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三个我常用的学习方法。
🍩
🧸
🍪
「班女士的自我告白」
作为一名合格的没有朝但可以熬很晚的自媒体人,在没有任何坐班打卡上班下班概念的过去两年中,我已经大致上形成了一整套较为适用于人类在知识苦海中减轻自身痛苦煎熬程度的有效学习举措。今日,由于在电脑前苦思冥想六十分钟后仍然对于推送选题摸不着头脑找不到灵感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已然荒废写作能力的悲伤情绪作祟,我将用这些学习方法的建议填充本次写作任务,完成秃头所的推送大业,以确保其始终可持续发展。
以上。
发誓。
绝对好好写。
👇🏻
👇🏻
👇🏻
其实今天这条推送的目的很简单,因为在我的认知里面,最重要的肯定不会是「学了多长时间」「有多大的决心」或者是「做了多么详尽的计划」,而是一整套比较合适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到现在我都记得特别清楚,高中的时候我不爱读书,高一高二数学从来都是年段倒数——因为特别不喜欢那个数学老师,有一次摸底考,全班除了我之外最低分九十八,而我,好家伙,37分。
但是到了高三我知道该开始学习了,再不学真的没有大学上了。于是我就从高二那个暑假开始补习数学,复习语文课文,背一些之前上课没好好听的历史和政治。
结果高三刚开学的模拟考,我考了个全班第三。
还没等班上同学对我纷纷侧目震惊,我班主任先给我搞到办公室去了,一边让我给她整理作业,一边旁敲侧击地问我是不是假期补课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没说作弊,但有那么个意思。
这件事我倒没怎么在意,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她爱怎么想和我没多大关系。不过自从成绩上来了,我在班里就成了一个很奇怪的角色——高一高二几乎没有怎么学习,为什么高三成绩就上来了,而且还谈着整个年级都知道的恋爱——毕竟我和我男朋友可是两个会在教室里相互拉扯着说「你是要让我从这里跳下去吗」的人(确实既羞耻又幼稚)…
于是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我的朋友或者是前后桌的同学跑来问我说:“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或者是“你每天的时间安排是怎么样的”。她这么一问之后,我还真就开始琢磨起来班上不同类型的同学每天都是怎样学习的,毕竟都在一块上课、自习,为什么成绩就有了三六九等。
然后我发现,「不爱学,随便学」「很努力但就是成绩上不去」「很努力成绩也很好」这三类就可以将我们全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状态加以囊括。而其中,「很努力但就是成绩上不去」的中间层占据了较大比例。
比如我的前桌,她就属于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半睡觉,从睁开眼到闭上眼都在学习的类型,但是成绩永远就是在中游徘徊,没有什么特别的长进。所以当她问我是如何安排时间的时候,我也不好意思和她说,睡到早上起点就是我经常迟到的原因。
像她这样每天学了几十个小时却好像一直在做无用功的情况,大概率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整个学习效率低下,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有针对性地将学习内容和考试结合在一起。
于是我当时就告诉她几个特别重要的关键词:
认知、规划(目的、分解)和完成。
🍩
🧸
🍪
认知是所有一切的开端
做任何事情,就好比是高考,你一定要先确切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学的这个对象它整体情况如何」「你希望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例如是为了能够升学,能够去到一个优秀的、理想中的大学,学习的内容是语数英和文综/理综。
那么这些知识是哪里来的?是老师不断地从高一就开始传授给大家的。这也是咱们在考研过程中很容易就遇到的第一个困难:
考研没有制度化的教学体系,那么要由谁来告诉我该怎么做。
答案首先一定是你自己。
假设你现在决定要报考研究生,你第一步要做的一定是先搞明白自己念研究生的目标,希望在进一步的学历提升过程中获得哪些价值回报;坚定了这些前提思绪之后,就可以开始查询「研究生报考的内容、条件、分类」,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类似于「学硕和专硕」「本科生学历」「专升本的考生类别」等等;紧接着,当你确认自己的努力目标是「新闻与传播专业」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地确认更加具体的内容,比如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报考这个专业需要的条件,复习和准备的过程可能会有哪些阶段,例如择校、参考书选择、额外内容拓展等等。
当我们能够把这些内容都一一查询、核对,确保自己相对来说已经比较了解整个考研的流程和步骤了,就可以开始「规划」学习的任务,以保证能够一步一步地实现最后的目标。
这种学习策略包括到了现在每次我读书或者是做一些工作的时候,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思维,它可以帮助我厘清行动的逻辑,确认接下来要作出的付出和努力是目标导向的,让我摆脱一个「一无所知」和「愣头愣脑」的环境。
🍩
🧸
🍪
规划是实现目标的前提条件
规划当中包括了「目的和分解」。
