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忠:心外科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产学研各方团结协作

病人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循环机中,心脏停止跳动,体温降到22摄氏度左右。在这台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孙立忠教授需要将病人病变的血管切除,替换人工血管。他需要往病人的降主动脉真腔内植入支架,再用四分支人工血管替换病人的主动脉弓,再对血管进行吻合。

孙立忠教授在手术中

在等待孙立忠教授不到1小时后,他就完成了这个在常人看来惊心动魄的手术。实际上,作为专门针对主动脉A型夹层患者而设计的“孙氏手术”的发明者,他早已轻车熟路。

对于孙立忠教授来说,每一场手术都容不得一点马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死神赛跑,紧张忙碌的生活一直都是常态,每天的手术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但手术场中并不适合个人英雄主义,孙立忠强调,“(主动脉夹层)手术不是单纯依靠个人力量,它需要整个团队进行协作。”手术的意义也不单是挽救患者,“在手术推进的过程中,整个团队在不断地进步和磨合,学科从一个个案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地发展起来。”

但想要让心外科领域在国家层面真正地发展起来,需要产学研各方积极地配合。“企业需要了解医生需要什么、患者需要什么,再根据医生和患者的需要设定研发目标,通过相关技术人员、包括医务人员的配合去进行研发”,并通过临床实践一步步改进产品,最终推动行业的发展。

死亡率从20%降到2%:

血管支架创新下的孙氏手术

由孙立忠首创的“孙氏手术”,早已获得业界的普遍认可。据统计,去年各个医院开展的这类手术数量累计高达8500例。目前大约有100多家医院的医生可以开展该手术,技术已经推广到多个国家、地区治疗主动脉夹层。

孙立忠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他不无自豪地表示,“对很多患者而言,一旦发病便可就地治疗,不用再进行长途转运。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手术,可以使患者免于长时间等待造成的死亡。”新的手术方式,使得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死亡率由20%-30%降低到2%-3%。

作为一名心血管外科医生,孙立忠主任很早就发现,“由于当时所处的时代技术水平有限、材料有限,医生难以开展主动脉手术,主动脉疾病患者往往放弃手术治疗”。为了更好地帮助到患者,他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并率先将目光瞄准了国外同行。

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国外的主动脉弓部手术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国内患者。在1998年12月,孙立忠引入了由德国医生在1987年发明的、用以治疗复杂的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手术方式——主动脉弓替换+象鼻手术,并为国内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手术。但这个适用于主动脉瘤的手术并不适用于主动脉夹层。从1998年到2003年期间,他仅仅进行了26例手术。手术操作不仅十分困难,手术效果也不甚理想。

2003年,在非典肆虐期间,仍旧困扰于如何简化手术帮助患者的孙立忠,在被封闭的安静的医院内,有了更多的时间琢磨如何更好地展开手术。他十分谦逊地表示,“新手术方式借鉴了德国的象鼻手术、日本医生的支架血管材料以及换主动脉弓的策略”。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对新材料支架血管的成功研制以及对神经系统保护整套方法的建立,构建起了有中国特色和有着完善系统的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

在新术式的建立过程中,新材料支架人工血管的出现十分重要。孙立忠强调,“不只是外科手术,医学的进步与科技的进步是同步的。没有科技进步,医学很难进步。尤其是心血管外科,对材料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比如,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如果没有人工心脏瓣膜进行替换,手术难以展开。如果没有体外循环机等,也不可能存在心脏外科。”

他补充到,“所有产品一个小的技术改进,就可能改变临床治疗效果。未来也需要继续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在新产品研发上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只有这样,医生和患者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医学进步。”

从临床到实践:符合临床医生需求的新材料

实际上,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既懂医疗又懂研发的人才始终都会十分缺乏。要创造出改变临床技术的新材料,最终均需要临床医生与企业研发人员的配合。

在他发明支架血管的过程中,企业便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收到他的需求后,上海的一家企业派驻了一名工程师前往他所在的医院,与他一同进入手术室,以便了解他的需求。

当时,他初步的想法是 “在人造血管内部置入水囊,等到人造血管植入到位后,通过往水囊内注水撑起人造血管。”后来与工程师进行了多种尝试,确定使用自膨功能的人造血管,并最终解决了输送支架血管的输送装置问题:将线缠在导丝上,放入血管内只需拉取导丝,线就会自然摊开,把线取出后,支架血管就放到了合适的位置。

