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杰:高步瀛著述考略
高步瀛(1873~1940),字阆仙,河北霸县人,著名文史学家、历史学家。《民国人物碑传集》卷十一有传。高先生擅长骈文,后经桐城派古文大师吴汝纶点拨,遂专攻古文辞,得兼擅骈、散之长。现据《高步瀛传略》《高步瀛评传》《高步瀛的思想与著作》等著述,以及相关文献、方志、文集等资料,略述其著作时间、内容、版本、馆藏等情况。
1.《选学举要》8卷
这是高步瀛先生主讲辽宁萃升书院(1929 年)的讲义。中国国家图书馆及河南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此书共计8卷,内容大致可分为文选通论和文选选读两部分。通论部分,包括《文选之作》《文选之由来》《李善文选注》《五臣文选注》《文选诸家注》《诸家评李注及五臣注之优绌》以及《文选序》《李善上文选注表》《李注略例》。选读部分,所选为四篇赋:《两都赋》《甘泉赋》《子虚赋》《上林赋》。《选学举要》当为20 世纪文选学的发轫之作。由通论到选文的这种框架形式为后世文选学研究提供了范本。之后的一些文选学代表作沿袭了这种体制,如骆鸿凯的《文选学》(1936 年)、屈守元的《昭明文选杂述及选讲》(1988 年)、屈守元的《文选学纂要》(2004 年)等。《选学举要》历来未被世人所重,关于其特点贡献,王立群在《20 世纪现代选学对清代传统选学的继承与发展》中有所阐述。
2.《文选李注义疏》8卷
本书于1929 年开始动笔,惜因病逝,未竟全功,计划60卷只完成8卷。至1937 年中华书局全部出齐。台湾广文书局1966 年也出版过此书。本书收赋14篇, 即《两都赋》(二首)《西京赋》《东京赋》《南都赋》《三都赋序》《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甘泉赋》《藉田赋》《子虚赋》《上林赋》《羽猎赋》。关于《文选李注义疏》的版本,曹道衡、沈玉成二位先生这样评价:“他不但对现存的各种李注版本以及六臣本等异同,一一校明,还用了清人所未见的故宫博物院藏古钞本、敦煌唐写本残卷等校正各本之误。”[1]作为传统选学的总结之作,《文选李注义疏》要比《选学举要》更能引人注目,它“集清代朴学之大成,广征博引,不厌其详。虽源于清儒,但又远超清儒。”[2]关于其特点与价值,叶征洛的《<文选李注义疏>评议》和张艳的《<文选李注义疏>研究》都有分析。
3.《古文辞类纂笺》75卷
《古文辞类纂笺》的清抄本藏于吉林大学图书馆,清稿本藏于中华书局。这是《文选李注义疏》的姊妹篇。此书于民国初元(1912 年)开始写作,大约成书于1929 年或稍前。《选学纲领》前言:“《古文辞类纂笺》久已礼书写定,并已另印简本行世……今年秋先生来主萃升书院(1929)讲席。”[3]此书是高步瀛先生对姚鼐《古文辞类纂》的笺释,文末附录《诸家事迹考略》4 卷,共计笺释700余篇文章。吉林大学于1997年出版了影印本。高先生的笺释“对《古文辞类纂》之文心旨趣,体察精微,洞悉幽深,于笺释之间多有鞭辟入里的独得之见。其对姚书每一体类之笺释,高氏即汇集众说,精细辨析此一体类所含及其演变。”[4]关于此书体例特征、笺疏特点,可参看王同策的《高步瀛<古文辞类纂笺>出版》。
4.《古文辞类要笺证》18卷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石印本12 册,出版于民国十八年(1929 年)。《古文辞类要笺证》与《古文辞类纂笺》属于姊妹之作。区别在于《古文辞类纂笺》类似专书辞典性质,“但以选篇为单位,按选文中词句先后为序排列,姚氏《序目》散见各类选文之前,对《序》悉加详笺,对《目》则详注各选本选入情况于目下,类下按作者编排,文章选篇悉于各作者之下”[5],而《古文辞类要笺证》则是以篇章为单位,对姚氏《古文辞类纂》进行笺释。此书尚未有点校本出版。
5.《先秦文举要》
《先秦文举要》由胡俊林点校,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稿本藏于中华书局(以下列举诸多举要,率由中华书局据高氏遗稿《古文选》编纂而成,今以《举要》之名行诸于世)。此书为高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时编著的《散文选》(先秦部分)的遗稿,选文19 篇,包括《左传》6 篇、《战国策》7 篇、《庄子》4 篇、《孟子》2 篇。此书有三大特点:“一、标举众说校勘按断,有利于读者择善而从。二、认真交代典章制度,可帮助读者加深理解。三、详细辑录相关资料,以便于读者参照验证。”[6]但此书也有很多瑕疵,如由于征引过繁,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引书过多有笔误失校之处。
