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时方
李士懋时方
三、升阳散火汤(《内外伤辨惑论》)
1.升麻 葛根 独活 羌活 白芍药 人参以上各五钱 甘草炙 柴胡以上各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甘草生二钱
据上分析,升阳散火汤
证的机理就比较明确了,就是脾胃虚,寒湿郁遏脾胃之阳,形成火郁证。至于血虚,亦是脾胃虚,生化不足所致。既然病机为脾胃虚、寒遏阳郁,那么治法就应健脾升清散寒,故方
问曰:升阳散火汤证有无表邪?有无恶风寒?从东垣所述,并无恶风寒及表邪,前已引述,东垣于《内外伤辨惑论·辨外感八风之邪》中云:“或有饮食劳役所伤之重者,二三日间,特与外伤者相似。”据此推知,该证当亦有恶风寒的表现。当然,火郁阳不外达,可以恶风寒;邪客肌表者亦可恶风寒。那么,此证究竟有无表邪?前已分析,尚不能截然区分。对典型的表实证恶风寒,与脾虚外失卫护的恶寒自然易于区分,但对虚实相兼者,脾虚无表邪者,此方风药可升清、化浊、透散郁火;若正虚兼有表邪者,诸风药就可疏散表邪,相兼而治,此方亦可用。
尽人皆知,人参败毒散治虚人感冒,此方与升阳散火汤并无多大差异,此可用以治虚人外感,彼也照样可以。
再如火郁汤(《兰室秘藏》),方由升麻、葛根、柴胡、防风、白芍、甘草组成。治五心烦热,是火郁于地中,四肢者,脾土也,心火下陷于脾土之中,郁而不得伸,故经云:“火郁则发之。”这与东垣的饮食劳倦伤脾始为热中的解释相同。这个热中是心火下陷土中,还是下焦阴火上冲犯脾,东垣两种解释都有。心火通常指心经实火,若果是脾虚而心经实热下陷,治当健脾升清伍以清热泻火,东垣之升阳益胃汤即此证之代表方剂。而东垣所说的“心火独盛”,又指阴火,乃“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若果为阴火乘土而热中,当培土以制阴火,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从火郁汤组成来看,升麻、葛根、柴胡、防风四味升散之药,伍以芍药甘草和其营,亦防其升散伤阴,方中并无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之药,可见脾虚不著,宜于“过食生冷,抑遏脾胃阳气”,阳郁而为热者。故用四味风药,散寒化湿升发清阳。
升麻葛根汤、九味羌活汤、神术散等与火郁汤类同,彼治外感时疫,火郁汤当亦可予之;反过来火郁汤用于寒湿郁遏脾阳,而神术散、九味羌活汤、升麻葛根汤等亦可用之。此类方剂并无严格界限。若囿于东垣所说的内伤外感不可混同之说,则有读死书之嫌了。
四、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2.方义本方为解表、清热、攻下三者并用之方,主治风寒外束,实热内结,表里三焦俱实者。见憎寒壮热、胸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等,麻黄、防风、荆芥、薄荷,皆辛散之品,以逐表邪;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栀子、滑石清泄三焦实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术燥湿,甘草调和诸药。
清透并举,故亦治火郁之常用方,临床运用时,可据具体情况,加减变通。论温病发展史,皆云唐宋以前皆遵仲景之麻桂剂无效,云:“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是河间创辛凉之法治温病,开温病治疗之先河,故有后世“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其实仲景亦多清透并举、表里双解之方,如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大柴胡汤、大青龙汤、越婢汤等皆是。
唐宋以前的大夫治温病,舍仲景清透、双解之法不用,偏用麻桂剂予之,那不能怨仲景,只能怪那些大夫没学好《伤寒论》。写温病学发展史者,也不必抑仲景而抬河间,说什么古方今病不相能,是河间开辛凉治温之先河云云。
五、连苏饮(《湿热病篇》)
1.组成薛生白《湿热病篇》第17条原文:“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薛氏提出湿热证呕吐的病机为“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还归于胃”,于是造成剧烈呕吐。如何理解这一病机,是彻底明了连苏饮方义的关键。
