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戏剧该不该评奖?
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政府怎样帮戏剧一把。我们一直在喊振兴,但是也有人说,凡是喊振兴的就是要衰亡的。而且十年来把谁振兴起来了? 好像没有。戏曲发展有其内部规律,要靠规律办事,不是单纯振兴就能够奏效的,那只是打兴奋剂。
现在惟一的一招是进行评奖,但评奖正反效果都有。从正面说,十年来靠评奖,戏剧支撑过来了。如果不是强调精神文明,强把一部分社会资金投入戏剧,地方官员通常不太会关心对文化的投入占GDP的多少比例,那么现有从业者就会彻底流失。民间剧团的艺术档次当然比较低,如果等将来经济好转后再在民间基础上重新开始艺术攀登,会有太大的难度。至少现在还保留了一批一流剧团和演艺人才在,艺术尚有底气。但评奖的负面变很明显。
评奖通常不是老百姓评,而是戏剧圈里人评,不是为把好作品推广到更大范围服务,常常只是为圈内循环需要而造势。评奖的目的通常很功利,演员想评奖,是为了名誉、职称、住房,各级领导想评奖,是为了政绩。影视评奖比戏剧要好一点,创作先是为了商业演出,然后才是评奖。戏剧作品许多没有商业价值,经常是演一场赔一场,很多情况下就只是专门为评奖而创作,与市场完全无关,评完回去再也不演出了。或是没有舞台号召力,观众不爱看,或是大制作,回去演不了,越演越赔本,副作用极大。这种饮鸩止渴的现象,我们一直都看见了,一直也在议论着,又不知怎么办好。前十年如此这般,戏剧没有渴死,希望以此撑过艰难期,待情况好转之后再改饮清水、营养液,但饮鸩多了也会毒死。
评奖的水准也在下降。例如戏剧演员评梅花奖,不要求会演剧目的数量。一般说,演员能演多少戏,应该是评奖的一个基本底数吧,无论你的表演多么出神人化,至少你要有一个演出剧目的数量基数。自古以来戏曲的传统就如此,那时候点戏用戏折子,写上几十个剧目随观众挑。但现在的演员能演三几部整场戏就不错了。因此,演一台大戏,再演一台传统折子戏,就具备争取梅花奖的基本资格了。但从实力说,和旧艺人比起来,其基本功相差悬殊。过去总得会几十出戏,才能闯江湖。人家点了戏,角色生病了,就得满城找人来顶替,否则砸牌子。一些老演员一辈子也没赶上评奖,而评上奖的在他们看来功夫相差得远,因此心理不平衡。
评奖戏的结果也有两面,评上奖的戏或许并不卖座,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又未见得能评上 奖。仔细区分起来,评奖戏老百姓不看当然也有不同情况,一类是戏剧成为意念的符号,不尊重创作规律,概念化,另一类则是比较高雅、高深,有内涵,但老百姓看不懂,不喜欢。评委都是专 家,代表了专业文化口味。有些戏老百姓看不懂,但专家一看,说这种戏真是好,里面传达出来了 深刻的人生况味,有韵外之致云云。例如京剧《曹操与杨修》,文化人说好,但老百姓不见得喜欢,靠市场运作就比较困难。
(摘自《文化与戏剧——五十年的选择》,系作者在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化沙龙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