6.《两汉文举要》
《两汉文举要》由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90 年出版。稿本藏于中华书局。本书以作者亲手校定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排印本为底本,选录东汉、西汉散文27篇,其中18 篇见于《古文辞类纂》。
7.《魏晋文举要》
此书由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7 年出版。稿本藏于中华书局。这是高步瀛先生系列古文选本中的魏、晋(包括蜀汉、孙吴)时期的散文部分。共选文25篇,只有3 篇(《孔子庙碑》《移诸葛恪等劳军》《遗殷诰书》)与《古文辞类纂》重合,其余各篇选自萧统《昭明文选》。
8.《南北朝文举要》
此书由孙海通点校,中华书局1998 年出版。稿本藏于中华书局。此书手稿抄就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十月,收南朝宋文9 篇,齐文13 篇,梁文36篇,陈文13 篇,北朝后魏文2 篇,北齐文1 篇,北周文29 篇,隋朝文3 篇,共计106 篇。
9.《唐宋文举要》12 卷
该书由北平直隶书局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0 年出版刘大杰、钱仲联点校本。分甲乙两编,甲编选录散文8 卷,178 篇,40家;乙编选录的是骈文,共4 卷,70 篇,49家。本书选录了唐宋两代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而且也照顾到各种文章的风格。其中很多选文都是《古文辞类纂》中所未有的。《唐宋文举要》使高氏在师承桐城古文的传统上又迈进了一步。本书另外一个特点是:“注释博详谨严, 凡引书多注明篇名卷数,引古书必分明真伪。”[7]
10.《唐宋诗举要》8卷
《唐宋诗举要》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59年排印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重印出版。此书主要依据王士禛《古诗选》《唐人万首绝句》和姚鼐《今体诗钞》编选,分上下两册,上册是古体诗,下册是今体诗,共选录唐诗619 首,计84 家;宋诗197首,计17家。高先生的此类著作,尚有未予出版或不详其内容的。按程金造在《回忆先师高步瀛阆仙先生》中所述, 兹录于此:《易经》《明堂沿革》《春秋左传地名人名辨异》《古礼制研究》《后汉书地名考》《庄子》《史记正义校补》(30 卷)《唐诗文人名通检》《文选引用书目》(附《选学纲领》后)《骈文举要》《周秦文举要笺证》(即《先秦文举要》)《明清文举要笺证》(甲编、乙编)《词赋选笺证》《选诗补注》《共和浅说》(直隶官书局于民国元年出版)《侠义国魂》《立国根本谈》《史记举要笺证》(北京和平印书局出版,时间不详,《史记十二讲》收录有《史记举要序》)《杜诗举要笺证》《杜诗研究》《文章源流》(莲池学院讲义,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史记别录》(出版时间不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汉魏六朝诗笺证》《诗文集》《日记》。
据高步瀛的大女儿高淑芳回忆,高先生的全部遗稿并诗文日记存于中华书局。但经红卫兵之乱,大部分未经付印的各种原稿及日记已付劫灰[8]。
高先生任职教育部期间,为启发民智、化导民俗,与陈宝泉、吴闿生等人合作编著了许多通俗读物。按高淑芳《追念先父高步瀛先生》记载,合作编著的通俗教育书籍有60 余种。与陈宝泉合作编著的有3 种:《民教相安》(石印本),北洋官报局,清光绪31 年(1905)出版;《国民必读》(石印本),上海南洋官书局,清光绪32年(1906)出版;《国民镜》(铅印本),直隶学务处,清光绪32 年(1906)出版。在这些书籍中,作者表达了对待外来宗教和外来文化的态度,目的是引导民众了解中西文化之差异。“总而言之,我们碰到外国教士,是外国人,不必欺负他,亦不必怕他,更不必媚他,照着法律上、条约上,或是朋友上,用一定的分际相待,断乎无有错处。”[9]
