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情怀,让我们走得更远
昨天在微信中看到曾经的学生现在的同行发的一条朋友圈,内容是自已无意中看到了和学生创编的一期刊物,由此引发了一种关于梦想选择的感慨,其中有一句触动了我的心弦:“一个正值青春的男生为何会选择做一名初中语文老师,而不是去社会以的海浪里翻腾,好像是蜷缩在安全的区域里自我陶醉……”
一直以来,青年创业的励志故事都很受人的欢迎。好男儿应该志在四方,在险恶的商海浮沉搏击或艰难的创业中杀出一条血路,在失败中奋起,在奋发在有为!听起来多么让人血脉贲张!
在体制内工作,在当代好像是一种很没面子的事。樊登也曾经讲过有梦想的男孩最后回老家当公务员的故事,但是以负面例子来叹息,选择公务员就意味着过上了一成不变的生活,虽安逸但没有挑战,一辈子和一天一个样。
所以,那些冲破体制的樊篱,走上自由又富有挑战的生活的人,总是我们羡慕的对象。像王君,从农村走到县城、省城、京城,现在又去了深圳,这行走的轨迹,多让人惊叹佩服!这样的人生才是小说的最好素材啊!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折腾”的底气和实力的。在我们国家,有成千上万的人选择了体制内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真的是郁闷悲催,苟且度日吗?
今天无意间看到那位我最欣赏的王栋利老师的公众号,立马关注并翻看了她的历史文章,记录的大多是教育心得和感悟,一篇篇文章让我入境入情,很有共鸣!真实的教育生活有太多琐碎和庸碌,但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却把一地鸡毛的教育生活经营得诗情画意。
我关注的公众号里有不少是教育工作者,他们有的是李镇西、王开东、王君等这样的大咖,有的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老师。但是从他们的文章里,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职业倦怠、迷惑和苦恼等情绪,相反,我总是感慨他们怎么有这么大的精力,在学校里身兼数职,还持之以恒的更新文章!
唯一的答案是,他们都是有情怀的人,他们像那样创业或在商海浮沉的年青人一样,不甘于一成不变的生活,非要把平淡如水的生活折腾得水花四溅,绚烂生辉!就这样,每一天都新鲜,每一天都有希望,又怎么会疲惫呢?
人为什么会累?干的活多,会累。但击垮人的,不是身体的累,而是心里的累。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最容易心累。把平淡的生活折腾出新意来,累并快乐着!
老爸老妈退休了,本想着他们劳碌了一辈子,现在该好好休息了。但他们就是闲不住,双双加入骑友协会,成为了光荣的志愿者。我们姊妹俩凡事不舍得让二老劳累,人家偏偏自己找累,今天去骑友比赛,明天去志愿者服务,忙得不亦乐乎。
老爸这几日更是厉害,和骑友骑车去上海了!我们担心得不得了,但也阻止不了。他每天给老妈视频报告行程,今天到苏州,明天到杭州,边骑车边旅游。我跟他视频聊天,问他:“身体吃得消吗?”他说:“吃得消都不'识价儿’(方言),一身劲儿使不完!”他发到我们家庭群里的照片也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看,心中有奔头,有风景,老人也能活力无限。
就在刚刚,老公从书房跑来让我看一个MV《宁海路75号》,优美的旋律,朴素的歌词,让我感动又感叹:“没想到,法官也如此有情怀!”这个MV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品的原创歌曲,演唱者是两位献身法院工作二十多年的法官,他们戏称自已创作的这首歌曲是“机关民谣”,它的特点是“讲浪漫,但同时亦有克制;讲洒脱,但从不回避责任;讲柔情,但时刻坚持原则。”
一般人都认为政法工作是刻板严肃的,也是枯燥无聊的,但这首歌却反映了一大批在体制内工作的人的心理状态。不管工作的性质如何,只有在工作中有情怀、有创新,就能把枯燥的工作调制得活色生香!
樊登说,爱,是个动词。爱,是自己的事,无关其他。
选择一个人和选择一种职业是一样的,无所谓对错,关键是选择后,是不是努力去爱了。只有爱与情怀,才能让我们在已选择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