3.临床应用我在学习《湿热病篇》该条时;薛氏云:“呷下即止”“投之立愈”,颇引人瞩目。薛氏所处时代,并无职称及荣誉称号评审,故无为晋职而作之嫌;且薛氏已名声雀噪,亦无哗众取宠之需,如此盛赞连苏饮之疗效,实乃垂教后世的经验之谈。俗皆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治呕多以苦降之剂以泻火,或加重镇以降逆,鲜知“宣通气滞,达归于肺者”。薛氏之胸为胃之表,以宣通肺气透邪外达而治呕,不仅开治呕之另一法门,且理论上亦有创见。此方另一特点是用量特小,一剂药才5~7分,这在中医方剂中是绝无仅有的。王孟英云:“此方药止二味,分不及钱,不但上焦宜小剂,而轻药竟可以愈重病,所谓轻可去实也。”自我临床20年,粗懂了“火郁发之”之理后,亦用连苏饮治火郁呕吐,其疗效突兀,诚如斯言。湿热蕴遏于胃而呕吐者可用,若纯为火热郁胃者,亦可用之。开始时依法煎汤频呷,后改为散剂冲服代茶饮。因味苦又改为轧细装胶囊,皆效。因我是国家药审委员,略知新药开发的要求,故与药理、制剂专家及我的研究生合作,将此方开发为中药新药,称“连苏止呕胶囊”。吾之博士研究生张再康,曾以此药治癌症化疗呕吐,皆有著效。
六、薛生白四号方(《湿热病篇》)
本方出自薛生白《湿热论》第4条。
曰:“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
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络、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薛氏自注云:“此条乃湿热夹风者。风为木之气,风动则木张,乘入阳明之络则口噤,走窜太阴之经则拘挛,故药不独胜湿,重用息风,一则风药能胜湿,一则风药能疏肝也。选用地龙、诸藤者,欲其宣通脉络耳。”感病之湿热证,伤寒中有之,温病中亦有之。
伤寒中如白虎加苍术汤、茵陈蒿汤、白头翁汤、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等皆是。
温病分温热与湿热两类,湿热证居温病之半。温病学的建立,叶天士创立了温热类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而薛生白创立了湿热类温病正局与变局的辨证论治体系,二者共为温病学的奠基人。可惜薛氏的正局与变局辨证论治体系,后人多荒疏,几至湮没,竟以吴鞠通三焦辨证当成湿热类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甚至说:“温热遵叶氏,湿热遵吴瑭。”其实,三焦辨证,还形不成一个独立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余于拙著《温病求索》中论之,此不赘。2.薛氏提出外感病三纲鼎立,曰:“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证辨证论治规律为正局与变局。
薛氏云:“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此者,因以上诸症,皆湿热证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证必见之正局也。”3.本条乃湿热引发的痉证。薛氏以风木之气解之,即肝风走窜经络,吾却疑之。本条的痉证,病位在“经络脉隧中”,并未涉肝,故非肝风走窜经络。何故致痉?痉乃筋之病也,筋之柔,须气以煦之,血以濡之。今湿热侵入经络脉隧,阻遏气血之运行,筋失气之温煦,血之濡润,故筋脉拘而为痉。法宜宣通经络中之湿热,而非“息风”。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致痉,有刚柔之分。此痉,乃邪客肌表,经络不通而痉,即非肝风内动致痉,法用解表通经,而非平肝息风,意同本条。
4.《温病条辨》卷二·六十五条:“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色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
宣痹汤:苦辛通法防己五钱 杏仁五钱 滑石五钱 连翘三钱 山栀三钱 薏苡仁五钱 半夏三钱,醋炒 晚蚕砂三钱 赤小豆皮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甚加片子姜黄二钱,海桐皮三钱。
薛氏四号方与宣痹汤意通,可互参。
5.应用指征使用指征有三:
一是脉濡数,濡主湿,濡即软也,数主热,或兼弦、滑。二是舌红,苔白腻,或白腻而黄。三是病位在经络脉隧,出现肢体痹痛、胀僵、麻痹不仁,拘挛、痿软、半身不遂、斜等,有可用湿热阻痹解释的一二症,即可用之。
