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黑面纱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 Marie Muravski

黑面纱

(英)查尔斯·狄更斯

雍毅译

1

19世纪末最后一两年的一个冬夜,一位新近开业的青年医生回到家中,坐在客厅的炉边取暖。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室外的雨点敲打着窗棂,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凄厉的寒风吹得烟囱呼呼直响。

那是一个阴冷潮湿的夜晚。此前医生已在泥水中走了一整天,现已换上舒适的睡衣拖鞋,坐在炉边休息,在半睡半醒间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他心想,若没及时赶回,惬意待在家中,此时他定会遭受寒风的欺凌和冷雨打在脸上的剧痛。继而,他又想起每年圣诞节回乡访友的一幕幕情景。他心想,朋友若是见他归来,将会多么高兴。他又想,若他告诉罗斯,说终于有人找他看病,希望能有更多病人,待数月后再来娶她回家,让寂寞的人生充满欢乐,使活力重新燃起,那她听后一定特别开心。接着他又开始纳闷,不知他的第一位患者何时才能出现,又或许他天命如此,今生注定永远没人找他看病。后来,他复又想起罗斯来,思来想去,渐入梦乡,耳畔响起她甜蜜的欢声笑语,她那温柔小巧的手仿佛就搭在他的肩头。

2

他的肩头果然搭着一只手,但既非小巧,也不温柔。那是一只男孩的手,那孩子身体肥胖,圆头圆脑,牧区派他送药送信,管他吃饭,每个礼拜还给他一先令的工钱。不过,人们通常无需吃药,他也没必要送信,一般就是嚼嚼薄荷糖,要么吃点奶酪,要么呼呼睡觉,以打发无聊的光阴——因为每天平均有十四个小时他都无事可做。

