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为彝家幸福生活润色

匠心为彝家幸福生活润色
——双江街道竹编手艺传承记
[ 玉溪网   发布时间:2020-12-29   进入社区    来源:玉溪日报 ]

供应市场的竹编产品

县级竹编工艺师董会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实用多样的生产生活用具,精巧细腻的手工作品,因以竹为原材料进行编织而赋予所编之物竹的柔韧、清雅。竹编是峨山县彝家传统手工艺之一,也是竹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勤劳智慧的彝家竹编艺人从十二岁左右学艺至八十余岁,靠竹编创造了形态各异、功能不一的竹制品,编造出幸福美好的生活。

六代人  竹编技艺一脉相传

冬日的午后,记者走进董会琼家,竹的清香在这屋里弥漫。今年42岁的董会琼是双江街道富泉村委会清泉村人,县级竹编工艺师。抚摸董会琼灵巧却满是茧子的双手,一个工匠人生中的坚韧与坚守一览无余。受父母亲的影响,董会琼十一二岁便开始跟着父母学手艺,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做竹编。董会琼说:“当年父母靠自己的双手做竹编养活了我和妹妹,如今我同样用一双手做竹编养大了两个儿子。”

董会琼的母亲龚翠珍同样技艺娴熟,她一边编提箩,一边谈及,董家祖上四代以竹编为生,自己娘家新村的龚氏也靠这个手艺谋生。人与竹之间,因手艺的传承,有种难以表述的渊源和情感。“大部分竹编,以光滑精细的金竹为原材料。从一棵完整的原竹到一件作品,要经过选竹、锯竹、刮青、破竹、削篾片、磨边、起底、编织等过程。”龚翠珍回忆着过往聊起来。在她从事竹编五十多年的生活中,感觉自己和竹子早已融为一体,只要哪天不摸竹子,不做竹编,她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她熟悉竹子每寸肌肤的纹理,竹条的柔韧度,竹子的功效和气味。龚翠珍认为:“竹子,将一切奉献给了像我一样的竹编手艺人,也养活了手艺人的全家。”

一家人的编织生活还在继续,长短粗细相近的竹篾在董会琼和她母亲的手中灵活交织着,经董会琼一家的手打磨后变成一件件润色生活的竹制品,承载起几代人的美好愿景。

师带徒  同心编造幸福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竹编手艺传承引起社会关注。通过师徒传艺、县校合作等方式,峨山县竹编队伍日渐壮大。产品与市场深度融合后,吸收了很多时尚元素,因此深受市场青睐。

“压一,添三,中间都添三……”在双江街道新村竹编工艺培训现场,有五十多年竹编经验的本土竹编艺人王琼碧正在手把手教新村的彝族群众竹编技法。

双江街道新村,拥有2万多亩的竹林,可谓竹资源丰富,环境清幽。针对新村实际,双江街道举办了多次竹编工艺培训班,邀请省级、本土竹编艺人到村里传授竹编技术。

培训现场,龚翠珍一边看着老师讲解,一边认真体会。她说:“我们新村的竹子又多又好,每家都会编,像竹篮、背箩等生活用品都是自己编,但编得很粗糙。老师教授的编织手法,精细、耐看,编出的提箩、饭篓、水果篮等,实用又好看。这种培训,让我们彝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竹编手艺。”

作为一个编织生产工具的手艺人,茂作洛小组的农户普为民深有感触,因为自己的背箩、提箩等作品做得漂亮,上门订货的人变多了,足不出户也卖上了好价钱,一年能卖出300多件作品。一家人种竹、做竹编,家庭收入有了保障。普为民说:“竹子是我们彝家人的宝贝。”

来自云南工艺美术学校的竹编专业教师、竹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加云说,他多次来到峨山进行竹编提升培训,感觉学员的基础很好。他希望通过培训,让大家的手艺从做农副产品转型为做手工艺品,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在双江街道的引导下,近80户种植户合理种竹、用竹,在竹林掩映的村庄里编织着彝家人的幸福生活。(记者 沈杰 特约记者 毕晓琳 文/图)

编辑:刘玉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