七、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卷三·十四条曰:“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三甲复脉汤:咸寒甘润法炙甘草六钱 干地黄六钱 生白芍六钱 麦冬五钱,不去心 阿胶三钱 生牡蛎五钱 生鳖甲八钱 生龟板一两
【按】1.《温病条辨》之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皆吴瑭由仲景之炙甘草汤化裁而来,为治温病后期肝肾阴伤之总方。伤寒后期,仲景详于阳衰,而略于阴亏,吴瑭补仲景之未备,且创一系列治肝肾阴伤之方,实为仲景之功臣,后人之楷模。
2.三甲复脉汤实由加减复脉汤化裁而来,故其病机、主症当前后互参。加减复脉汤为“热邪劫阴之总司也”。既然三甲复脉汤由加减复脉汤化裁而来,所以就需要将加减复脉汤、救逆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诸条所记述的病机和症状捋清,方能最后理清三甲复脉汤的病机和主症。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卷三·一条曰:“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
加减复脉汤方:甘润存津法炙甘草六钱 干地黄六钱 生白芍六钱 麦冬五钱,不去心 阿胶三钱 麻仁三钱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剧者加甘草至一两,地黄、白芍八钱,麦冬七钱,日三夜一服。
救逆汤《温病条辨》卷三·二条曰:“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舌上津回则生,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救逆汤主之。”
救逆汤:镇摄法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生龙骨四钱,生牡蛎八钱,煎如复脉法。脉虚大欲散者,加人参二钱。
二甲复脉汤:辛凉合甘寒法《温病条辨》卷三·十三条曰:“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二甲复脉汤:咸寒甘润法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加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卷三·十六条曰:“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大定风珠方:
酸甘咸法
生白芍六钱 阿胶三钱 生龟板四钱 干地黄六钱 麻仁二钱 五味子二钱 生牡蛎四钱麦冬六钱,连心 炙甘草四钱 鸡子黄二枚,生 生鳖甲四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
喘加人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纵观上述各条,可归纳出以下结论:
(1)病机。诸方皆为“热邪劫阴者设。”
(2)脉。各条中分别提出不同脉象。1条脉虚大,5条脉尚躁盛,13条脉沉数,16条脉气虚弱。诸脉不同,何者为是?虚大者,乃阴虚阳浮也。脉躁盛,乃独阳无阴之脉,其躁盛,亦必按之虚。脉沉数者,因属虚证之数,则当数而无力,愈虚愈数,愈数愈虚。脉细促者,细乃阴虚,促乃急迫也,亦必细数无力。脉气虚弱者,恰为虚证之脉。从诸脉分析来看,加减复脉汤及其衍生方之脉,皆当细数而虚。若因阴虚而阳浮者,脉当虚大。
(3)舌。1条口干舌燥、齿黑唇裂,7条舌赤苔老,13条舌干齿黑,16条舌绛苔少。典型者,应舌光绛而干敛。气分之邪未尽者,可有干老之苔。
(4)症。厥、心中憺憺大动、心中痛、身热面赤、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耳聋、身热不退、神倦、舌强神昏、心中震震、手指蠕动、瘛疭、时时欲脱。这些症状,并非全部,乃择其要而已。诸症,皆当以肝肾阴虚来解。水不上承心火而心中憺憺大动、心中震震、心中痛、神昏、咽干口燥、耳聋等;水亏阳动而手足心热、身热面赤、时时欲脱;水亏筋失柔而手指蠕动、瘛疭。其厥者,非热深厥亦深,乃阴虚阳浮,阳已失温煦四末之功用,故厥,心失所养而昏愦,亦以滋肝肾法治之,待阴气复,阴阳得以顺接,则厥亦愈。
3.临床使用指征
从上述对加减复脉汤及其衍生方之脉舌症的分析,可以将其临床使用指征归纳如下:
(1)病史。属温病后期,真阴耗伤者。(2)脉细数虚。若阴虚阳浮者,脉当虚大,或阳浮大而虚,阴细数。(3)舌当光绛干敛。(4)症见可用肝肾阴亏解释的一二症,如痉、厥、神昏、瘛疭、心动乱、身热、面赤、欲脱等,即可使用本方。
4.临床应用因笔者长期在中医门诊工作,因而热病后期肝肾阴亏者少见,较多者为杂病中肝肾阴亏而用三甲复脉汤者。