“有人来了,先生——是个女人!”男孩摇着主人的肩膀轻声叫道。
“哪来的女人?”医生惊问,浑然不觉自己是在做梦,并指望来者就是罗斯本人——“哪来的女人?在哪儿?”
“那边,先生!”男孩指着诊疗室的玻璃门,神色慌张,而通常只有不速之客突然造访,可能才会引起这般惊慌。
医生朝玻璃门望去,一时竟盼着这位不速之客赶快露面。
来者是个身材高挑的女人,身着深色丧服,紧靠屋门站着,脸面几乎碰到玻璃。上半身精心裹着一条披巾,仿佛是在刻意遮掩,脸上蒙着一层厚厚的黑面纱。女人挺着腰杆,笔直站在门前。医生感觉那层面纱下似有一双眼睛紧盯着自己,但来者一动不动,无需任何手势便已表明,她已微微觉察到他在打量着自己。
“你是来看病的吧?”他问,声音略带犹豫,打开屋门。门是往里开的,并不影响外面的人。来者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只是微微颔首默认。
“请进!”医生说。
来者往前迈进一步,然后将头转向男孩,似乎有些疑虑——这使男孩惊恐不已。
“你先出去,汤姆!”医生吩咐男孩,后者那双圆溜溜的大眼差点瞪出来。
“拉上帘子,把门关上。”
男孩拉过绿色帘子遮住门上的玻璃,然后退入诊疗室,关上门后,立刻将那只大眼贴近锁孔,往客厅这边窥探。
医生将一把椅子拉至炉边,示意来客入座。那神秘女人缓缓移步向前,在火光的映照下,医生发觉她黑衣裙的下摆已被泥水湿透。
“你湿透啦!”医生说。
“是啊!”陌生人低声应答。
“你是不是病啦?”医生关切地询问,因为对方的声音听来像是痛苦的呻吟。
“我是病啦,”来者答道,“而且病得不轻,不是身体的毛病,是脑子有病。我来找你,不为自己,也不代表本人。”陌生人继续说道:“我要是拖着病体,绝不可能在这样的夜晚,这个时辰独自出门。我要是真的有病,从现在起,我就躺在床上,躺上一天一夜,祈祷上帝,叫我早点儿死去,那多开心。先生,我来请你帮忙,是为另一个人。我大概疯了,才会替他求情——看来我是疯了。可是,天天夜里,我都流着眼泪守护,经受漫长无聊的煎熬,脑子想的尽是他的病。我知道,他得了绝症,治也没用,但一想起放弃治疗,等着将他安葬,我的热血就要冰凉!”来者说话间,身子一直不停颤抖。医生心里清楚,身子这样颤抖的人,想要使诈假装,是装不像的。
女人说得绝望而又认真,青年听得为之动容。他在医疗界资历尚浅,同行司空见惯的病痛,他见得不多,相对说来,对患者的痛苦不至于无动于衷。
“你是说,你说的那个病人得了绝症!”医生急忙起身,“既然这样,刻不容缓,我马上跟你走。你当初为何不请医生?”
“请也白请——现在请也不管用。”女人抱拳答道,情绪有些激动。
医生盯着面纱瞧了一会儿,似乎想要透过它看清来者的面容,却因面纱太厚,无法看清。
“你病啦,”他轻声道,“只是自己不知道。分明你是疲劳过度,但自己感觉不到,因为体内发烧。喝点水吧!”他倒了一杯水,继续说道:“先休息一会儿,冷静冷静,再告诉我病人得了什么病,病了有多久。我得先了解具体情况,才能对症下药,然后跟你去。”
陌生人端杯举至唇边,没喝一口又放下来,然后哭了起来,却始终没掀起面纱。
“我知道,”她大声啜泣,“我跟你说这些,听来像是发烧病人胡言乱语。之前别人也这么跟我说,但没你这么和气。我已过不惑之年。人们常说,随着生命悄悄临近终点,人就像是一抔土,风烛残年的朽木,对身边的人可能毫无价值可言。可是,对他来说,弥留之际却比过去的岁月更珍贵。他时常怀念久已去世的故友,还有年轻的一代——想必是子女——他们都离他而去,彻底将他遗忘,就好像他们也全死了一样。我的余年所剩无几,也应当好好珍惜。假如我说的是瞎编的谎话,那我情愿一死,笑赴黄泉,绝无怨言。我说的这个男人,等到明天早上就救不活了,这我心里有数,但我宁愿不这么想。尽管他的病情十分危险,但你今晚千万不能去,不能去给他治疗。”
“你说的话,”医生犹豫片刻,继续道,“我不想发表任何看法,更不想让你觉得,我特想知道你那些不愿启齿的事,免得让你徒增悲伤。可是你说的话,前后不一致,恐怕叫我难以置信。那人今晚就要死了,也许我能救他一命,你却不让我去给他看病。你担心明天太晚,怕来不及救,可你又要我明天再去给他看病。若他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对你特别重要,你为何不想法及早救他,免得病情恶化,再也无法救治?”
“上帝保佑!”女人哭泣道,“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的事,我又怎么指望陌生人相信?”说着,她突然起身问道:“这么说,你是不愿给他看病啦,先生?”
“我没说不愿意,”医生说,“不过,我要提醒你,要是你再拖延下去,万一病人死了,你得承担重大责任。”
“肯定得有人承担责任,”陌生人哀痛道,“该是我的责任,我愿意承担,也心甘情愿。”
“既然我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医生继续说道,“那我答应你的请求。留个地址吧,我明早就去给他看病。啥时比较方便?”
“九点。”陌生人答道。
“抱歉我刨根问底,”医生说,“他现在是你在护理?”
“不是。”女人否认。
“要是我告诉你,他今晚应该怎么护理,你能不能帮上忙?”
“帮不了。”女人哭诉道。
医生发现,即使再问下去,也不大可能了解更多情况。女人起初情绪激动,后来极力克制才稍稍平静,此刻又无法抑制,看着叫人心痛。医生不想再勾起她的忧伤,于是再次向她保证,说他明早定会如期赶到。来者说出沃尔沃斯街上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然后仍像方才进门那样,神秘兮兮地离去。

