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史话丨近代天津中医名家之五——精于伤寒的赵寄凡
生活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天津人,若提到天津的名中医,如数家珍。其中有一人他们仍缅记在怀,一旦说起,赞不绝口,这位就是以小药方治大病而著称,被人们誉为“赵小包”的津沽名医赵寄凡。
名医世家 衣钵相袭
赵寄凡,号复初,曾用名赵作霖,祖籍浙江绍兴府诸暨县。赵代祖上行医兼营经商贸易。其祖父乃津沽一带名医,曾作过李鸿章的私人大夫。赵氏生长的年代,正值清末民初,国力衰微,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此时的他,虽为名医之后,且家境殷实,却并未行医,而是选择了投军救国之路。“七·七”事变时,在宋哲元指挥下参加了抵抗日军侵略的芦沟桥抗战。战争失败后,部队被遣散,赵氏回到天津。胸怀报国之心的热血男儿壮志未酬,此时他已四十岁。
不为良将,也为良医。不能报国,仍要济世救人。他脱下戎装,开始了行医生涯。毕竟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便耳濡目染,加之六年的私塾,为他学习中医典籍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且极有天赋,迅速入门。1915年,高中未曾毕业,便拜了天津名医陈雨人先生,从师三年。在投军三年后,又回津从父学习中医,并作临床实习,凡五年。前后八年,已可悬壶,但报国之心促使他再回军队。在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常以自己所学为军人们诊脉开方。1933年,利用军队驻守保定之机,他考取了中医执照,从此便有了正式的行医资格,并更名为赵寄凡。
精于伤寒 尊古不泥
赵氏一生研读《伤寒论》,不仅能背诵全文,而且能真正汲取其精华。故对《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运用灵活,辨证准确,每用即取卓效。他说:“方剂决不是凑集药物。一个好的方剂,要符合主次佐辅的配伍原则,要经过多少次的临床验证,方能得以继承和保留。”赵氏用药,多则五、六味,少则二、三味,剂量小,花钱少,而治病却效如桴鼓。故人称“赵小包”。虽是诨号却无贬意,实为赞美之辞。
赵氏提出了运用《伤寒论》的三个要点:第一,不局限于“伤寒病”,对所有疾病皆可适用。第二,致力于病人生理机能转化的促进与调整,并不强求病源。第三,根据全部症状结合病人整体的病理、生理机能而采取相适应的综合疗法。此三点,乃是在运用《伤寒论》时的科学方法。临床上虽见证多端,但亦可运用伤寒法、伤寒方以应无穷的病变乃是赵氏对《伤寒论》的进一步发展。
审证求因 从因论治
赵氏非常重视“审证求因,从因论治”的治疗原则,常说:“在辨证时,要审清楚,因虚而致病,还是因病而致虚。因虚而病者,治虚病自愈;因病而虚者,治病虚自复。”“祛邪不忘扶正,扶正不忘祛邪”。
赵氏治学严谨,课徒严格,他常教导弟子:“不要作名医,要作明医。”几十年来,他的这句格言一直是弟子们的座右铭,并激励他们不断地奋进。他有一副菩萨心肠,对待病人如同亲人一般,从不让病人多花一文钱。邻里看病,从来是讲义务。对于贫困患者,不仅不收取诊费,还要施以药资。
追求进步 光明磊落
赵氏性情率直,为人诚恳,心理坦荡,勤恳敬业,谦逊好学。他拥护共产党,解放后,曾积极要求加入党的组织,但由于曾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役多年,故未能如愿。医院党支部书记张洪波劝他加入民主党派,并介绍说,民主党派也是在中共领导下的进步组织,加入民主党派同样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于是于1956年12月18日和19日先后被批准为九三学社社员和农工民主党党员。
说起他对共产党的认识,还要追溯到建国前的一段往事。当时有位中医大夫名叫阎效然,此人虽名气不比赵氏,但是医术也不错。于是在1946年两人合计于城厢北门里开办一诊所。谁知这位阎效然竟是中共地下党员,他常向赵氏宣传进步思想。赵氏不仅接受了他的宣传,而且还帮助他购买药品、纸张、文具等送往解放区,阎也赠与他进步书籍。“教人敬,不教人怕,与过去伪军对比实有天壤之别,大为感动。继之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更认识到党和政府为民除害,是说到哪里,做到哪里的。将在历史上一向不能拔除的压在人民头上的恶势力连根拔净。这时我的思想完全信任共产党,敬爱共产党。”这段话见于赵氏为入党而写的笔记中。这篇笔记对自己的出身、历史、社会关系、家庭情况、思想发展、工作表现、个人性格、优缺点、入党动机及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作了毫无保留的陈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旧军人、旧知识分子光明磊落的思想和坦白宽广的胸怀。
赵氏生前除担任天津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顾问外,还曾任过天津市中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理事等。他是第一、二、三、四届(1954年至1963年)市人大代表,第一、二届(1955年至1963年)市政协委员、常委。
精诚合作 共创中医事业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十分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1950年,天津中医界建立了自己的群众组织——中医师公会,并公推陆观虎为主任委员,赵寄凡为副主任委员。
1953年,陆观虎、赵寄凡作为天津中医界的代表参加了首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深受鼓舞。回津后,二人便向市政府有关领导提出了先成立中医联合门诊部,然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医医院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认真采纳。
1954年,天津市政府拨专款筹建中医联合门诊部。由陆观虎、赵寄凡、哈荔田、刘庆山、宋向元、王玉等组成筹备组。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感召下,许多名医放弃个人开业,纷纷加入到这个门诊部中来。中医门诊部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建设路41号(即后来的小白楼卫生院)。天津市中医门诊部,是天津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国家兴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它的成立结束了中医个体行医的历史,天津中医药事业由此正式起步。
由于天津中医门诊部荟萃了天津太多的名中医,不久便誉满津沽,门诊量与日俱增,很快地便不适应社会需要了。于是在1955年,天津市政府采纳了市中医代表会议的建议,决定再拨款12万元,在保留原建设路41号门诊部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天津市立中医医院。天津市立中医医院在当时是国内比较大的中医医疗机构之一,坐落于和平区多伦道92号(原为天津市第四医院)。为了拓展医院的医疗事业,医院又相继聘调董晓初、张方舆等名老中医到该院。为了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病房管理水平,1956年又调入阮士怡、王荣英、刘天成三名西医加强医疗技术力量,此举亦表明了中西医结合事业在天津的开端。
天津市立中医医院是天津历史上第一所中医专科医院,也是第一所国办的中医医院,它从一开始便走上了一条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的道路,是一所以专家领衔,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具有综合实力的中医医院。中医办医院完全是新生事物,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借鉴。然而在陆观虎、赵寄凡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领导下,天津市立中医医院建院伊始便确定了向现代化、综合化迈进的目标,为天津市中医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