与吴闿生合作编著的有4 种:《国文教范》(石印本),国群铸一社,民国2年(1913)出版;《古今体诗约选》(4 卷)石印本,国群铸一社,民国2年(1913)出版;《古文范》(4卷),上海朝记书庄:宁波文明学社,民国8年(1919)出版;《孟子文法读本》(7卷),北京直隶书局,民国十一年(1922)出版,1979 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也出版了此书。这些著作多是普及性的古诗文选注,如《古文范》上下编共4 卷,选文七代30 家共103 篇。选文兼顾各代,上编以庄子为主,下编以韩愈为重。
《张味鲈续春灯话序》,发表于《小说月报》1918 年第9 卷第12号。高先生为张味鲈所作的《续春灯话序》类似于灯谜性质,每句隐一药名。间有用别名者,仍将正名夹注,并加括弧以别之。如“苑之品题”隐“雌黄”,“商量旧学”隐“白前”,“七月下旬”隐“麻黄”等。《选学纲要》,发表于《东北丛刊》1930 年第11期。这萃升书院讲义《选学举要》的节选,包含《文选之作》《文选之由来》《李善文选注》《五臣文选注》《文选诸家注》、附《诸家评李注及五臣注之优绌》六个部分,附《李注略例》。
《史记太史公自序笺证》,发表于《女师大学术季刊》1930 年第1 卷第1 期。这是对《太史公自序》的笺证,高先生旁征博引,介绍了《自序》的源流、大意,并综合运用《郑语》《楚世家》《大戴礼记》《山海经》《国语》等书佐证,又引证众说对《自序》语词进行逐一解释考证。于此足以看出作者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考据学功底。
《曾浩然转语释补序》, 发表于《女师大学术季刊》1930 年第1 卷第1 期。此文是高步瀛为其好友曾广源新作《戴东原转语释补》(此书为音韵学专著)写的序言。文中简要介绍了曾广源的性格、学识以及《戴东原转语释补》的成书经过、此书的内容与价值。《四库全书选印目录表》, 发表于《东北丛刊》1931 年第15 期。这是高先生选引《四库全书》的目录表。关于本文缘起,《陈垣来往书信集·高步瀛》载:“部中同人拟流通《四库全书》,抄写时间及值价均粗有计算,尚未确定……弟于此事平日未甚考究,仅就所知勉成一稿,未敢自信。”[10]据文章首段金毓黻的题识,可知此文写于执教沈阳萃升书院时。文中涉及经部68 种,483 本;史部15 种,195 本;子部16 种,131 本;集部78 种,443 本。文末附有董众《选引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议书》。
《读史偶识》,发表于《师大国学丛刊》1931 年第1卷第1期。这是高先生的读书札记,文中记录了他对《史记》一些问题的考证,如“鸿门霸上” “九郡” “楚汉相持” “项羽亦重瞳子”等问题。考证甚繁,博引精详,对许多细节问题做了鞭辟入里的考证。《三礼学制郑义述》,发表于《国学丛编》1932 年第1 卷第4 期。此文是对三礼学制的笺释。“先生述三礼所载学制,一以郑义为主,郑所未及明言者,以孔贾补之;孔贾间有未合者, 以唐以前礼家之说济之。要旨折中于郑义,其虽附于郑,而实与郑相戾者,概从削去,以申一家之学也。其功不可没灭也。”(见王森然《高步瀛先生评传(续)》)《获鹿张君墓表》,发表于《国学丛编》1932 年第1卷第5 期。此文是高先生为张佑卿写的墓志铭,记述了张佑卿的家世渊源、生平事迹、性格特点等。张佑卿为著名教育家,曾撰《职业教育》等书,为北方工业的振兴做出过巨大贡献。
《杨公墓志铭》,发表于《国学丛编》1933 年2 卷第1 期。此文是高先生为河北新安杨曜庭题写的墓志铭,记载了杨曜庭的家世情况、生平经历等。
《段懋堂顾千里论学制书评议》,发表于《师大月刊》1934 年纪念专号。此文是针对段玉裁《经韵楼集·与顾千里书·论礼记王制虞制在国之西郊》所写的一篇评论,分析了这场礼制王制公案的源流、派别,并对《礼记》的《王制》和《祭义》二篇进行讨论,提出了“王制西郊是否应做四郊”“《祭义》郑注四学谓周四郊之虞庠是否应当作西郊”“四郊虞庠是否即《大戴·保传》篇之东西南北四学”“文王世子语于郊注之郊学是否即《王制》移之郊注之郊学” “乡学是否应在国中”等问题,分析了段、顾之得失。