3

可想而知,那位不速之客的来访,给青年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反复斟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却没什么结果。

关于某人某天某时预感到死亡并得到应验这类怪事的报道,他和普通人一样,也曾听说或读过一些。他一时不由猜想,目前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继而他又想起曾经听说过的这类奇闻,讲的尽是当事人预感到自己死亡的苦恼。而那个女人所说的,却是另一个人,一个男人。她说他已临近死亡,并且说得如此肯定;若说她的预感是梦境或幻觉使然,又不大可能。有没有这种可能——那男子将在凌晨被人杀害,那女人本是帮凶,并曾发誓保密,但后来心慈手软,却又无力阻止对受害人施以暴行的使命,遂决定尽量拖延他的死亡,于是便及时上演了一出请医生治疗的戏来?若说大都市两英里内常有这类事件发生,又似乎过于荒诞离奇,超出先例。接着,他又想起初见那女人的情景,感觉她思维混乱。既然这是圆满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那他执意相信,她就是疯了。然而就在同时,他又对此感到疑虑重重。这个疑虑已潜入心头,在漫长无聊的不眠之夜反复闪现。虽然他一再努力不去想她,但那袭黑面纱却一直萦绕在他狂乱的幻想中。

4

沃尔沃斯街后的区域,离镇上最远。时至今日,那里仍是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三十五年前,那里的大片地区简直就是萧条的荒地,零星散住着一些性格可疑的人家。他们或因贫困潦倒,住不起像样的街区,或因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相近,而喜欢待在那片荒凉之地。后来,周围出现了许多房舍,都是若干年后建造的。原先那些散户中的绝大多数房屋,经常简陋不堪,凄凉之状难以描述。

青年医生清晨途经此地所见的景象,估计不会令他精神振奋,也不会消除他的顾虑,更不会排遣此次异常出诊带给他的沮丧。下了公路,穿过几条歪歪扭扭的小巷,眼前便是一片湿地牧场。这里随处可见被拆毁的破败房舍,因为腐朽,无人居住,不久将变成一片废墟。路边偶有一株矮树,或是一洼积水,已被昨夜那场大雨浇得毫无生气。间或可见一块贫瘠的菜地,旁边是一间用几块旧木板拼凑而成的消夏小屋。屋前放着几个尚未补好的旧提桶,修补材料是从邻近树篱上偷来的木桩。这一切足以证明,当地居民何等贫穷,他们将他人财产占为己有,毫无顾忌。时而会有一个模样邋遢的女人,走出一间肮脏房子的屋门,将炊具里的泔水倒进房前的排水沟,还对着一个脚穿拖鞋的女娃的背影高声尖叫。那女娃背着一个几乎与她一般大的沉甸甸的黄脸婴儿,踉踉跄跄,已走出房门数码开外。然而,这里的一切几乎毫无活力。透过氤氲缭绕的湿冷薄雾,大片景象隐约可见,显得寂寥萧条,完全吻合我描述的对象。
医生吃力地穿过泥潭,四处打听女人说的那个地址,得到的回答却前后不一致,难如人意。后经几番周折,他终于行至目的地的房前。这是一座双层的低矮小房,外观比起沿路所见房舍更加萧条荒凉。楼上的窗上挂着一条泛黄的旧窗帘,客厅的百叶窗是关着的,但没紧闭。这座房子远离其他房舍,坐落在一条小巷的转角,挡住了别的房舍。

