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于影散文赏阅 《我的老师代军华》《米勒》《拥其河》
文曲星——发布正能量诗词歌赋。 以字契心,以词会神,以句沁魂。 随它世间沧桑, 我自吟歌狂啸。 揉碎时间空域, 九州笔墨皆友。 诗文岂有价, 道义值千金!关注我们吧
作者简介
于影,女,高楞人,自由职业者,酷爱文学,撰写散文100余篇,在省级报刊发表作品几十篇,被评为林业报优秀通讯员。
我的老师代军华
于影
代军华是我们七八届初三的班主任,她与她的名字一样,有军人的风姿,又有华丽女子的羞涩。
在她没教我们之前,我就在校园里见过她,那时她刚调到学校上班,二十多岁的年纪。细腻的肌肤,长得清秀标致,温和的那双眼睛里充满善良,一抹淡淡的微笑,总是矜持有度,两条乌黑的辫子蓬在脑后,朝气蓬勃的身段里,有着男孩子的帅气劲儿,艳媚入骨,走起路来似清风一缕。她的到来给平淡的校园掠过一丝惊奇,她脚步所到之处,吸引着无数双眼睛。看见她,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愉悦,眼神里是满满的羡慕和向往。
在校园中,她这样年轻有气质的老师不多见,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流动在校园里,引得好多双眼睛刮目相望。白色的回力鞋白的耀眼,步履轻盈,劳动布衣裤已被多次的洗涤褪去了本色的蓝,塑成了靓丽的灰白色,简单又体面,她不像其他老师那样穿的古板、也不像学生那样嫩得稚气未脱,只着一身浅色衣装,在别样春色中,干净得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少女。好幸运,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又是教我们化学课的老师,平时她除了给其他的班级上化学课外,余下的时间基本都在班级里,她洒满阳光的笑脸坦坦荡荡,举止落落大方,活泼、幽默、善良,在她的带动下,教室里弥漫着浓郁的学习氛围。她从不对学生有过多的批评和指责,把自尊给足了学生,班级的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更是少了打闹的,逃学的,迟到的,早退的,就连淘气包的自身卫生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也能主动约束自己和其他的同学,班长都轻松多了。其实老师未必不知道。遵守纪律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约束自己就是给老师最好的尊敬。
以前上课时,课堂都是乱哄哄的,严厉的丁校长替生病的老师上课时,都有课桌吱扭声拌着学生窃窃私语声,校长厉声一喝,课堂没了动静,继而,嘀咕声又从各个角落飘出,静只在瞬间。然而,自从代老师当了我们的班主任后,其它课程有了进步,化学课的分数直线上升,学生觉得上她的课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吸引,有一种可亲,是一种自如。一堂课没多会下课铃声就响了,我们还是坐着没听够似的不想下课。快乐总是短暂的,好多同学都清晰的记得,周几的第几节课是化学课,那种纯洁愉悦的心情时时伴随着我们,希望能和老师多呆一会,毕业分手那会儿,好多学生都背地里偷偷得抹眼泪。
我们期待上化学课,同样别的班级也喜欢上化学课,不是喜欢化学课,而是希望能上代老师的课。凡是上她的课,我们都是静静的。当上课的铃声响了后,同学们齐刷刷地跑进教室,然后一双双眼睛不约而同的往办公室的方向看,见老师优雅的从办公室门走出来直奔教室,都欢呼雀跃。她不知道那几十双眼睛把她的一姿一态一举一动,都收进了自己的心灵里,拟成了自己成长的目标。目视着她快走到教室的时候,就快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整个课堂静得没有一丝动静,仿佛教室里没有学生。老师手托着教材步入课堂时,看见一双双眼睛安静地看着自己,她抿嘴微笑。仅这一个会心的浅笑,足足让我们心满意足,快乐不已。班长一声“起立”,同学们“唰”的一声,齐刷刷地站了起来,“老师好!”的问候声整齐而响亮,老师回礼之后就开始上课了,教室里只有翻书声和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声音。校长在窗外往里面看,常是惊讶的眼神,然后微笑着走开。整个学期下来,我们班级的纪律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好,就连最调皮的淘气包也少有的进入了学习状态。
