,如癞麻风,至须发脱落,鼻柱将塌者,必须服之。其余如鹤膝鸡距,筋爪拘挛,肌肉皮毛诸风,断不可服。盖白花蛇性窜,上行而不下走,解上焦之风而不解下焦之风,解阳分之毒而不解阴分之毒也。”

9、《玉楸药解》味咸,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通关透节,泻湿驱风。白花蛇穿经透骨,开痹搜风,治鼻口㖞斜、手足瘫痪、骨节疼痛、肌肤麻痒、疥癞风癫之证。 中风病因木郁风动,血燥筋枯,外风虚邪表闭,筋缩四肢而成。而木郁之由,全缘水寒土湿,生发不遂。白花蛇外达经脉,则益其枯燥,内行藏府,不能去其湿寒,非善品也。庸工习用诸方,标本皆背,无益于病而徒杀生灵,其无益也。”

10、《本草备要》:“宣,祛风湿。 甘、咸而温。蛇善行数蜕,如风之善行数变,花蛇又食石南(食石南藤花叶。石南辛苦治风),故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惊定搐。治风湿瘫痪,大风疥癞(《开宝本草》云∶治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经疏》云∶前症定缘阴虚血少、内热而发,与得之风湿者殊异。白花蛇非所宜也,宜辨。凡服蛇酒药,切忌见风)。”

11、《药性歌括四百味》:“花蛇温毒,瘫痪㖞斜。大风疥癞,诸毒称佳。(两足孔四撩牙,头戴二十四朵花,尾上有个佛指甲,是出靳州者佳。)”

12、《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甘、咸,性温,有大毒,入肺、肝二经。主肺风鼻塞,去瘾疹浮风,四肢不仁,骨节疼痛,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癞麻风,白癜风,髭眉脱落,鼻柱塌坏,鹤膝风,鸡距风,筋骨拘挛。白花蛇专主皮肤之风,肺主皮毛,肝为风水,故都入之。”

13、《本草便读》:“透骨搜风,皆为咸温善走窜;治痹通络,都因阴毒性轻灵。其皮有退管之功,并可驱风除翳;其治有杀虫之用,还能吹耳敷疮。(蕲蛇味甘咸,性温,有大毒。蛇性善窜善蜕,亦如风之善行数变,故透经络,搜风邪,内走脏腑,外达皮肤,为治诸风诸痹一切疠癞等疾之药,然治病良药颇多亦何必用此阴毒之物.以冀侥幸哉。蛇皮性味大略相同,惟其为皮也。故善治皮肤,一切风淫疥癣之疾。性善脱,故又能退目翳。除漏管,然亦只可外用.无须用此为内服方耳。”

14、《本草分经》:“甘咸温,性窜,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惊定搐,治风湿、瘫痪、疥癞、皮骨尤毒,宜去净。”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蛋白质及脂肪类成分,蕲蛇酶等蛇毒成分为蛋白质类成分。

2、本品有抗血栓,降血压及抗肿瘤等作用;还有镇静、催眠及镇痛作用。

【备注】关于蕲蛇与白花蛇。本品原名“白花蛇”。以湖北蕲春所产者为最佳,故名蕲蛇。1963年版《中国药典》始载本品,名“白花蛇(蕲蛇)”。1977年版删去了“白花蛇”,以“蕲蛇”为正名,以后历版《中国药典》皆从之,将蕲蛇的基原定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全体。但在早期的《中药学》教材(1977年版)中,本品与金钱白花蛇曾一度均作为白花蛇药用。为了避免混淆,《中国药典》已将蕲蛇与金钱白花蛇作为两个品种单列,不再使用“白花蛇”这个名称。

(0)

相关推荐

  • 《本草精荟》:祛风通络:白花蛇的功效与应用

    白花蛇为蝮蛇科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古人认为以蕲州所产最好,故又叫蕲蛇.现主产于湖北.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夏秋两季捕捉炮制后,干燥.以黄酒润透去皮骨,切段用. 一.白花蛇的功效: 白花蛇味甘.咸 ...

  • 风湿疥癞,骨节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

    白花蛇酒用于风湿疥癞,骨节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肌肉麻痹,破伤风,小儿惊风.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白花蛇1条,曲.糯适量. [制法]将白花蛇肉,袋盛,同曲置于缸底, ...

  • 中药古今研究:冬葵子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 2.<本草经集注>:"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 ...

  • 中药古今研究:石韦

    一.典籍摘要 1.<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2.<名医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q ...

  • 中药古今研究: 补骨脂

    点击加载图片 一.典籍摘要 <药性论>:"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 <开宝本草>:"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 ...

  • 中药古今研究:石榴皮

    一.典籍摘要 1.<名医别录>:"疗下痢,止漏精."2.<本草求原>:"洗治疥癞." 3.<本草拾遗>:"主蛔虫, ...

  • 中药古今研究:砂仁

    一.典籍摘要 1.<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2.<开宝本草>:"治虚劳冷痢,宿食不消,赤白泻痢,腹中虚痛 ...

  • 中药古今研究:青风藤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药酒中用." 2.<本草汇言>:"清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 ...

  • 中药古今研究:茵陈

    一.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2.<神农本草经>:"主 ...

  • 中药古今研究:瞿麦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 2.<名医别录>:'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 ...

  •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药王追随者2021-05-02 09:24:53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2.<名医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