凡发热、中风、冠心病、高血压、失眠、神志不宁、目干涩痛、耳聋、动血发斑、肝风等,只要符合肝肾阴虚者,均酌而用之。
我们掌握的指征有两点:
(1)脉象。可见于三种不同之脉象:一是脉细数而虚;二是尺脉旺,此阴不制阳,而相火旺;三是阳脉浮大而虚,尺细数,此阴亏阳浮。
(2)症。可由肝肾阴虚解释的一二症:如发热动血、中风、目干涩痛、耳鸣、头晕、失眠、心神不宁、心动悸或痛、痉挛转筋等,皆可酌而用之。至于舌诊,典型者,可光绛干敛,但因属杂病范围,舌诊价值明显降低,故不作为主要指征。
八、理阴煎(《景岳全书》)原文: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证,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类;宜温润者,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温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腹痛、妇人经迟血滞等证。又凡真阴不足,或素多劳倦之辈,因而忽感寒邪,不能解散,或发热,或头身疼痛,或面赤舌焦,或虽渴而不喜冷饮,或背心肢体畏寒,但脉见无力者,悉是假热之证。若用寒凉攻之必死,宜速用此汤,然后加减以温补阴分,托散表邪,连进数服,使阴气渐充,则汗从阴达,而寒邪不攻自散,此最切于时用者也,神效不可尽述。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炙甘草一二钱 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或加肉桂一二钱。水二盅,煎七八分,热服。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理阴煎;
再加人参,即名六味回阳饮,治命门火衰,阴中无阳等证。若风寒外感,邪未入深,但见发热身痛,脉数不洪,凡内无火证,素禀不足者,但用此汤加柴胡一钱半或二钱,连进一二服,其效如神。
若寒凝阴盛而邪有难解者,必加麻黄一二钱,放心用之,或不用柴胡亦可,恐其清利也。此寒邪初感温散第一方,惟仲景独知此义。第仲景之温散,首用麻黄、桂枝二汤,余之温散,即以理阴煎及大温中饮为增减,此虽一从阳分,一从阴分,其脉若异,然一逐外出,一托于内,而用温则一也,学者当因所宜,酌而用之。若阴盛之时,外感寒邪,脉细恶寒,或背畏寒者,乃太阳少阴证也,加细辛一二钱,甚者再加附子一二钱,真神剂也,或并加柴胡以助之亦可。若阴虚火盛者,其有内热不宜用温,而气血俱虚,邪不能解者,宜去姜桂,单以三味加减与之,或只加人参亦可。若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者,于前方加茯苓一钱半,或加白芥子五分以行之。若泄泻不止及肾泄者,少用当归,或并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属。若腰腹有痛,加陈皮、木香、砂仁之属。
【按】1.余临床断续有长期高热不退属阴分虚者,西医屡治无效,甚至引起二重感染者,虽亦知养阴退热,有的疗效并不满意。苦索中见此方,甚奇之。景岳世袭官宦人家,料不致为衣食而医;且当时并不评职称及荣誉称号等,亦不必为名而医。景岳是罕见的学识渊博医学大家,却言此方神效,绝非哗众取宠,必是感叹此方之卓效而出此言,我读而信之。但临证如何把握运用呢?
经反复实践、揣摩,渐有所悟。
2.阴虚发热者,其热有虚热、实热之分。虚热者,滋阴以配阳,虚热则消。实热者,有实热与阴虚并见者,有热陷阴分者。以病位而言,热有在表、在五体、在五脏六腑者。阴虚,有津亏、液亏、血亏、真阴亏之分,其病位有五脏六腑之别。其程度有热重而阴亏轻、有热与阴亏并重、有热轻阴亏重之别。且热邪尚有互夹,阴虚亦有相兼,能准确辨识这繁杂的诸证,亦非易事。
3.本方之功效为温补真阴,以阴虚为主,兼有脾肾阳虚者。方中熟地重用三五七钱至一二两,这在阴虚有热的诸方中,实属罕见,意在大补真阴滋肾水,昭然可见。医以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用以补血,其意亦明。熟地滋腻,而当归血中气药,二药相伍,则熟地滋而不腻,当归则养血而不助热,相得益彰,大补阴血以治本。何以又佐干姜、肉桂辛热之品?干姜温脾阳,使化源不竭;肉桂壮命火,使阳生阴长,且引火归原。使以甘草者,既可培中,又调和诸药。
4.临床应用对阴虚发热者,近年常用此方。我们主要以脉象为依据。阴脉浮大动数而减,阳脉数而减者,此方用之。阴脉浮大动数,乃水亏不能制阳而相火动,此方滋阴以配阳;减者,兼阳气虚也,稍加干姜、肉桂,使阳生阴长。此热,可为虚热;亦可为客热,但客热不甚者。这里所说的热不甚,是脉不数实,不等于体温不高。