在我们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比较宏观甚至于是模糊目标——顺利成为研究生——的情况下,非常急切的一件事情就出现了——要怎么去做,做哪些事情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很多人在意识里应为太过焦虑和迫切,往往就会忽略「规划」的这个环节,或者说是把「规划」的内容想得太仔细,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从一月份到十二月份,每一天的东西好像都要安排好,这其实就有点过于琐碎,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真正要去细分的,首先是考研这件事有几个阶段,比如「1月到6月」是「打基础」的重要时间段,就是将已有的参考书进行阅读、整理和适当记忆;「7月到9月」是「知识拓展期」,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很多考题不仅仅涉及基础参考书目上的内容,而是更多地需要论文、其他补充书目加以辅助;「10月到12月」大致上就要过渡到「冲刺期」了,除了继续补充相关知识,确保自己没有较大的知识面缺漏的同时,还要将学到的内容以「写题」的方式「输出」,保证自己最后呈现在试卷上的答案是优质的。
由于备考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所以大跨度的这种规划是很容易在之后被不断推翻的,所以可以尝试分阶段进行一些规划和调整,在「打基础的1月到6月」,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六个月,那么假设参考书有十本,那这六个月里你要看完这些参考书,要看几遍(这个完全取决于你的知识吸收程度),怎么做一些笔记,这些都是要分月去规划的。
在「月规划」之后,就是「周规划」、「日规划」,这样条条框框地不断逐级递推,就能够作出一份大致来说比较合理的「学习方案」——这些内容还会随着你真正开始学习之后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但总的来说,逻辑都是如此。
这也是「目的和分解」的意义。
当你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之后,就需要把完成目标的内容措施进行分解,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的含义是,假设咱们现在读一本参考书,叫做《传播学教程》,那么在阅读它之前,一定要先想好「为什么读」「读的目的」,然后再把这十几章地内容作出一个「分解」,每天读多少,每周读多少,多久读完。
这样就能让学习的过程是以「目标」为导向,以「阶段性任务」为基础,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可以检验的学习进度表,也会不断地让你反思,是否有存在做了「无用功」的情况。
当然,「无用功」这种冗余的「墒」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会肯定出现的,咱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把这些情况降低。
🍩
🧸
🍪
完成是达成理想的必要核心
我真的是一个超级无敌管不住自己的人,很容易分心,而且经常思绪就会学着学着开始想别的事情。
所以我一般就是会通过两个方式来不断地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
一是给予心理压力和必须前进的目标选择暗示。
不管是在「高考」还是「考研」的备考过程中,我都会不断地、适当地为自己加上一些心理压力,比如说如果考不上可能没有办法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如果考不上可能就要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如果考不上…在这样一些压力作用之下,个人一般就会更加绷紧自己的学习状态。当然,一定要控制这个「度」,不然也容易造成心理压力过大而崩盘的情况。
二是利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强制学习。
我自己比较喜欢用的是「Forest」,保持不动手机就可以种植树木,最后也可以用虚拟种树的钱在现实世界中种植真正的树苗。还有一些比如番茄时钟,也是能够帮助个人调整相应的日常时间分配。
应为我强迫症真的还算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如果看到我的森林中有「枯木」(动了手机小树就会枯死)就会整个抓耳挠腮,所以这个软件对我来说真的是超级有用。
三是制定一些奖励机制。
我会比较喜欢利用奖励的方式来做事情,比如上午工作或者是学习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如果专注了四个小时,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可以看一集我最喜欢的综艺或者是一直在追的更新的美剧——其实把娱乐转化为生活间隙中的享受才会格外感觉到它们非常有趣;或者是给自己约定时间和目标,完成之后就点一份一直想吃的炸鸡外卖。
相对于考研成功这样的长期回报,像是每天都有的一点奖励这样的短期回报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但是说实话,外在的强制性措施永远不及你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来得有效。每天的任务从重到轻、从急到缓进行排序,不要因为一些任务比较困难就把它放在最后,这样一定会越拖越久。
完成每天的分解出来的规划,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到目前为止,我可能也做了这么两三年的自媒体,也考过几次比较重要的测试。我觉得很多事情的「底层逻辑」都是大致相似的,有的时候你能做好一件事就能做好第二件事,一件事情可以做好一次就能做好第二次,这都是一脉相承的逻辑和思路在其中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