5

需要交代的是:医生先是举棋不定,欲叩门又止,然后大步走过房前。我这么说,就连胆量过人的读者听来,恐怕也难以露出微笑,因为当时的伦敦警察与现在的判若两人。那时人们对楼房的狂热和改造尚未开始,不能融入城市的主流和环境。又因这里地处荒郊,与世隔绝,故而大片地区(尤其这一带)已成为穷凶极恶之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在那个年代,即使伦敦最繁华的街道也并非灯火通明,更不消说这种地方,纯粹是靠星月照亮。因此查找亡命之徒,或跟踪他们行至其贼窝的希望非常渺茫。况且随着经验的日益积累,犯罪分子越发觉得比较安全,作案也越发明目张胆。
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同时,切莫忘记一个事实:这位青年曾在大都市的公立医院实习过,虽然当时的伯克医院或主教医院尚未臭名昭彰,但他亲眼所见已向他表明,以“伯克”命名的暴行 [伯克(Burke)本是人名,亦有“使人窒息而死(以出售无伤痕尸体供解剖用)”之意,此处指谋杀] 可能极易在此地发生。尽管如此,也无论是何顾虑使他裹足不前,但这位意志坚强的青年胆量过人,所以他只犹豫片刻,便迅速折回门前,轻轻叩响了房门。

6

接着便有低语声,立刻从走廊尽头的楼梯口传来,好像有两个人在窃窃私语。随后便是皮靴踏着光地板的沉重响声,继而听到门链被轻轻解下,房门忽然打开,出来一个样子丑陋的大个子男人。他满头黑发,面容苍白憔悴,如同死人一般。这是后来医生经常挂着嘴边的话。

“进来吧,先生!”男人低声说道。
医生应声走进屋来。男人上好门链,将医生带到走廊尽头一间背阴的小客厅前。
“我来得及时吧?”
“非常及时!”男人答道。医生露出惊讶而又慌张的神色,迅速转身,想回身已来不及。
“进去吧,先生,”那人分明已注意到医生想要离开。“进去吧,先生,最多只待五分钟,我向你保证。”
医生随即走进屋里。男人关上屋门,撇下医生独自离去。
房间狭小阴冷,只摆了两把松木椅和一张松木桌,别无其他家具。壁炉里生着一把火,不见防护炉栏,看似意在除湿,不为取暖,因为墙壁潮湿发霉,水汽脉脉往下流淌,如鼻涕虫一般,留下道道痕迹。窗户破烂不堪,多处有修补的痕迹,窗外是一小块圈地,几乎被水淹没,屋里屋外不闻一丝声音。医生往壁炉旁一坐,等候着他首次登门问诊的病人。
他还没坐上几分钟,忽闻一辆马车行至路边,临街的房门随即打开。接着传来一声低语,继而是沉重的步履声,像是两三个人抬着一个沉重的身体,沿过道踏上楼梯,走进楼上的房间,俄而又闻楼梯嘎吱作响。看来那伙人已办完差事,就要离开。接着房门关上,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
不觉又过了五分钟,医生正欲往其他房间寻人,说明来意。屋门突然打开,昨晚那位不速之客出现在眼前,仍是原先的装束,脸上依然蒙着黑面纱,示意让他出来。那奇高的身材,加之沉默不语,让医生瞬间产生一个念头:眼前这位大概是个穿着女装的男人。可是,黑面纱下那歇斯底里的啜泣,还有那浑身悲恸的抽搐,却表明医生的猜疑荒唐可笑。于是,他急忙走出房间。
女人将他带到楼上的外屋,在门口停住脚步,叫他先行入内。屋内家具甚少,只有一只旧松木箱和几把椅子,外加一个帐篷床架,既无床帘,也无横栏,只搭了一块拼布床单。医生进门前就发现屋内一片昏暗,窗帘隐隐透着阳光,屋里的一切模糊不清,看似只是一种色调,医生什么也没看清。那女人疯也似的从他身旁扑过,跪倒在床前,他这才发现,原来床上有个人影。
那人直挺挺地躺着,装在一个亚麻袋里,上面盖着毯子,身体僵硬,一动不动。他闭着眼睛,只露出一张脸来,头上缠着绷带,一直裹到下巴,左臂摊开搁在床上,手指不能动弹,已给那女人握在手里。
医生轻轻推开女人,抓起男人的手。
“天啊!”医生惊叫,不禁将手松开——“这人死啦!”
女人蓦地站起,拍掌叫道:“哦,休要胡说,先生!”她情绪激动,几近疯狂。“哦,休要胡说,先生!我受不了!人生在世,本来是要活命,却断送在无能之辈的手里,若是救治得法,也许可以起死回生。你可不能叫他躺着,见死不救啊,先生!他眼看就没命了。求求你啦,先生——看在上帝的分上,救救他吧!”——她一面说,一面拿手连忙擦拭眼前这个毫无知觉的身体,先擦擦额头,又擦擦胸脯,后又疯狂拍打那双冰冷的手。等她松手后,那双手又毫无生气地垂落在被单上。
“他没救了,好心的女人。”医生安慰道。他刚把手从那男人的胸口拿开,又补了一句:“等下——拉开窗帘!”
“为什么?”女人慌忙问道。
“拉开窗帘!”医生又道,声音听来有些激动。
“我是特意不让屋里见光的,”女人说着,没等医生起身去拉窗帘,便立刻扑上去将他拦住。“啊,先生,求求你!要是真没救了,他真的死了,那就别让外人看见他的身体!”
“这人死得蹊跷,极不寻常,我得看看尸体!”医生没等女人反应过来,突然从她身边蹿过,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屋里,又回到床边。
“这里发生过暴力。”医生指着尸首说道,忽然发现女人脸上的面纱已经取下,便认真端详起那张脸来。
适才女人一时激动,取下帽子和面纱,此时她立在地上,眼睛盯着医生。从五官来看,她五十来岁,想必当年也颇有姿色。若非整日悲伤垂泪,岁月不会在她脸上留下这般痕迹。她面如死灰,由于过分紧张,嘴角显得有些扭曲,眼里冒着异常的火光。显而易见,她已身心交瘁,再也不能承受日积月累的不幸。
“这里发生过暴力。”医生说,眼睛仍在继续搜索。
“是发生过暴力!”女人回应。
“他是让人给杀啦。”
“是的,上帝作证,就是让人给杀啦。”女人情绪激动,“手段极其残忍,毫无人性!”
“是谁?”医生攥住女人的胳膊问道。
“你先看看凶手留下的痕迹,再问我他是谁!”女人答道。
医生将死者的脸扭向床沿,借着窗里透进的阳光,欠身观察,发现喉咙已经肿大,并有一道青印,立刻明白了死亡的真相。
“这人是今天早上被绞死的!”医生说着,战战兢兢退到一旁。
“没错!”女人目光呆滞,冷冷地说道。
“他是谁?”医生问道。
“是我儿子!”女人说着,一头栽在医生脚下,失去了知觉。

