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民:生活杂记之二篇

生活杂记之二篇

江苏南京  山民

  (一)买灯记

  今天是正月十六,曾有天文专家介绍,今年的元宵节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想必是真的。

  下午打开家里客厅的一盏灯时,听见滋滋作响,吓得赶紧关了。到了吃晚饭时,发现客厅少了一盏灯亮,光线立马昏暗不少,很不适应。为什么就不适应了呢?想想古人以前用的还只是火把,在木头上捆着一块布,浇上油,点上火,这就是火把。后来发明了煤油灯,不过使用起来不怎么方便,所以渐渐被人遗忘弃用。接着蜡烛又被发明出来了。这个比煤油灯要好,下面还有一个可以拿的烛台。蜡烛的发明是让世人挺震撼的,它也是最有用的一种能发光的灯,直到电灯占了它的风头,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他用了近上千种方法发明了第一盏电灯,这次轰动比上次蜡烛的可要震撼多了……即便如此想,想适应灯光暗点却还是不行。

  客厅的顶灯很大,家中没有梯子无法更换,只好在餐桌旁放一个落地台灯,灯泡4瓦,发出昏黄的光,依然不够亮堂。于是去楼下大超市买灯泡,寻了一圈竟没有细口螺纹的。吃过晚饭收拾妥当后,我寻思着去菜市场那边的五金商店看看。时间已过九点,路上好多商店已经关门了,穿过一个广场,又走街串巷,终于看到一个小店仍在营业,如愿买到一个更大瓦数的节能灯,小店老板说这个灯泡瓦数虽然5瓦,但很亮也节能,试了一下果真如此。想着一会儿回去客厅就恢复了明亮,心中不由得一点欢喜。回去的路上脚步也轻快了很多,潇洒地点上一支带薄荷味的细支烟,在广场空旷的地方抬头望天,寻寻觅觅那一轮更圆的明月。可月亮在哪呢?星星也没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非也,真是“寻月未果徒喟叹”!幸好我的口袋里还有明亮的一盏💡!

  我不由得怀疑天文专家的权威性,又去百度了一下,据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专家介绍,今年的元宵节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月亮最圆时刻为27日16时17分。原来是我错过了赏月的最佳时机,恍如镜花水月,真令人唏嘘不已!

  (二)邂逅菜花

  辛丑农历二月初十,星期一,晴。

  一大早小孩上学后我们便去上班,一出门发现交通拥堵(周一的情况总是这样的),好不容易上了绕城高速就更加堵塞了,导航此时发出一条信息:前方有交通事故……

  “唉,上班要迟到了”。我一声叹息。

  “早晚高峰,堵车不堵心……”,听着车里广播如是说,我还真就不急了我。任随车流向前淌,蜗牛一般的速度前行,耳畔响着迪斯科音乐,在音乐间隙男女主持人插科打诨地耍着嘴皮子十分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地笑开了颜……听着这个FM1035“好玩组合(浩斌和丸子)”的节目,还真让我一颗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并悟出了一个真谛:与其越急越慢于事无补不如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心安理得。妻也在旁安慰说:不急,赶不上班车我就坐地铁去上班……

  车队终于流到了去杭州溧水方向的匝道口,我便立刻拐上匝道后对妻说:这边不堵那边堵,与其两人都迟到,不如保你一个,大不了费点油多跑些路程而已。于是一路向西畅行无阻,顺利赶到了妻的单位,然后我选择了国道不走高速,折回向我的单位奔驰而去。

  沿途风景如画,路两旁盛开着各种樱花海棠,桃红柳绿,紫叶李花,百红千紫的真是赏心悦目……

  忽然路旁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印入眼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这样不期而遇邂逅菜花,看到了我一周前就在脑海里浮现的心念念的那一抹最淳朴的“田园黄”。其绿叶托着金黄的花瓣,在田野中轻轻随风摇曳……村庄、农田、油菜花相互交映,构成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我停下车走进花海,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扉,催人欲醉……

