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诉源治理” 完善矛盾纠纷 多元化解机制
(来源:成都市成都高新区人民政府)
近日,成都高新区出台《深化“诉源治理”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保障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诉源治理’《意见》”),提出全面提升社区发展治理法治化水平,搭建和完善五大平台,建立四项机制,强化工作保障,构建“党政主导、综治协调、源头防范、诉非联解、多元共治、司法保障”的城乡社区“诉源治理”工作格局。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将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发挥各有关部门职能作用,完善社区依法自治格局,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平台搭建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建立社区纠纷化解服务平台,统筹设置“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建立行业调解专家库,每个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新兴行业至少配备2名调解专家,各行业领域配备不低于40人的人民调解员,并实行实名登记、分类管理。同时,推动在自由贸易区等商务聚集区建立商事纠纷调解组织,培育国际化、专业化的商事纠纷调解队伍。
在工作机制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发挥政法委组织协调作用,统筹指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乡镇、村社构建“共建解纷力量、共搭解纷平台、共谋解纷策略”的共建共享工作机制。引导基层自治,着力将纠纷预防解决在社区院落、楼栋、家庭。设立调解指导站,鼓励开办“人民调解员网络培训学校”,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成都高新区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诉源治理”《意见》的实施,最终形成预防、解纷和修复并重,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并举,诉讼与非诉讼方式并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诉源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增强预测预警预防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的能力,为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记者 袁也然)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