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理所当然》

刚读完松浦弥太郎的《崭新的理所当然》。

这本书和我之间的缘分曲曲折折——去年七月从香港公共图书馆借了它回来,还没来得及读,我们要回深圳了,就把它留在了书架上。当时想的是:反正过不多久就回来了。(因为疫情关系,全港图书馆关停,无法归还的书籍不算“逾期”。)

没想到离开了整整一年。我们委托朋友代为归还了借阅图书,我与它失之交臂。

今年回到香港再去逛图书馆,这本书竟然再一次撞入眼帘,让人有重逢的意外之喜。

初识松浦弥太郎是因为那本《100个基本》,文字俭省,而颇有教益。那时我并不太知道作者是怎样的人。

过去一年在深圳,留连最多的书店是唐宁,在那里翻到一本《东京本屋》。作者吉井忍是日籍华语作家,她以温暖、流畅的汉语写下对东京一些实体书店的实地探访记录。

作者选取书店的标准不是“最大”“最美”“最久”“顾客最多”等等,而是“我最喜欢”,这种随性的风格也使得全书格外真切有趣。

就是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大名鼎鼎的COW  BOOKS 书店,了解到了书店主人松浦弥太郎的生平。

《东京本屋》中的访谈记录与书店实景,印证了我在《100个基本》中所领悟的道理。进而又让我在阅读《崭新的理所当然》这本书时,内心多了一份之前所没有的情愫。

以书籍串连起的日子,充满了这样的偶然与馈赠。

作者认为,这本书谈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新意”——“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尽管朴实简单,但我希望经常能有新意。新意,也就是朝气蓬勃的天真,闪闪发光的鲜度、温情和柔软度。”

秉持着这样的原则,作者用简洁的笔触和朴素的语言记录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

比如:

“有些关系是你直视着对方的眼睛说话后,才会建立的。”

“房间也和肚子一样,空间很重要。我认为室内设计不是由要放什么家具决定,而是要由'事先想好要留多少空间’来决定。肚子、房间,以及自己的心中(都是这样)。”

“遗忘,或许是上天赐给人的一种恩典呢。”

“顶尖的F1赛车手厉害之处不在踩油门的方式,而是踩刹车的方式。”

“由自己决定,自己执行的规定,可以视为是人生的意义。规定,是用来要求自己、为了自己好的原则。规定,是给明天的自己的约定。”

“深挖同一个坑。挖,挖,挖,就算什么都没挖到,还是继续挖。继续执着,在那里找到自己的快乐。”

类似的箴言提醒人,却不敲打人,作者的态度始终是那么悠然平缓,温和克制。他更多地是在讲述自己所摸索并获得的人生启迪,却并没有以此贸然要求你一定这么做。

因此,在读过之后从心底悄然升起的想法是:“啊,这样啊,我也来试试吧……”这想法是由衷的,也是自然的,不是被胁迫,也没有鸡血感十足。仿佛晨光来到窗前,明亮而温和,整间屋子都有了勃勃生机。

读到长辈教导他“要是想睡觉就到房间里去打开被子睡,大白天的又不是生病了,怎么能随随便便躺着?”不禁会心,因为我的姥姥从小也给我同样的教导。直到现在,我还很难接受大白天随意倚靠瘫卧的姿态。

对于“猎人”与“农夫”的理论,我也颇为认同——

“自立的根本是食物的取得,而这有两种方法。看是要以捕猎的方式,或是要以收成的方式。猎人要去旅行寻找猎物,捕捉现在有的东西。农夫则是要在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播种,一面照顾一面等候农作物长成。”

我知道自己是“农夫”。再拿脑海中浮现的人去套一套这个标准,愈发感觉别有趣味。

这本书里的内容朴素至极,细小至极,然而我却从中窥见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另外,阅读摘录这件事恢复了。对这本书的摘录,我第一次全部使用了繁体字。慢下来,别着急,在抄写的过程中,耐住性子,咀嚼一二,联想七八,不亦乐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