据他回忆,从最初的想法到最后新材料的出现,整个过程用时近两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需求,工程师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改进。做出来产品后,我们会进行各种临床试验。”他指出,鉴于医生有着迫切的需求,通常会积极配合新产品的临床使用,“关键是看其产品是否能够真正简化临床操作,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让医生更为省力。”

他对新材料新方法运用于临床是否可以持续下去有着三个判断标准:

第一,对于患者来说产品必须是安全有效的。两者缺一不可。

第二,对于医生来说,应当是帮助其简化操作的,而非增加困难程度。

第三,产品正式推广应用后,由患者和社会承担的费用应当是越来越低的。

无论是新材料研发过程还是应用过程,都需要临床医生和企业工程师的配合。“越是高精尖的产品,越需要医务人员与研发人员的团队协作。比如人工心脏虽然都是工程师们研究出来的,但是没有临床医生的直接参与,仅仅依靠工程师,无法研究出这样的产品。”想要更好地进行应用推广,则需要“医院与企业一同通过各种学术活动、讲座进行推广,告知外界如何使用。”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外,想要推动其加大研发生产,需要经济效益驱动。孙立忠也表示,希望政策能够持续鼓励企业参与科研创新。他也强调,首先得有临床需求。“在主动脉弓重建方面,企业目前也在进行研究探索,比如免缝合的支架血管等。这些材料未来有可能改变我们临床模式。”

市场、行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患者需求

相对于临床医生的需求,他表示,患者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如果产品应用量小,即便是高精尖产品可能也没有什么市场。没有后续的生产就不可能继续推广其价值。”市场要求将患者的需求摆在第一位。

将临床医生需求放在第二位,是因为患者需求推动着整个市场的出现,临床医生的需求仅是推动着医疗设备材料的出现。医生需要省力的医疗设备、材料,如果材料太过复杂,即便患者有需求,医生也无法予以满足,产品无法进一步推广应用。

患者扮演着付费者的角色,设备应当是患者能够负担的。“中国虽然有十分多的心衰患者,但是心脏辅助装置并没能得到推广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患者承担不起。类似的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等,也只有特殊人群才能使用,部分原因也是患者无力负担,这也使得产品无法大范围推广。”

孙氏手术能够逐步推广开来,正是因为新产品“物美价廉”的特点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大量国内外医生都在前往孙立忠所在医院进行培训,据其统计,目前医院已举办了十五、六期国内培训班,七、八期国际培训班,进修学习的医务人员更是不计其数。也因为这个缘由,国内外开展孙氏手术的医生都直接、间接与其有所关联。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患者需求的存在,也培养出了大量的医务人员。并不单只是心外科医生,还包括麻醉医生、体外循环医生、监护医生,以及大量护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等。孙氏手术的推广,使得大量技术人员获得了培训,其所在医院的心血管外科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迈入发展新阶段:需要各方协作

当我们询问在解决了主动脉夹层这一问题后,心外科领域面临的痛点是否有所不同时,孙立忠忧心忡忡地表示,“目前心血管外科处于瓶颈阶段。中国心血管外科分为4个主要板块,包括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等。大血管疾病领域手术在过去10年有了迅猛的发展,其他病种只有瓣膜病手术人数有所增加。”

一方面,患者因为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对开胸手术存在顾虑。另一方面,受制于当前经济水平、医疗服务能力等,无法充分满足患者需求。他表示,目前,心脏外科医生极为缺乏,全国仅5000名左右。在心外科领域需要医疗政策进一步改革,包括调整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等,让医务人员获得与之相应的尊严。

即便是孙氏手术,在过去15年也在随着科技发展进步而改进。比如,有医生在探索远端免缝合材料,也有医生在探索其他多分支的人工血管材料。在手术方式上,有医生在尝试采用腔内缝合的方法。他对未来的前景较为看好,并指出,“未来的主动脉弓手术在改进,在进步。”

采访中,孙立忠不止一次地强调,要促成心外科领域发展,需要多方协作,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策制定者改善医务人员的待遇,让医务人员获得尊重;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产品,并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持续可循环地投入产品研发;商业保险介入医疗支付体系,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他不无骄傲地表示,当前国内心脏瓣膜等产品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国人应该树立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从内心来说,希望未来我们的同行能够仰起头来做事情。”

为了更好地促进心脏外科的进步,需要产学研医深度联合及不断创新。由孙立忠教授发起的“中国心脏外科前沿技术论坛(2020FTC)”,将于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心纪元”为主题,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前沿技术动态、产学研医联动四大板块,学术、产业嘉宾汇聚一堂,全面解析中国心脏外科现状与挑战,铸就中国心脏外科全国科室联动大声浪。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越是变化,越是需要长期主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