另一种情况是阳脉浮大数,而阴脉沉细数,此阴亏阳浮于上,用此方时,恒加山茱萸、龙骨、牡蛎、龟板等。若阴脉浮大动数,而阳脉弱者,恒于本方加人参、黄芪等,滋阴益气。若阴脉浮大洪数有力者,则本方去干姜、肉桂,加知母、黄柏以泻相火。至于以此方治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腹痛等,尚缺乏临床体会。但对阴虚高热不退者,本方确有奇效,故录之。
5.理阴煎与复脉汤温病后期以肝肾阴伤为主,吴瑭创加减复脉汤,滋补肝肾之真阴,为“热邪劫阴之总司”。复脉汤所治,亦有阴虚发热问题。《温病条辨》卷三·一条云:“身热面赤,口干舌燥,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者,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此热,显系阴虚阳浮之虚热。脉虚大,即浮而大,按之虚。乃肝肾阴虚,不能制阳,阳浮而脉虚大;虚阳浮而身热。以加减复脉汤,滋阴以敛阳。《温病条辨》卷三·四条曰:“劳倦内
复录复脉汤诸条,意在与理阴煎对看,相互发明。复脉汤之退热,是滋补肝肾真阴;理阴煎之退热,是温补肝肾真阴,令汗从阴达。
九、地黄饮子(《宣明论方》)《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二·诸证门·喑痱证主肾虚》载:内夺而厥,舌喑不能言,二足废不为用,肾脉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不仁。经云喑痱,足不履用,音声不出者,地黄饮子主之,治喑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软不用。熟干地黄 巴戟去心 山茱萸 石斛 肉苁蓉酒浸,焙 附子炮 五味子 官桂 白茯苓 麦门冬去心 菖蒲 远志去心,等份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五七叶,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
3.临床应用指征
(1)脉弦尺弱(2)腰膝酸软,舌强言謇,半身不遂等症。4.应用范围因此方以滋补肾阴为主,兼温肾阳,故对肾阴阳两虚者宜之。(1)用于一般肾虚证,见腰膝酸软,头昏沉,精力不济,或性功能低下者;(2)用于中风喑痱,肢体不遂、痿厥痹挛者。
十、可保立苏汤(《医林改错》)《医林改错·下卷·论小儿抽风不是风》可保立苏汤:此方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证,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皆效。
黄芪一两五钱 党参三钱 白术二钱 甘草二钱 当归二钱 白芍二钱 枣仁三钱(炒) 山萸一钱 枸杞子二钱 故纸一钱 核桃一个(连皮打碎)水煎服此方分量,
指四岁小儿而言;若两岁,分量可以减半;若一岁,分量可用1/3;若两三个月,分量可用1/4,又不必拘于剂数。余治此症,一日之间,常有用两三剂者。服至不抽,必告知病家,不可因不抽即停,必多服数付,气足方妥。
【按】1.此方较冷僻,不见方书收载,吾因敬佩清任先生诸逐瘀汤之效,故对该书诸方信而不疑,遇小儿慢脾风,用此方辄效。临证50余年来,此方屡用,惭有所悟,应用益广,故论之。
2.王氏于《论小儿抽风不是风》中,对小儿抽风有明确论述。曰:“殊不知项背反张,四肢抽搐,手足振掉,乃气虚不固肢体也;两目天吊,口噤不开,乃气虚不上升也;口流涎沫,乃气虚不固津液也;咽喉往来痰声,非痰也,乃气虚不归原也。”所列二十症,皆气虚风动之兆。抽风即痉也,凡痉,皆筋之病。筋须气以煦,血以濡。吐泻久病气大亏,筋无以温煦而拘挛,遂成抽搐瘛疭,必大补元气以息大风,此方主之。
3.方义此方健脾益气,养血补肾,治疗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尤以气虚为甚者,重用黄芪补气息大风。
4.应用指征(1)脉微细无力,或弦虚、浮而无力,面色青 不华;(2)可用气虚解释的一二虚风见症。
5.应用范围
(1)气虚风动之抽搐,可全身或局部抽搐;可频繁抽搐,一日可数次至一二十次。
(2)多动症,不宁腿、舞蹈症、肌无力等属气虚风动者。
十一、达原饮(《温疫论》)
槟榔二钱 厚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一钱 甘草五分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服。
