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频现新物种

海南日报讯(记者李梦瑶)叫声如蛐蛐,最小体型仅有23毫米……这是一种名为“海南小姬蛙”的两栖动物,分布于海南俄贤岭、尖峰岭、鹦哥岭等热带雨林地区。不久前,香港嘉道理中国保育科研团队在《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杂志上刊文称,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证据分析,确认海南小姬蛙为海南特有新种。

昌江盆距兰

至此,海南热带雨林“物种户口簿”上又增加一名新成员。而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至今,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科研力量的加强,越来越多新物种被发现。

中华睑虎

2019年4月,趁着夜幕低垂,隐于岩缝中的一只中华睑虎,正准备外出觅食,不料却撞进了海南林业工作者周润邦的视野。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后,确定这是一个睑虎属新种。

与“新朋友”的相遇,是一份未知的惊喜。仅2019年至2020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便有9个植物新种、5个动物新种、5个大型真菌新种被发现,意味着约占海南岛1/7陆域面积的这片土地上,仍然藏着太多未知的秘密和“宝藏”。

海南小姬蛙(均为资料图片)

“新物种的发现,说明海南的自然生态是良好的,海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有成效的。”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首席研究员邢福武看来,国家公园的建设对于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物种来说是一个转机,“将碎片化的栖息地真正连通起来后,它们会获得更多的喘息时间与活动空间,也意味着未来还会有更多物种等待被发现。”

原标题:生态环境改善、科研力量加强,“物种户口簿”不断更新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频现新物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