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鄂城的食俗
老鄂城的食俗
我市城乡皆以大米为主食,以小麦面为佐餐。饮食习惯一般为一日三餐。城市居民旧时有“过早(吃早点)”、“宵夜(夜间进食)”等习惯。
城乡普遍喜欢食用传统泡菜、腌菜、腐乳、酱菜等。春节前各家均腌渍鱼肉。据传腌于腊月的为“腊肉”,经久不坏,风味独特。
老鄂城的各类风味小吃甚多,较出名的有“泡泡粑”、“糯米团”、“猪油饼”、“浸油麻花”、“牛眼圈”等食品。临江乡过去有一种糯米粑,甜润可口,其产地因此命名为“粑铺”。
酒席礼仪因宴会内容而异。
酒席讲席位。八人一桌,分一席、二席、三席、四席。面对堂屋正堂以居右上首为一席,上下横头不称为席位,座次排列以长者、尊者居上。如有特殊情况,如建房施工、新女婿上门,则应让掌墨师傅或新女婿坐上席。宴会开始后,斟酒时先斟首席,有“一席不请,二席不饮”之说。菜碗移动时要按一定规矩,围着第一碗转,后面上的菜不断移入中心,排列要直对大门,筷子不出碗边,桌缝也要直对大门。
鄂州自古为鱼米之乡,有“无鱼不成席”之说,桌上通常有一道“全鱼”。有时,如在大年初一,这道菜客人不能食用(叫做“听话鱼”);亦有的地方只能食其中部,不动头尾,表示主人办事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清末民初,鄂城“宴月大酒楼”有位著名厨师,名叫彭金山,不仅精通“红”、“白”两案,还能操办最高宴席“满汉全席”。满汉大菜共有一百多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此外,西山还有素斋宴席,由一位何姓厨师掌灶,以麦面加豆制精品仿制鸡鸭鱼肉,佐以香菇、花生仁、红枣、桃仁、葡萄干,其用料考究,造型逼真。何厨师去世后,西山寺僧融和承继其斋菜手艺,成为西山灵泉寺的一大特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