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馃的故事

清明馃的故事

相传东汉刘秀,被王莽兵马追捕四处逃避,逃到婺州乡野,时及清明。由于历年战乱,民不聊生,农民吃糠、咽菜、挖野菜野草充饥。一日,刘秀逃来,恰遇一农夫在耕田,见刘秀饥饿乏力,忙从怀里取出将蒿草椿碎做成的团子给他吃,刘秀饥不择食的大吃起来,官兵赶到,刘秀急中将田泥往脸上、头上乱抹,一手抓蒿子团在吃,另一手抓牛粪递过去,“你要吃吗?哈哈!”清明时节牛吃青草,蒿团与牛粪很相似,官兵一看,这小子是个傻子,连牛粪都会吃,肯定不是刘秀太子。于是问农夫:“喂,见没见着一个厚生逃过?”农夫指着远处说:“早已过去多时了。”官兵就直追去了。就这个蒿团子救了刘秀一命。从此每年清明金华人就有用蒿草和米粉做成团子吃的习俗,这就是延传至今的“清明馃”。

(0)

相关推荐

  • 锦绣小康 | 玉米团子的故事

    锦绣小康 | 玉米团子的故事

  • 12年前,“千里背疯母上大学”的刘秀祥,现在他的故事更加催泪!

    12年前,“千里背疯母上大学”的刘秀祥,现在他的故事更加催泪!

  • 舌尖上的清明之 吴语区——江南的青团,清明馃 |吴语公众号

    什么是吴语?         吴语公众号 吴语区全图 什么是吴语?吴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通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皖东南+赣东北边界.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苏南部大部分,同属吴语最大的一个 ...

  • 竹塘村清明馃

    竹塘村清明馃 清明馃,是清明节的特色小吃,它的用一种叫艾的植物的嫩叶和糯米粉制成的(如右图),艾:多年生草本,有香气,秋季开黄色小花.全草供药用,可杀虫,防治植物病虫害.叶可制艾绒,供灸病用.枝叶熏烟 ...

  • 清明馃

    清明馃 清明馃,是清明节的特色小吃,它的用一种叫艾的植物的嫩叶和糯米粉制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有香气,秋季开黄色小花.全草供药用,可杀虫,防治植物病虫害.叶可制艾绒,供灸病用.枝叶熏烟,可驱蚊.蝇等. ...

  • 第一百一十个故事——致清明的第十封信

    清明: 很久很久我都在思考为什么要玩网游?迷茫,有时候想要放弃,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中可能会收获更多现实之中获得不了的感情,一起练级一起参加活动的战友,一起建立工会的兄弟姐妹们,当我们消遣下来坐在游戏虚幻 ...

  • 第一百一十一个故事——致清明的第十一封信

    清明: 我站在一栋空空荡荡的教堂内,除了从走廊交叉口的方向传来的咚咚脚步声外,什么都没有发生.阳光在尽头挥手,尘埃跟着跳舞,那些粒子仿佛投影一般,映射在白色的幕墙上.一股特别的亢奋捕获了我,因为脚步声 ...

  • 第一百一十二个故事——致清明的第十二封信

    清明: 希特勒年轻卖过画,林肯年轻失过业,达芬奇忙着画鸡蛋,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在第一师范读书,做过北大图书管理员.那么你呢?你现在正做什么. 这些年过去,你从一个孩提成长为一名青年,你从懵懂无知到初识人 ...

  • 第一百一十三个故事——致清明的第十三封信

    清明: 夜晚我站在院子里看星星,抬起头是一个很凝重的过程,我深呼吸一口气.飞行的航班眨着眼睛闪烁不定,繁星却绣得到处都是.蛤蟆嘀咕了很久,猫也厌烦哈着欠,盆栽里的植物低沉不语.大约风太过寂寞,就连传播 ...

  • 第一百一十四个故事——致清明的第十四封信

    清明: 夜,悄然拉开了帷幕,窗外,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细雨.安静的坐在流年的角落里,听雨儿轻轻的敲打着窗棂,那叮叮咚咚的声音宛若是一位美丽而多情的女子缓缓的拔动着琴弦,时而温柔,时而缠绵,倾诉着满心满怀 ...

  • 第一百一十五个故事——致清明的第十五封信

    清明: 每过一年双11,生命中都会少一个节日,只是过了今年的,明年还会有.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在过节日,而是被节日过了.还有,我们不是在谈恋爱,而是被恋爱谈了.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聊几次天见几次面,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