7

其实,那个男子已经死亡,又被绞死一回,绞死他的人,本来是个罪人,却因缺乏证据无法定罪。事隔多年,再提起这个公案,也许没有必要,可能还会让活人感到伤心。历史天天都在上演。原来,那女人是个寡居的母亲,无钱也无朋友。她断绝了丧父之子的生活来源,因那小子不听母亲劝阻,经常花天酒地,从事犯罪活动,忘了母亲为他受尽的苦难——母亲经常为他担忧,宁愿自己挨饿,供他挥霍。结果,他终于死在行刑者的手中,而他母亲也因此蒙羞,精神错乱,无法治愈。

那件事过去多年以后,许多人仍在为名利奔波,早已忘了那个不幸的人,而青年医生却日日探望那个并无恶意的疯女人。他不仅以自己的陪伴和善良抚慰她,而且毫不吝啬地接济她,以缓解她拮据的处境,让她的日子过得舒心一些。这个无亲无友的可怜女人,死前回光返照,热心为医生祷告,祝他幸福平安。她张嘴说话的样子,就像常人呼吸一样。她的祷告声传遍天堂,响彻云霄。医生的乐善好施,得到了千倍的回报。从那以后,他的地位和身价一路飙升,荣誉纷至沓来,而最令他欣慰的回忆,却是那袭黑面纱。
(0)

相关推荐

  • 47床【刘志红】

    去年,父亲最后一次住到了人民医院的肿瘤科,床位是最外侧挨墙的156床,属于多加出来的床位,原本是三人床位的病房,由于病人多,床位不够,便又加了床. 父亲入院的当晚,最里侧的47床来了一名女病人,听说是 ...