  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元稹所作—— 折枝花赠行

  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正浮想联翩之际,头顶上一阵轰鸣声,一架大飞机由远及近而来,抬头一望,距离那么近飞机的腹部清晰可见,紧按快门抓拍几张,飞机又由近及远渐行渐远……让飞机飞一会儿,我心里说道,点上一枝带陈皮爆珠味的细枝贵烟,心也就腾云驾雾我心飞翔起来……

  周一的上班之旅,让我感慨万千。堵车本是一件令人烦心的事,可你把心放宽了,泰然处之,便是另一番风景,另一种结果。正应了那句台词:让子弹飞一会儿……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朱岷:江苏省南京市人,微信名山民。高级工程师。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春节杂记三

    春节杂记 3.百草千花日夜新 癸巳新正初一,读<赵孟頫画语录图释>,觉得"百草千花日夜新"诗句好. 世间万物,无不日夜新,非人力使然. 但有些人,总以为世界发展是他们带 ...

  • 程双红:白泥日落(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桃是一位 ...

  • 生活杂记(两篇)

    生活杂记(两篇) 作者 ▏杨老三 1 乘"蓉2号"电车记 四月未还算春天吧?都说春光明媚好,可眼前天空湛蓝,太阳明晃晃的,晒得人连眼都睁不开,出西南交大犀浦校区西大门,不到两百米就 ...

  • 浅谈个人生活(外二篇)

    浅谈个人生活(外二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甚至,大多数同志,生活还过得有滋有味.然而,有的人却过得孤苦伶仃,让人焦虑,目不可忍,有谁担心过老人.病人和不能外出打工等家中的人是怎样生 ...

  • 生活杂记 篇二:人到中年,警惕牙齿楔状缺损,说一说我的两次补牙经历

    年底了,来盘一盘你今年的健康状况如何吧!医保花完了没?健康账单列了有多长了?你和你的家人有哪些就诊经历?你的家庭健康计划是怎样的?又或者,这个特殊的2020年,你身边有哪些抗疫英雄和抗疫故事? 创作立 ...

  • 生活杂记 | 摄影学习笔记04:关于镜头之二(20190309)

    以前随手拍过一些照片,记过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头翻翻,记起了很多旧事,边看边顺,修改了一些错字别字. 本文记于19年3月9日,关于镜头的摄影学习笔记之二. 三.镜头分类 镜头分类,各有各的分法,各有 ...

  • 第三十二篇: 志愿服务应该融入生活

         据说,如果组织一次非洲救助大象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国会有成千上万人一呼百应,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可是如果,路上有个矿泉水瓶子,除了环卫工人清理之外,还会有多少人弯腰捡起丢进垃圾桶?     听 ...

  • 【颍州文学.散文】赵敬刚||一切,缘于生活(外二篇)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散文家) 一切,缘于生活(外二篇) 文/赵敬刚 回家过年 昨个立春,今个小年,还有几天就要过春节了,不经意间,岁月的年轮又转了一圈. 看身边 ...

  • 第六百一十一篇  红山文化定居农业生活方式(二)

    (续) 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有二座比较古老的筒形器墓,墓主亦为男性或性别不明.环绕墓穴摆放一圈手制彩陶筒形器,墓中陪葬一件轮制彩陶罐.筒形陶器是兴隆洼和红山文化常见陶器,具体用途不明,但肯定与祭祀有关 ...

  • 【望安山文学】林普锦||“艺术”不应是生活的全部(随笔二篇)

      主编:非   鱼 生活就是生活,就应该以平凡为基础.把生活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来追求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把握其中的度,适可而止.一味沉溺"艺术",那是浑身浪漫气质得不食人间烟火的清纯 ...

  • 王咏梅 | 好好生活,慢慢遇见 (外二篇)

    总第1248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午后出去散步,遇见了它们...... 冬日暖阳.是的,今年立冬后第一个好天气,那么纯净的一片蓝天,那么温和的阵阵阳光,我不由地长舒了一口气,感觉那些树啊.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