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成绩不及格,借鉴高分作文被判“雷同”,“套路作文”要不要继续学?

今年的上海中考,考生绮文(化名)因作文被判“雷同”,语文成绩只得了81分(满分150,作文占60分)。

家长自称,这篇作文“改写”自2018、201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作文评析》两篇高分真题例文,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经多次比对后认为,这是一篇“雷同作文”。

受访者供图

这一事件,折射了多年来中高考学生背作文、写“雷同作文”的一种风气,也反映了一些教师、校外辅导机构在作文教育中的“急功近利”。就此事,记者还采访了多名资深语文教师,他们认为,“套路”“仿写”之风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和写作的目的,亟需被纠正。

  • “改写”?“套路”?“雷同”作文

在中高考作文写作中,“不得抄袭”是公认原则和明确要求。

中学语文教研员伦丰和,曾多年任初中语文教师,并多次参与过中考阅卷。他认为,“改写”不在“抄袭”范畴之内。他说,在考场作文中,很多学生会使用套路化的开头、结尾和材料。但如果是“雷同”作文,应当予以严厉制止。

语文特级教师张鹏(化名)说, 可以从别人的文章里得到借鉴和灵感,但不应该模仿内容,毕竟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张鹏多年担任高中语文教师,据他了解,不少初三学生在考场上会“套作文”。他观察到,许多学生升入高中后,“套作文”的坏习惯会延续将近一年;有的学生写作文容易偏题,就是因为有“套题”思维,机械照搬自己写过或者准备好的作文素材。

有多年初三教学经验的语文高级教师樊阳认为,教育考试院此次的评分正符合过去的考纲、现在的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即 “我手写我心”,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写作。如果是“雷同”,就违反了命题的出发点。

有多年初、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陈伟春也赞同给“雷同”作文打低分的做法。他认为,如果都给“仿写”或者“雷同”作文打高分,那么思维真正有亮点的考生会被埋没。

  • “套路”作文从何而来?

语文教师都意识到了中考作文“套路化”的问题。

老师传授方法,指导“套路”作文。

陈伟春说,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会指导学生写“套路”作文,例如某重点高中教学生写作文必须分7段,每一段分别写什么都有套路。“许多新高一学生不会写高中作文,大学中文系新生也不会写文章,这就是原因。”

有些套路学会了,就形成了习惯,走不出来了!

有些语文教师会用往年初三的优秀作文做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套作文”。对“套作文”的学生来说,只存在“套得比较顺“和“套得磕磕绊绊”之间的差别。如果真正按照教学规律和教育目标来辅导学生,甚至还有学生不认账,认为用补课机构中教的套路写作,拿高分更保险。

其实,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坚决反对“套作文”,如果选择这样的方式写作,就是在拿孩子的一生做赌注。

樊阳多次参与过中考和模拟考阅卷。他分析,在遇到雷同、仿写作文时,有的教师不会“下狠手”给不及格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写“雷同”作文的胆量。而平时,一些学校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来判卷,对“雷同”作文的态度不够鲜明。另一方面,限于作文阅卷的经验性,有些“雷同”作文能够蒙混过关。

  • 真正的作文应该是什么样,怎样写才有灵气?

对学生来说,每个阶段的语文教育都应该根据其精神、情感成长的需求来学习相应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开拓的眼界,做个好人、善良的人。

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特级语文教师黄玉峰指出,中考“套路”作文的风气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这种现象背后是命题与教学的本末倒置。“现在的语文教育往往是题目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语文教育的规律应该是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题目考什么。”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教育界普遍采用“标准答案”的形式出题、判卷后,语文教学的规律就被打破了。“像学外语一样学语文,像学数学一样对答案,很多人不再知道学习语文的初心。”

现实中许多辅导机构采用拔苗助长的方式辅导学生,家长也只要求孩子得高分,争先恐后地将孩子送入机构。久而久之,学生看到题目首先会去揣摩出题者的意思,而不是自己读过的东西。

针对此现象,黄玉峰创造了一个词“学囚”:人被关在了考卷里,被思想的牢笼禁锢,“有灵气的孩子也变成呆滞的样子”。真正的语文教育要渗透进历史、哲学、伦理学等内容,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成长,感情变得丰富、厚实,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阅读的开放性是对写作有引导作用的,孩子的感情都是真挚的,但还比较浅。人保持赤子之心很难,而阅读和写作应该起到让孩子进入社会后情感依然丰富的良性循环作用。采用让学生演戏剧、写诗歌、出门游学等各种方式提高写作能力,效果很好。

其实,总结了几位教师的经验,他们也都强调了 生活体验的重要性,以及阅读和写作训练应该结合起来。

陈伟春说:“读写一家,没有足够的阅读摄入,书面不可能反馈到位。”樊阳说,现在初三的孩子确实非常忙碌,他的方法是,一方面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启发,将课文、阅读题和写作打通。另一方面,给学生布置体验性的寒假作业,比如通过采访,重新认识朋友、父母和祖父母;在家做一次家务,给父母送一次爱心,走出家门做一些社会实践等等。有了这些积累之后,就可以梳理素材,用在作文里。

作文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要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发展规律。例如,高一训练复杂记叙文,锻炼学生的事实论述能力;高二要写复杂说明文,锻炼显性逻辑;有了这些积累,学生就能体会、内化写作方法,学会隐性逻辑,在高三就能写好复杂议论文。

来源参考:光明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