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堂丨JPG和RAW有什么区别

很多刚接触摄影的朋友,都认为拍摄RAW格式照片是个麻烦的事情,体积又大,还不能使用普通看图软件查看,所以通常都只拍摄“所拍即所得”的JPG照片。不过,进阶摄影玩家通常都知道,拍RAW才是正确的选择,才能发挥出相机最大的画质表现。那么,RAW到底是什么呢?与JPG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如何设置拍RAW
通常,在你的相机菜单中,找到图像画质这一项,点击进去就可以选择,可以单独拍摄RAW或者JPG,也可以拍摄RAW+JPG,并且也多种尺寸可供选择。其实,MRAW像素减少约一半,SRAW像素只有原始像素的1/4。
当设置为RAW+JPG进行拍摄时,相机会同时存储两张文件后缀名不同的照片,其中,.CR2文件就是佳能的RAW格式文件了,.JPG则是通用性更好的JPG照片。
RAW与JPG的优势劣势对比
RAW的体积大,这是有意义的,更大的体积,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量,这对于后期修图而言,是非常明显的优势。举个例子,通常,RAW文件的色彩深度为14bit,而JPG只有8bit,别看字面上只差了6,但要知道每增加1bit,代表可以记录的色彩数量增加8倍(理论上)!8bit的JPG最多可以记录1670万种颜色,而14bit的RAW,理论上可以记录,这个,这个,总之就是好多好多好多个亿的颜色了(10bit约10.7亿色,请再乘以4次8)。
14bit带来了什么好处?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RAW格式从理论上可以记录比JPG多得多的色彩数量,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可以指数级的扩展色彩及灰阶的层次,让过渡更加丰富细腻,使得后期修图空间变得更大。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
同样的蓝色到白色渐变,14bit假设可以记录1万种深蓝到浅蓝的不同颜色,因此即便拉伸之后,过渡依然很自然平滑,而8bit估计就只能记录100种颜色层次,拉伸之后,由于信息量不够,就会造成色彩的“断层”,通常,在后期调整JPG风光作品时,如果较大程度的调整,纯色渐变的场景(如蓝天、中灰色的背景等)就会呈现出一层一层不自然的分层现象,原因就在于此。而如果你拍的是RAW,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实际案例展示1——解决大光比问题:
正是由于RAW可以记录更多的信息,因此,在光比很大的场景下,拍RAW,然后通过后期调整的方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甚至有些由于曝光严重错误(如严重过曝或欠曝)而导致的“废片”,也能“变废为宝”呢。比如下图:
这是在大巴里拍摄的一张照片,窗外其实是蓝天白云非常漂亮,但拍出来却是窗一片纯白,而车内则比较暗,反差过大,通常来讲,这只能算是废片。另外,可以看出,如果不后期修图,RAW和JPG的效果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但是,如果你后期修图之后:
可以看出,由于RAW格式保存了更多的信息,通过后期调整,原本一片白的窗外,蓝天白云都可以重现,车内的阴影部分,也可以提亮,整张照片就显得光比更加和谐自然。而在完全一致的调整下,JPG照片,窗外依然是白一片,原因就是其记录的信息少,大量“隐藏”信息已经丢失了(尤其是高光区域的信息),后期没有太大的修图空间。
实际案例展示2——偏色调整很简单:
RAW格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后期随意调整白平衡——就跟在相机里面调整一样!这简直太方便了。要知道,照片偏色,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果拍JPG,想要把颜色调回来,是一个比较复杂且痛苦的过程,而拍摄RAW的话,由于文件中保存有拍摄的白平衡信息,使用后期软件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调整,比如:
使用原照设置,红玫瑰明显的偏色
调整白平衡选项,色彩立刻准确还原
上面这张红玫瑰的照片,是用闪光灯拍摄的,原片很明显的偏色了,不过没关系,偏色对于RAW来说,是小菜一碟,只需要在后期软件中,重新选择正确的白平衡模式,颜色就立刻准确还原了。这一特点,可以让我们在拍摄时,不用再担心偏色问题以及白平衡的选择问题,全程AWB自动白平衡就好了。当然,还有一些进阶的后期偏色调整方式,操作也很简单高效,在此就不展开赘述了。
总结:
现在相机的成像质量越来越高,但如果我们只拍摄JPG,就可能无法享受到太多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对于严谨的摄影创作而言,拍摄RAW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好的画质、更大的后期修图空间,配合一些简单的后期修图技巧,就能让我们的摄影作品变得更优秀,且更加高效精准,大家不妨试试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