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淇18岁,告别天才与早熟
当文淇演了个“普通”女孩
文淇
在很多明星30岁还没有代表作的时候,未满18岁的文淇正在纠结把哪一部排在前头:是让她提名金马影后的《嘉年华》,还是获得金马最佳女配的《血观音》。
《嘉年华》里,她是假装18岁的15岁小米,在宾馆打工时发现有未成年女孩被侵害,关键的监控证据就在她手中。
《嘉年华》剧照
《血观音》里,一张纯良的脸,一颗扭曲的心,她成了作茧自缚的棠真。
《血观音》剧照
从此文淇被定义为一个早熟的天才少女。她在银幕里的眼神,比成年人更率直,比同龄人更敏锐,她把一种与自己年轻不相称的老成揉碎在少女的天真里,让所有人拍案叫绝。
金马奖执行委员会执行长闻天祥说:文淇已经超出了大家对童星的定义,不但口条、口音拿捏有技巧,演技也很有层次,让人惊艳。
但,真实的文琪也是如此吗?或许不。
最近她主演的电视剧《生活家》登上央视。说来神奇,她难得演如此贴近自身年龄的角色,没犯罪、没耍心机,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年轻女孩:毕业季、找工作、租房子、谈恋爱......
《生活家》
有人觉得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也有人觉得没保持暗黑文艺气质的文淇退步了。
年少成名容易被过度赞誉,也容易被唱衰,而“天才”与“早熟”恰恰是文淇最希望摒弃的标签:对一个真正处于花季的少女来说,想要被当作少女,有什么错呢?
或许《生活家》里才是真正的文淇,一个很努力很真诚也很“疯”的女孩,一个什么都能演的真正的演员。
即便她一个人终究无法决定一整部剧的质量。
01
不一样的文淇
如果只看过文淇最出名的几部作品,那《生活家》里的她你可能会感觉到陌生。
她完全抛掉了身上被人夸赞的“洋气”和“高级感”,演一个每天被鸡零狗碎围绕的毕业生。
家境贫困、乐天派生活。面试需要五点钟起床,先骑小电驴,再换地铁,路程三个多小时;实习公司里,被同学算计,撞破了上司的奸情。
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容易在市内找到了一套便宜房子,却因为母亲想赖掉中介费泡汤了;母女俩唯一的资产就是位于青浦的房子,母亲再次掉链子,被骗做了抵押贷款......
《生活家》里为角色设置的困境一个连着一个,试图展现一对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喜剧人母女。关是过了,解决方式却处处藏着不合理。虽然是“生活家”,但很多时候看到的不是生活,更像是闹剧。
这也是国产剧现在最大的问题:拍中产、富豪阶级花样百出,拍普通人、“穷人”,一下子就捉襟见肘了。
这里不说剧情,只说文淇。
文淇在剧组庆生
对文淇的质疑很简单:现在多是30岁演20岁,17岁的中学生文淇是否可以演好22岁的职场人?她是否能彻底摆脱既往的银幕形象?
我想答案是很直接的。
文淇拍摄《生活家》
文淇的优势就在于她在演戏时能脱出“文淇”——演什么都不像她自己。
和刘敏涛演母女,虽浮夸,但真情流露起来又细腻非常。
《生活家》剧照
和邱泽演有一点暧昧的师徒,22岁的年龄差竟然也不让人下头(当然也得益于邱泽的外型),那点心动纠结闪避处理得恰到好处。
和刘心悠演上下级,活灵活现地还原了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直面大佬时手足无措的“囧”。
最新播出的内容里,生而不养的亲生父亲找上门来, 她第一反应是骗子,随后证实了真实身份后, 她百感交集。其中既有委屈与胆怯,又有怀疑与迷茫,再加上几分被母亲历练出来的机警......
数种情绪夹杂, 确实精彩。
《生活家》剧照
02
总被说早熟
她却说自己很幼稚
电影《被光抓走的人》的导演董润年这样形容文淇,“第一感觉她的眼神非常清澈单纯,但是再读你觉得她似乎在用超越年龄的成熟偷偷观察着这个世界。”
但“少年老成”是文淇最希望摒弃的标签之一。
被看作早熟是正常的。
8岁参加模特比赛,那时候还在镜头前口不择言;10岁开始演电视剧,从此进入演艺圈;12岁演《嘉年华》、《血观音》,这两部电影接连拿奖,她成名、走红、赞誉加身......扶摇直上。
但也恰恰是它们本身的深沉与黑暗,让游走其中的文淇被认定是一个熟知世情的“老”女孩。
《血观音》剧照
真是如此吗?