《哀江南赋笺》和《哀江南赋笺(续)》,分别发表于《师大月刊》1934 年第14 期和1936 年第26 期,是对庾信《哀江南赋》的笺释。《哀江南赋》素无善注,清徐树榖及徐树炯、吴兆宜、倪璠等人为之作注,然而注文或穿凿附会,或据孤证难考。高先生订其谬误、补其疏漏,考证博详、入理精深,堪称善注。
《国文研究法》,发表于《女师学院期刊》1933 年第4 卷第1-2 期, 是张文林作的高步瀛先生关于国文研究法的授课笔记。高先生应邀到天津演讲,谈到了文章的名义、起源、类别、组织、性质、功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如何研究文学做了深入的分析。
《高母张太夫人八十寿言》(铅印本), 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9 年(1920)出版,出版机构不详。高步瀛之母张氏,生于1841 年,卒于1937 年。《高母张太夫人九十寿言》(铅印本), 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20 年(1931)出版,出版机构不详。书签题:高母张太夫人九秩寿言集。这两种是高步瀛编辑的高母寿言集锦,多是拜寿之词。
《寒山社诗钟续集序》,发表于《小说月报》1919年第10 卷第7 期。1914 年高步瀛参与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组织的“寒山诗钟社”,此文乃酬唱之辞。
高步瀛先生著作等身。笔者整理统计结果,他有著作(独撰、合撰)共计43 种,其中13 种未予刊行;发表论文共计11 篇。
参考文献:
[1] 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前言[M].曹道衡,沈玉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王立群. 现代文选学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 金毓黻.《选学纲领》前言[J].东北丛刊,1930(11).
[4] 陈复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读高步瀛《古文辞类纂笺》[J].社会科学战线,1998(4).
[5] 王同策.高步瀛《古文辞类纂笺》出版[J].古籍整理情况简报,1998(4).
[6] 胡俊林.高步瀛《先秦文举要》点校后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8(1).
[7] 唐宋文举要:前言[M].高步瀛,选注.刘大杰,钱仲联,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 姚高淑芳. 追念先父高步瀛先生[J]. 传记文学(台湾),1970,75(5).
[9] 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10] 陈智超.陈垣来往书信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推 荐 阅 读
作者简介:赵成杰(1987—),黑龙江宁安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韩国首尔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现为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尚书》学、说文学、金石学及传统文献整理与研究。已在《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书目季刊》等海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博士后基金项目三项,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
投稿邮箱: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