  • 【医生推荐,这4样男人宝,女人又爱又恨】...

    [医生推荐,这4样男人宝,女人又爱又恨] 1.桂附地黄-丸,如果男人出现健忘,心悸,头晕目眩,少气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腰膝酸软等:都可以用它. 2.白瓶育锌-宝,这个男人备孕需要,尤其 ...

  • 大山捡来的女人<三>

    那晚以后,大山和秀珠没再说过话,秀珠又恢复了一开始的冷冰冰的样子,不过给大山洗衣做饭还是照旧. 大山心里闷的慌,也有些悔意,但每每当他忍不住想去敲秀珠的门的时候,脑子里总会记起那晚他的黑色大手弄伤她白 ...

  • 夜雨| 私人订制

    夜雨| 私人订制

  • 人人都爱的查尔斯·狄更斯

    来源:The School of Life 译者:Anna 校对:LITCAVE工作室 配图:Online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最负盛名的作家,也一直是作品极为畅销的作家. 光从外表上看,他似乎有 ...

  • 查尔斯狄更斯代表作品《双城记》经典语录摘抄赏析

    毋庸置疑,<双城记>是狄更斯最伟大的历史小说. 书稿的完成恰逢他生活中最起伏的一段时期--他刚刚离开妻子和孩子--这部作品是他的巅峰之作. 故事发生在伦敦和巴黎两个地方,尽管仍是描写爱情, ...

  • 名家美文24:尼加拉瓜大瀑布(查尔斯·狄更斯)

    [英]查尔斯·狄更斯 那一天的天气寒冷潮湿,着实苦人:凄雾浓重,几欲成滴,树木在这个北国里还都枝柯赤裸,完全冬意.不论多会儿,只要车一停下来,我就侧耳静听,看是否能听到瀑布的吼声,同时还不断地往我认为 ...

  • 乐高12月圣诞活动赠品40410圣诞颂歌:查尔斯·狄更斯套装评测

    两年前,乐高曾发布过一个有趣的套装--40291 安徒生折叠书,主要描述了著名儿童作家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用以纪念这位对我们童年产生颇广影响的伟大作家.之后这个系列时隔了好一段时间都没有推出新品, ...

  • 查尔斯狄更斯经典语录

    查尔斯狄更斯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 ...

  •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第四十三章)

    为什么我应当停下来自问一下,我对普鲁威斯那么畏畏缩缩,究竟和埃斯苔娜有几分关系?当年我从新门监狱出来,把在监狱中染上的灰尘去掉后才到驿站接埃斯苔娜,这是一种心情:而现在在骄傲和美丽的埃斯苔娜及我窝藏的 ...

  •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第四十二章)

    "亲爱的孩子和皮普的朋友,我来告诉你们关于我的生活经历,这是身世,不是一首歌,也不是讲故事.为了先让你们简单扼要地了解我的情况,不妨引几句英国人嘴上流行的顺口溜:'进牢房出牢房,出了牢房进牢 ...

  •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第二十四章)

    两三天之后,我已把自己的房间安置停当.我来来回回到伦敦市内去过几次,所需要的东西已向各有关商行订购,也都已经送来了.鄱凯特先生和我已作过一次长谈.他对于我未来的前途比我自己还清楚,他说贾格斯先生已经告 ...

  •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第二十一章)

    我们一边走着,我一边打量着温米克先生,看看在阳光下他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发现他是一个冷淡无情的人,身材矮小,面孔像一块方正正的木头,面部的表情好像是用一把刀口很钝的凿子刻出来的.他脸上有两块地方,如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