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8年,沈梦辰公开催婚:好的关系,都不必太用力!
最近,沈梦辰在脱口秀节目《听姐说》中自爆“被催婚”。
掐指一算,这对娱乐圈的“最跳脱”组合已经恋爱八年了,却迟迟没有结婚。至于其中缘由,沈梦辰在节目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我们两个也没有那么甜,我们俩也有烦恼,最大的烦恼就是被催婚。
我是父母催、亲戚催、朋友催、观众催、网友催,日日催,夜夜催,催啊催啊,海涛根本就催不动,连龙卷风都催不动……”
沈梦辰一句“海涛根本催不动”激起千层浪,尽管为了配合芒果台、渲染气氛,女星“自黑自嘲”有玩笑的成分,但听上去颇有些心酸与无奈。
在两人的关系中,似乎沈梦辰永远是主动、热络、付出的那一方,一直在尽心竭力地维护这段感情。
但太过用力的感情背后往往牵扯着自己的能量,耗费心力和精力。
付出太多,却得不到回报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性并不罕见。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玲,爱上了一个大自己十几岁的男人。
对方成长背景、学历收入都不及自己,但玲就是爱得一往情深、死心塌地。为了和对方在一起,她放弃了自己原本喜欢的工作,搬去男人所在的城市打拼。
在生活中,玲对男人处处用心、体贴周到,在工作上,也绝不含糊、能帮就帮,即便倾囊相助。
本以为自己的付出,男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终有一日两人能修成正果,有“花好月圆”的那一天。
可没想到,男人后来事业上不得志,羞愧难当、性情大变,开始对自己日渐冷淡。
玲开始焦虑、恐慌,“夺命连环CALL”要求见面、苦苦挽留对方。但女人越用力,男人越闪躲,最后,彻底消失在女人的世界里。
表面看起来女人爱得深情、彻底,但往深处想,这种“尽心竭力”实际上是一种“用力过猛”的表现,而这种情感模式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不愿面对的“真相”。
在感情中用力过猛,是内心对“爱”的渴求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或轻或重的伤慢慢长大,成年后在红尘中寻寻觅觅、摸爬滚打。
如果在早年成长过程中,父母对我们“镜映”不足,缺少陪伴和情感上的回应,那我们内心就会极度缺乏爱、缺乏安全感。
越缺乏,就会越渴求。
为了填补这个“缺口”,成年后的我们会在亲密关系中想尽办法去弥补童年的亏欠,甚至用不断压缩自我、过度付出的方式去牢牢抓住对方。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来访者玲,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6岁时,父亲患病早逝,母亲娘家无人,又体弱多病,在她上初中时就下岗了。
为了维持生计,让玲继续完成学业,母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另外一个男人,不得已带着她再婚。
继父脾气暴躁,重男轻女,不久后便和母亲生下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在情感和物质上极度偏袒弟弟,对她长期忽视。玲回忆说,小时候吃甘蔗,甜的那头永远是弟弟的;夏天天气热,弟弟喝汽水、吃雪糕,她永远只有看的份儿……
父爱的缺失、母亲的失职、童年动荡的生活给她内心蒙上了“阴影”。
对玲而言,抓住那个男人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她完全忽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把一个配不上自己的男人放在高于自己的位置,用过度的付出去维持关系的稳定和恒久,真正渴求的也无非是童年“求而不得”的那份爱而已。
但这样用力的爱,并不是成熟的爱,它无法成就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因为好的亲密关系,真的不用你如此费力、掏空自己。
好的亲密关系,是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美好的感情,渴望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状态,能与对方携手幸福地走完人生的全程。
但即便两个人朝夕相处、耳鬓厮磨,每天在一口锅里吃饭、在一张床上睡觉,但男女有别,彼此性别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甚至个性与三观都存在差异,所以本质上我们还是两个不同的人。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很容易把对方投射成自己的“理想型伴侣”。对另一半抱有高要求、高期待,期待对方能完善自己、帮助自己、拯救自己、抚平内心所有的伤、填补自己内在匮乏的“空洞”。
为此,我们就很容易走极端,要么变得苛求控制,要么变得黏人依赖,让亲密关系陷入“僵局”,劳心劳力、累人累己。
然而,亲密关系无法承载一个人的所有需要。除了两个人的世界,我们还需要自己的生活,需要充分发展其他的部分。
所以,好的亲密关系一定不是完全的“融合”,而是一种“亲密有间”的状态——你可以是你,我也可以是我,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双方都有能力给彼此空间,为关系“留白”。
在纷纷扰扰的娱乐圈中,出道20年的刘若英曾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一书中这样描绘自己和丈夫钟小江的相处模式——
“两人一起出门,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两人一起回家,进家门后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两个人有各自独立的卧室和书房,共用厨房和餐厅…”
很多人会质疑,如此缺乏“黏性”的夫妻生活,感觉两个人都不在同一个频道,是如何做到维持七年之久的?这样的相处模式,真的能收获幸福婚姻吗?
但“奶茶”刘若英却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方式,她可以躺在伴侣怀里享受两个人的“亲密”,也能在孤独中活出一个人“精彩”——唱歌、拍戏、写书。每一样她都乐在其中,把“一个人的时光”过成了诗一般的日子。
这样的亲密关系是我们人人都想拥有的,但从“渴望”到“拥有”会有一段路要走,在努力“创造”这样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一件事——爱自己。
先爱自己,才能在关系中活得更有底气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有爱与被爱的渴望,但“用力过猛”一定不是爱的正确姿势。只有先看清自己,学会自爱才能与对方建立稳固、有生命力、流动、健康的关系。
德芬老师说过,真正的爱,是永远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我自己先舒服了,才有资格说爱你。
作为女性,我们内在对爱的渴求永远无法通过伴侣来满足,与其把精力用在对方身上,不如把关注的目光转向自己,沉下心来去了解真实的自己,学会慢慢爱上自己。
1、接纳真实的自己,调整内在期望值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无瑕、无坚不摧的,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创伤的“裂缝”。面对真实的自己需要勇气,但只有接纳自己是有缺失的、是有弱点的、是脆弱的,承认自身的不完美和局限性,调整内在对自己的期望值,才能活得更真实、更坦然。
2、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关怀
亲密关系是一面镜子,透过对方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如果你常常在关系中感到抓狂、愤怒、绝望、无助,那就需要停下来看看自己。通过自我觉察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学会“另辟新径”(比如正念冥想、弹琴画画、写作书法等)寻找更多、更好的方式来安抚自己、满足自己。
3、敢于说“不”,守住自己的边界和疆土
我们不需要活成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好人”。即便我们童年坎坷不幸,内心再匮乏、再缺爱,无比渴求一段亲密关系,也应该在关系中守住自己的界限、建立自己的标准,对别人提出的要求慎重地说“是”,勇敢地说“不”。
亲密关系,是我们女性终其一生的“课题”。因为对爱的渴望,我们往往对伴侣抱有过重的期待,在对方身上投入了大量的心力,从而忘记了自己,徒增失望与烦恼。
然而,好的亲密关系一定不是把力用在关系上,用“压缩自我”的方式去成全“我们”,而是把力用在自己身上,先满足自己,再成全关系。
编辑 | 饿鱼
明晚9:30-21:30
遇见现场首次直播揭秘
点击下方预约键
预约直播吧!
👇👇👇
亲爱的读者,你好,我是张德芬
欢迎你关注我的视频号,让我们一起遇见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