【按】1.疠气问题又可“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吴氏提出,六淫乃天地之常气;而疠气者,别于六淫,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杂气。中医将外感病邪统归于六淫。对六淫致病,理法方药都形成完整体系,而六淫之外的第七淫——疠气,是种什么邪气,其理法方药的体系是什么?后人茫然。又可提出疠气这一理论是很先进的,他发现这种疠气不同于一般六淫之邪,具很强的传染性,且症状相似,故认为天地间别有一种邪气,称之为疠气。但疠气的辨证治疗,还是要纳入中医理论体系之中,医者方能具体操作,否则,思路很前瞻,临床却无法操作。曾有人认为中医的三因学说
方义:吴氏云:“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疠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募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芍药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耳。”加减:吴氏云:“凡疫邪游溢诸经,当随经引用,以助升泄,如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也,本方加柴胡一钱。如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也,本方加羌活一钱。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溢于阳明经也,本方加干葛一钱。”又曰:“用达原饮三阳加法,因有里证,复加大黄,名三消饮,消内、消外、消不内不外也,此治疫之全剂。”三消饮:槟榔、草果、厚朴、白芍、甘草、知母、黄芩、大黄、葛根、羌活、柴胡,姜枣煎服。
4.应用指征
(1)脉数实或濡数;(2)舌苔厚腻而黄,或如积粉;(3)症见寒热、头身痛或单热不寒。
5.应用范围此方本治温疫初起者,然门诊罕见此病,而多见高热不退,或发热经月甚至数月不退,输液消炎,甚至用激素,效仍差者,转请中医诊治。此等病人,只要符合上述三点应用指征,疗效甚佳,往往一二剂则热退。上学期间,都背诵严苍山、秦伯未所编之汪昂《汤头歌诀正续集》,所载达原饮方歌与吴氏达原饮有出入。歌曰:“达原厚朴与常山,草果槟榔共涤痰,更用黄芩知母入,菖蒲青草不容删。”歌诀中增常山、菖蒲、青皮,去白芍;又将方中青皮误记为青蒿。初临证时,即以此方治之,其效亦佳。后读原著方知有别,但既然用之尚得心应手,且亦合病机,于是将错就错,基本按此方用了下去,亦算歪打正着吧。
十二、寒痉汤(自拟方)
1.组成桂枝9~12g,生姜9~15g,细辛6~9g,炙甘草6~9g,麻黄6~9g,炮附子10~30g,大枣6~10枚,全蝎6~10g,蜈蚣5~15条。
2.煎服法炮附子先煎1小时,加余药再煎30分,
共煎两次,分服。约2~3小时服1煎,加辅汗三法,令其汗出。汗透,即正汗出,停后服;未透继服。汗后,再观其脉证,随证治之。若不令其发汗者,则1剂两煎,早晚饭后分服,不加辅汗三法。
3.方义此方实由桂枝去芍药汤、麻黄细辛附子汤、止痉散三方相合而成。
4.应用范围《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这段经文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寒客血脉,由于寒邪收引凝泣,脉可缩蜷、绌急,气血不得畅达而引发疼痛。这个疼痛,可痛在外,包括皮肉筋脉骨;可痛在里,包括五脏六腑及其关联的组织器官。气血不通,不仅引起疼痛,还必然引起相应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如寒客五体,引起肢体的痛、僵、麻、不仁、拘挛、萎废;寒客于肺脉则咳喘胸闷、呼吸不利;寒客心脉则心悸、疼痛、昏厥;寒客胃脉则脘痛、吐利不食;寒客肾脉则腰痛、冒眩、水肿、小便不利;寒客肝脉则胁痛、痉厥等,引发广泛病变。欲祛寒,使血脉畅通,必辛温发汗散寒,不论寒在表在里,皆当汗之,本方即据《内经》之旨温阳散寒解痉,故名曰寒痉汤。
5.应用指征应用该方的要点有三:
即痉、寒、痛。
痉:是指脉痉,脉见沉弦拘紧者,余称之为痉脉。此脉乃寒邪收引凝泣所致,见此脉,寒凝的诊断就可确定80%。
寒:寒是指全身的恶寒或畏寒,亦可是局部的寒象,如肢冷、背冷、腰冷、腹冷、头冷、臂冷等。此皆阳虚寒凝,阳气不能温煦所致。此症在寒凝的诊断中,其权重可占10%。
疼痛:或全身痛、头痛、腰痛、骨节痛,或局部疼,如头痛、胸痛、腰痛、脘腹痛等,此皆寒主收引凝泣,气血不通而痛。此证在寒凝诊断的权重占5%。其余舌征、体征、症状可占5%。此乃约略之意而已。
如高血压、冠心病、肾病、胃肠病、风湿免疫病等,凡符合上述特征者,皆可以寒痉汤温阳发汗,散寒解痉。汗透寒散后,并非一汗而愈,当观其脉证,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