文淇不是任何二代,没有历练过给她早熟机会的事件,“在一个相对宽松、幸福家庭中长大”。她第一次看《嘉年华》的剧本,理解不了小米、理解不了莉莉、理解不了这些孩子的关系。
《血观音》的导演杨雅喆说,电影拍完了,文淇也没搞懂“官商勾结”是什么意思。
但她花费很多时间去学习。没干过辛苦活,就跑到宾馆去打工,和《嘉年华》里的小米里一样擦马桶换床单打扫卫生,干了整整一周,累得直不起腰。
导演指导她的动作,“黄小米不会这么优雅地擦马桶,你太优雅了。打工妹她一天24个小时,大概大部分时间都是弯着腰低着头在做事的,你要把自己变得僵硬。”
《嘉年华》剧照
比起说是早熟,她更多的是有一种天生的共情能力。通过耳听眼见手动去体验、去理解一种不同的人生。只不过这种理解并不一定和导演、观众相同,就像《血观音》,“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演了这么暗黑的角色”。
”有很多人说我的眼神很可怕,但是我在拍的时候没有人这样跟我讲过,就是全程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中二少女。”
从杨雅喆的“吐槽”中或许可以看到她真实的一面,“文淇总是在片场一边听歌一边打节拍,我以为是什么流行音乐,但其实是小毛驴。”
文淇喜欢学校。拍戏很忙,有人建议她和大多数明星一样,找个一对一的老师来补习,但她不想。拍戏时找家教,其他时间还是坚持有时间就去上课。
在她眼里,学校是最纯粹的地方,就像她对自己的单字评价,“纯”。工作中很难完全保持本心,要端出另外一副样子,在学校,她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松弛,可以放声大笑,可以肆意妄为。
《血观音》之后,她想演年纪相当的角色、想谈甜蜜的校园恋爱,她解释道“人总是向往自己得不到的”,却又说“自己本来就不早熟,甚至很幼稚”。
接下《被光抓走的人》,不光是因为可以演偶像黄渤的女儿,还是因为那个角色只是普通中学生;这次在《生活家》里演邱冬娜,她咋咋唬唬,面试实习找工作,每次以为自己赢了,其实是输的开始。剧情固然悬浮,但角色的真实性跃然纸上。
每一种颜色皆是本色。
《被光抓走的人》
03
“演员文淇”
年少成名是种不稳定的咒语。
柳乐优弥拿下戛纳影帝只有14岁,夏雨凭《阳光灿烂的日子》成为威尼斯影帝是18岁,李小璐的金马影后是17岁那年捧得的,如果不拘泥于影帝影后的头衔,张子枫9岁就成为金鸡奖最佳新人奖得主。
14岁的文淇在同一年被提名金马奖影后、最佳女配,最终获得后者。黄渤给她颁奖,那时候两人还没合作过,文淇是他的小粉丝。在后台的时候, 她还告诉自己要表现得很酷。
最后她哭着说完获奖感言。
文淇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这一切来得太快。快到让文淇觉得,“就是很莫名其妙的就入围了,结果还莫名其妙的就拿到了女配。我甚至有一点惭愧,因为我的努力好像没有别人的多,怎么就可以站上舞台了。”
她只说努力,不说天赋。她不愿把这两个字放在自己身上,“我比任何人都更想成为一个好演员,这个愿望里包含了先天的优势,但无论这种优势多么强大,都无法支撑我走完一生。”
“可能某次考试成绩比较好,我一定会跟自己说,可能下一次会考得很差,所以要打起精神来。对于演戏来说,可能观众这一次会买你的单,但下一次如果演不好,大家的眼睛还是雪亮的,所以要让自己时刻保持专注。”
这大概就是文淇身上最讨人喜欢的地方。她保有了天真,又生出冷静自持。这不是早熟,要换个更准确的词,大概是“玲珑”。
未来的文淇会走到哪一步?
她喜欢伊莎贝尔·于佩尔和佩内洛普·克鲁兹,她欣赏他们身上纯天然去雕饰的表演方式,不去“演”。这是她作为演员的目标。
同时今年高考的她,中戏艺考同时选择了表演、导演两个专业——两个专业都是港澳台侨第一名。未来要做导演?也许。
她还希望自己能打破世人的偏见:确实有浮躁肤浅的00后,但也有努力生活、热爱美好文化的00后,如她。
每一条都不容易。
12岁拍完《嘉年华》后,她把自己的微博名字改了,从“童星文淇”改成“演员文淇”。
三分狂妄,三分较真,剩下的都是决心。
当流量、偶像逐渐侵蚀演艺圈,真正能交出作品的年轻演员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实力比任何时候都重要、都光华夺目。而《嘉年华》和《血观音》的光环注定会随着时间黯淡下来,文淇最终还是要用新作品说话。
好在她也清楚,这些光辉的履历不是束缚,而是楼梯。
踩着走上去,才能越走越高。
Nowness 《陈冲,文淇,双陈记》
每日人物 《14岁的金马奖得主,和她最后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