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衡讲伤寒 | 不可发汗、不可攻下、不可涌吐,少阳病到底应该怎么治

少阳为天地生阳之气,从阴出阳,发育万物,故曰少阳。在自然界以一岁而论,属于春之正、二、三月,以一日而论,则为寅卯辰三时。盖天阳之气,在冬令亥、子、丑三月,潜藏于地下寒水之中,至春令寅、卯、辰三月渐升于地面之上,草木禀此阳气而萌芽始生,阳气日升,草木亦渐发荣,故《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即因春阳上升,启故从新之义。至于由春而夏,则为木令而交火令,观其出于冬而交于夏,是为水生木、木生火之象,因此少阳之初,乃水木之阳,少阳之终,则为木火之阳也。再从一岁之六气而言,少阳为三之气,是因升浮地面之阳气与夏日之热相合而生暑。又从天人合一立论,人禀少阳之气而生三焦与胆,三焦生于肾系,秉水中之阳达于气海,上联肝胆是为水生木。《内经》所谓“少阳属肾”即指秉肾阳之义也。《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是因胆布气于胃中,故木能疏土,以化水谷之精气上达胸膈以至心包,则甲木能生相火,所以少阳之主气为火也。夫水生木为少阳之根源,木生火为少阳之功用。少阳在人身生理方面,水火调和,风木不郁,则少阳舒畅,百病不生;在人体部位方面,以六经而言,是二阳三阴之间、入阴出阳之界;在病理方面,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在病机传变方面,病邪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争则病作,息则病止,故证见寒热往来。如阳盛阴衰,则但热不寒而入阳明;阴盛阳衰,则但寒不热而入太阴。在本病之来源方面,是由太阳病传变而来,或由本经气化之偏胜而为病;在去路方面,除传阳明和三阴外,惟有经过适当之治疗,使病邪得少阳枢转达于太阳,从皮毛得微汗而解,任何传变绝不至复传太阳。在治疗方面,本证既非风寒外束之表证,故不可发汗,又非燥热内实之里证,故不可攻下,更非结聚于胸膈痰饮证,故不可涌吐,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只宜于和解之法,以小柴胡汤清解半表,而杜阳明之路,温补半里而闭太阴之门,使阴阳不至偏胜而平衡,则少阳之病可愈矣。如误用温针、汗、下以及利小便等法,以致相火不潜而上炎,耗其津液而从燥化,因此,少阳病传阳明者较多,而传太阴者较少,传少阴与厥阴者,亦不如传阳明之多也。手少阳之经脉由手走头,足少阳之经脉由头走足,故少阳病之提纲“口苦,咽干,目眩”均为头部之症状;除提纲外,喜呕之病情及胸胁苦满、寒热往来等症状亦为重要,在诊断少阳病时,应注意及之。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解释:少阳之本气为火,火性炎上作苦。病则相火不潜,挟邪火上冲,苦从火化,火旺灼阴,则口苦、咽干;风火相煽,上扰于目,则目眩。目眩,即眼目昏花而旋转之义。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解释:少阳之经,起于目锐眦,循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肩下,循胁里,络肝,属胆,风中少阳之经,壅塞窍道,则两耳无所闻;风火循经上扰则目赤;邪入胸胁,阻滞少阳之枢机不运,则胸中满;相火挟邪热冲心,则生心烦。少阳病邪在半表里之间,因胸膈无痰,故不可吐;邪未入阳明燥结,故不可下,而只宜和解,如误吐下之,必伤中宫之阳,而损心肾之气,因而不能制其寒水,以致膀胱失其运化,水气上逆,侵凌于心,故见惊恐、悸动之证。此为少阳病误治后之变证。

按语:少阳中风,自应以小柴胡汤和解为不易之法,若误吐下后,柴胡证未罢而见惊悸者,应以小柴胡汤加桂枝、茯苓、龙骨,或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如本证已罢而见惊悸者,又应以姜桂苓半汤加附子,或真武汤强心固肾,温中化气行水。

再按:耳聋一证,如初病兼见少阳脉证者,则为客邪入于少阳经脉,阻滞清窍之耳聋,故宜和解。如病久精神缺乏而见少阴脉证者,又属于肾阳不足之证,盖肾开窍于耳,肾阳虚则阴寒之气上逆,阻塞清窍,以致耳聋无闻,又当扶阳抑阴。在临证时,务须分辨明晰为要!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解释:伤寒太阳表证,必见恶寒发热,头痛项强,甚则肢体疼痛,脉必浮紧,自当汗解。今不浮紧而见弦细,即为少阳病之脉,仅头痛发热,项不强,体不痛,亦属少阳之证,如再兼见口苦、咽干、目眩、喜呕,甚或往来寒热等证,则邪入少阳更为确实。在治疗上,只宜和解,不可发汗,如误发汗则耗津液而损真阴,以致邪入阳明化燥,邪热扰乱神明,故发谵语,即属胃热之谵语,即应见壮热、舌干口燥、渴喜冷饮,应于临床时针对病情之实据,处方施治。

吴佩衡(1888-1971年),名钟权,四川人,1921年至云南行医,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当代火神派的重要传人之一。

《伤寒论讲义》是吴佩衡先生遵照当时国家卫生部组织编审中医教材要求,结合自己多年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和临证体悟编著而成。本书从《伤寒论》398条中精选了263条最能反映仲景学术思想的条文进行逐条论述,完整涵盖了《伤寒论》的 112 首方剂,对其中难理解的 133 条条文加以评按,并补充了一些条文缺少的治法方药,从体例和内容可见作者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和指导临床。

本书以1965年吴佩衡先生油印本《伤寒论讲义》为底本,重新整理而成。自1965年以来,该书未再版。

本书分概论和各论两部分。

概论包含:

1.《伤寒论》之源流及其书名之意义。

2.《伤寒》六经与《热论》六经。先生经分析认为《伤寒论》六经以《素问·热论》六经为基础,但较其更为完善。

3.《伤寒论》六经分证及其作用。此处先生引郑钦安关于“伤寒六经提纲病情”的论述,指出明确六经病情,把握纲领对于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及临床诊疗大有裨益。

4.六经与八纲之关系。指出临证以八纲和六经分证,极具指导意义。

5.六经与五行、六气之关系。强调六气及五行生克对理解六经的重要性。

6.六经与八法之关系,认为八法已囊括在六经治法之中。

7.传经与直中。

8.合病与并病。

各论分七章: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和差后劳复病。

吴佩衡先生在阐释条文提及和有证无方补用方剂中,提到最多的方剂为四逆汤、白通汤(含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麻辛附子汤,善用回阳救逆之法,具有明显的火神派特色。当然,先生临证注重六经八纲,标本兼顾,绝不是一味地扶阳。本书切合临床实际,是研习《伤寒论》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云南四大名医之首

讲解《伤寒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