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型企业看城市硬实力:杭州、苏州、广州、无锡、宁波真“硬核”!

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复杂,科研成本越来越昂贵,营销支出越来越巨大,现代经济越来越呈现“相对垄断”的特征。从团购外卖、共享单车、视频网站、音乐网站等互联网企业,到家电、电脑、汽车、智能手机等实体经济,都从群雄逐鹿走向了“巨头垄断”,中小企业只能依附“巨头”才能生存。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决定一座城市竞争力的不是占多数的中小企业,而是巨型企业。追逐巨型企业,打造巨型企业,已经成了一线、新一线城市的优先目标。企业总部、中国总部、区域总部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这种城市发展行为是对还是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的,因为现代经济是产业链经济,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企业总部落户,往往意味着不仅他落户,他还会带来配套产业链,对城市发展的贡献非常显著。北上深之所以比其它城市竞争力强的多,根本原因是他们拥有强大的“总部经济”,产业聚集效应非常明显。

今天就以“巨头企业”为切入点,对中国17个主要经济强市的“硬实力”进行评价(京沪深位居前三,没必要讨论),以此来分析这些城市的竞争力。

评价指标:世界500强(系数10)、中国500强(系数5)、民营500强(系数3)、上市公司(系数1)、独角兽(系数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额(系数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系数5)。

1、杭州

杭州名列第一,或许出乎所有人意外。杭州拥有4家世界500强,19家中国500强,35家民营500强,192家上市公司,20家独家兽,七大指标有五个位居第一,这份实力谁人能比?

阿里巴巴、物产中大、吉利、海亮、恒逸、万象、兴合、海康威视、娃哈哈、银泰、中策、华立......,这份名单多达上百个!

杭州巨型企业不仅规模大,而且行业分布广泛,从电商购物、汽车、商业、地产到软件信息、文化娱乐、高端制造业,深入触达经济的每个脉络。企业是经济最核心的驱动力,毫无疑问杭州已经打造出了比肩北上深的“经济发动机”,这是杭州强大的关键。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服务业持续繁荣,不出意外,中国第五座一线城市非杭州莫属。

2、苏州

苏州有3家企业上榜世界500强,但上榜中国500强的企业只有4家,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量都与杭州有差距,但规工营业额却是杭州的2.43倍,利润是杭州的1.57倍,造成这种前后不一的原因是苏州外资强大,民族企业相对弱小。目前,西方国家都在叫嚣着产业链去中国化,苏州这种企业结构有很大的风险性,应引起重视。苏州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有强大实力,未来应全力培育民族企业,打造出更多本土化的巨型企业。

3、广州

广州的企业实力比预想的要弱,不仅与北上深有巨大差距,就是放在新一线城市中也仅位列第三,这正是广州的短板所在。近几年广州全力打造“总部经济”,吸引了不少巨型企业将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广州,力挽经济放缓颓势,说明广州确实认识到了问题,并找到了解决办法。

4、无锡

无锡的强大,在本表中表现的非常明显,虽然没有世界500强,但中国500强第三,民营500强与苏州并列第二,上市公司第四,规工利润第五,这对于一座普通地级市来说堪称逆天。无锡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型企业几乎全是制造业,产业结构非常优良!

5、宁波、重庆、南京、佛山

这四座城市企业实力半斤八两。

宁波各方面实力比较平均,但缺少世界500强和独角兽,这主要是因为宁波科教实力较弱,尤其是大学数量少,研究型大学空缺,如果能把大学这个短板补齐,宁波未来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重庆作为直辖市,居然没有一个企业上榜世界500强,而且上市公司数量也偏少,这与其2.2万亿的工业规模不匹配,说明重庆经济总体还不够高端,缺少行业主导力量。重庆目前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是汽车,是否能在电动化转型中打造出世界级企业?

南京指标数据不错,但产业规模和利润偏少,位居前10的企业,有三家商业零售、两家石化、两家银行、一家钢铁、一家电子、一家工程,产业结构一般,说明头部企业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有待改善。不过南京独角兽数量位居第二,未来潜力不错。南京要把善于自己的科研实力转化为强势企业!

佛山的工业实力确实强大,碾压大部分省会,工业规模和利润甚至能胜广州半筹。从企业看,佛山是强大的,但从城市综合实力看,佛山却明显不足。佛山要摆脱工业城市的定位,积极向综合性城市转变,做大市区,做大第三产业。

6、泉州、成都、武汉、天津

泉州得分比“成武天”还高,有些难以置信,但这就是事实!泉州这座城市虽然是二线末流,但产业和企业绝对是国内一流,恒安、达利、安踏、冠幅、九牧、特步、七匹狼、鸿星尔克、乔丹、利郎、浔兴这些大名鼎鼎的民营企业,都是泉州的。在品牌上,敢说稳压泉州的城市真不多。

成都,武汉、天津,企业实力都不错,但与其城市地位相比,企业实力略逊一筹,这三座城市外来企业确实很强,但本土企业活力明显不足,需要强化自身硬实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超级企业。好在三城高教科研实力不错,只要能留住人才,激活创新细胞,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7、长沙、郑州、青岛

这三座城市工业有一定规模,企业有一定实力,但产业相对比较单一,多元化实力较弱。如长沙高度依赖工程机械,郑州依赖能源化工,青岛依赖家电和轨交装备,从产业的角度看,这三座城市产业链实力较弱,参与国际分工不够深入。这三座城市最应该学习的城市不是深圳(深圳很难被复制),而是杭州、无锡,研究一下他们是如何上市这么多公司,都是什么类型的公司,然后扎扎实实发展制造业,争取未来10年上市公司达到200家以上。

9、济南、合肥

7000多亿的规工营业额,400亿的利润,也就比普通二线城市强一点点。济南和合肥与上面这些城市的差距非常明显,直白点说不在一个层次!

济南主要靠山东能源、山东重工、山东钢铁等几个省属巨型企业撑着,如果没有他们,济南的企业实力可能只能算三线城市水平。目前济南城建如火如荼,这些确实能让济南“脱胎”,“皮囊”好看一点,但要想“换骨”就必须培育出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济南自己的“巨型企业”。

合肥底子太薄,虽然过去20年发展速度非常快,但企业的成长需要时间,像小米这样10年进入世界500强的案例毕竟只是“传说”。2020合肥刚诞生第一个千亿产值企业,但也只是一家台资企业而已。合肥企业中营业额突破100亿的仅24家,超过500亿的仅两家(联宝和合肥百大),50强中有三分之一是外来企业。总的来说,合肥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缺少行业巨头,还需再接再厉!

评价城市,不能只盯着GDP,GDP可以通过基建投资等制造虚假繁荣,企业才是能可持续创造价值的下金蛋的母鸡!没有高效益企业支撑,GDP不过是数字而已!打造巨型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是每一个万亿级城市毕生追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