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唐诗解读——杜甫之《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其一)
出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
扪萝涩先登,陟巘眩反顾。
要求阳冈暖,苦涉阴岭冱。
惆怅老大藤,沉吟屈蟠树。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层巅余落日,草蔓已多露。
注:
寻置草堂地:寻找、购买可以建草堂的土地。
土室:土窑。
郭:本意是外城,这里指秦州城。
眄:斜视,“看”的意思。
岑:小而高的山。
披:分开。
榛;本是一种低矮落叶乔木的专有名称,这里指杂乱生长的树枝。
行:流动。方:须,应当。
汤休:《南史》记载:沙门惠休,善属文,本姓汤。
素:质朴、纯真。心迹素:心地很质朴。
昨:这里指不久以前。
枉:屈尊就卑。
霞上作。云霞中写成的文章,这里指赞公给杜甫的书信。
扪:摸,抓住。
萝:植物名,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
陟:登。
巘:山峰。
冱:冷冻,严寒。
展:实现,达到。
策:拐杖。杖策:拄着拐杖。
解读:
这组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冬之际。杜甫来到秦州后。想在秦州近郊的西枝村寻置一块房地,故出城找到赞公,又偕同赞公前往探察。第一首写寻地经过,因地冷之故,卜居未果。第二首写夜宿赞公土室的感想。
赞公知道杜甫有长住山野的意思以后,便写信告诉他西枝村一带山崖优美、秀雅恬静,盼望他到这里来卜居。接信不久,杜甫即动身前往西技村。本诗前四句写的就是途中情形。“出郭”,出秦州城。“细岑”,秦州海拔较高,因此这里的山相对高度并不大,在山谷间行走的人看来只是“细岑”。“披榛得微路”应该是已经从河谷地带进到山林之中,所以那里路小而且罩满树枝,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路。三、四句写越过“微路”以后沿溪而行的情况。那里虽然只有一条小溪,但是由于它曲曲折折,两面又都是山崖,所以行人须不断渡河。这两句抓住了山区沿溪行路的特征。没有亲身经历,是写不出来的。
五至八句插入一段对赞公的描写。诗人把赞公比作汤休,并说他喜静、心地质朴,这对一个佛教徒来说,是很高的赞誉。七、八句说赞公写信的事,把赞公的信叫“霞上作”,说写信给诗人是“枉”,在礼貌性的客气中,有对赞公的称颂。第八句写赞公信的内容,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九至十二句写诗人同赞公一起寻找草堂地的过程。“共携手”“同远步”写动作,“怡然”“恣意”写心情,可以看出这次寻地的过程也是两位老朋友一次快乐的野游。“扪萝”两句承“携手”“远步”,这两位老人如此不辞辛苦,除了认真为杜甫选择一个可以居住的好地方外,大约老朋友相见,也为他们增添了不少登山叙谈的气力。
十三至十六句写卜居未果。诗人非常想找一处向阳、温暖的山坡,但他们走遍了附近冈峦,却尽是阴冷的山岭。这里并不是没有向阳之处,只是因为“老大藤”和“屈蟠树”太多,即使向阳也是阴湿的。“惆怅”“沉吟”对“怡然”“恣意”,正好是寻地开始和即将结束时的两种不同心情的反映。
最后两句写归程。“意未展”是说提卜居未果,然后撇开卜居着笔暮景:太阳隐没西山,山谷昏暗,只有层巅之顶尚“余”落日光辉;暮来骤凉,未入夜草蔓已经多露,这都是山地才有的特征。这几句,以天色向晚抒发诗人无可奈何之情,含有淡淡的忧伤。
这首诗中“要求阳冈暖,苦涉阴岭冱”两句所反映的意思,可以看作是杜甫没能在西枝村住下来的根本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土室就是依土山土崖挖成的作为住室的山洞或土屋,产生的自然条件主要以黄土为主,因为黄土高原土质深厚坚实,开挖洞穴不易倒塌。甘肃的窑洞分布主要集中在陇东窑洞区:大部分在甘肃省东南部与陕西接壤的庆阳、平凉陇东地区,以及天水渭河流域一带。就地质而言,唐朝秦州的西枝村,处在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地带与陇中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想想赞公当时居住的土室,虽不如陕北、陇东一带的窑洞结实,但也不至于差到那里去。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北方,这种窑洞最为常见。而且在一些诗人笔下又很有诗意。古代的一些隐士,也常筑土室而居。特别是明末清初,有一大批明朝遗臣、儒生居土室而明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