校园那么的大,天空那么的高远,教室里静得一点响声都没有,只有老师在讲课。只要是有代老师教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是多么的轻松,有老师在的班级劳动,是多么的轻松快乐。说到劳动,就是指学校里的园田地,园田地在三公里往东的山里,一条小道绕过一面山坡,不远的山林中有一片平坦的土地,每年都由老师领着学生种,种一些黄豆,玉米等。这种劳动是最难的,从学校到园田地的步行是五华里,单是为了让农作物长势好,少不了农家肥。肥料需要学生从自家的园子里往园田地里担,想想这种体力活就难过,学生哪吃过这苦,不说肥土多重,单说我家的两个结实的土篮子和一根扁担,就重过一筐肥土,没办法,学校组织的不能请假,我挑着一担肥料加入了队伍。刚走几步嫩弱的肩头已经压得不堪重负,走不远就停下,扶着扁担站一会,歇一歇,看看疼痛的肩膀,两侧都已经红得泛紫,真是不忍心再把扁担压在上面。几次都是只得猫着腰,尽量避着痛处,有时扁担几乎是落在肩胛骨上,依旧往前悠着走,凡是不担肥土的学生,就背着种子。黄豆、玉米的种子虽然沉重却是干净的,土豆的种子都是滚过草木灰的,背的时候袋子渐渐往下沉,落在屁股上那个地方的时候,就得往上耸一下,掂一下,灰就从袋子里往外窜一次,像是拍打旧棉衣一样,一耸窜出一捧灰,与汗水相伴的结果是花了脸和脖子。老师一会帮我把两个筐穿到一起抬一会儿,一会儿再帮别的同学拎一会儿,呼啦啦的八个班级,三百多名学生把个马路踩的尘土飞扬。终于到了目的地,我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真想摊倒在地。 歇了一会儿,在老师的号召下,分段,分垄,开始抡镐头刨地,在黑土地上播种,累了可以歇一歇,可以直起腰吹吹风。春风好爽,轻轻的风儿吹拂着发丝,软软地兜着脸,在树木花草的围绕中,呼吸着清新气息,那股花草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不觉深吸几下,完全忘了疲惫,一切都是快乐的。种地不好又太累,只是感觉在室外比在课堂自由,干了一会活,就到中午了,我们就在田边地头找个地方坐下来。开始吃饭了,几人围坐一堆儿,美美的吃着,可谓是春风得意了。
冬天,每个班级都要上东山捡干柴烧火用,给自己班级取暖。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老师领着我们,大踏步地走在白茫茫的厚雪中,冬天上山的宽道,被积雪挤成了瘦瘦的一条毛毛道,参差不齐的榛子林挺立在大树间、小道旁,组成细密的屏障迎接寒冷,小爬犁轻巧巧的在雪地上滑行。没有树叶和草的遮挡,坟墓把白雪擎得极为圆厚,我远远的看着、怕着,山林里一片清澈,大树小树褪光了叶片,褐色的枝条被风吹得挥舞着。枯草挺立、干瘪的腰肢风度犹存,顽强地扎根于雪中,迎风抖动。偶尔有枯叶在雪面上滚动,那是悬在树枝上为数不多的几片,终于禁不住狂风的肆虐,刮落下来,如天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那种飘逸的娴熟,那种忘我的欢乐,那种流动的跳跃,那种纯情的灵性,淋漓尽致体现自身的唯美。所到之处,那纵横交织的脉络干硬地撞击雪地,那哗哗空洞的响声,是它自由的欢声笑语,是它张扬的骄傲。偶尔刮落在干草上,呈现了那种亲近的美感,更是叹息后的愉快。雪地里,大树下,我们嬉戏地打闹着,抓起一把松散的雪花,抛洒给同学,弄的满身满脸都是白的,只一会儿,脸上的雪就融化成美丽的水珠,游走在干净的脸颊上,那种凉意直沁心脾。男同学的热情奔放,舞动的锯条里翻飞的锯末写满刚劲。女同学青涩的美,写在了睫毛轻轻的覆盖,回避的眼神里写满了青春期敏感的信息。我们追逐着快乐着。那天真的欢声笑语在森林里回荡。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疲惫,每个人哈着一团热气,在雪地里努力地干活,快乐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当哈气变成白霜挂在了睫毛上,忽闪忽闪的极为美丽时,我们的爬犁已经装满,顺着山道,一路放坡,快乐地颠跑着,在厚厚的积雪里拉着爬犁走出山林。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在广场上看见老师了,不觉想起了学生时代的事,那一幕清清淅淅地闪现在眼前。老师跳完广场舞,边走边穿上外套,脚步还是那么的轻快,因为人多,她没有看见我,我目视着她干净利落的穿好外衣,消失在人群中,心中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股亲切感在心中久久回荡。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老师幸福健康,我们永远爱您。
米勒
于影
一个寂静的傍晚,翻开法国油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画册,一幅《喂食》的画面温暖又宁静。画面上的三个小女孩依次坐在旧石屋的门槛上,对面坐着妈妈,这是一个温馨的庭院,微风轻拂母亲的秀发,枝头上的小鸟在风里睡着了。年轻的母亲一身布衣,正一手拿着勺子,一手端着碗,亲切的喂饭给孩子。三个小女孩一个个仰着头,张着嘴,如嗷嗷待哺的雏燕,母亲专注而深情, 脚下卧着一只花猫。墙边一只母鸡正在悠闲的觅食,石屋右侧的田地里父亲正在辛勤耕耘。时间流逝,一派安宁祥和,孩子们可爱极了,给母亲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一切都在母亲的一粥一饭里。都在米勒的画里。
米勒(1814—1875)是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自幼生长在贫苦农家的米勒,是一位伟大的田园画家,他的画笔只为纯朴、勤劳的农民而画,一生致力于描写农民生活,因而有农民画家的称号。其作品有着浓厚的田园情结,有着自发的草根意识。他的笔触细腻,淳朴简约,浑厚有力,含蓄而又生动,让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然而处在贫寒生活中的米勒却过着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他的妻子卡特琳娜勒梅尔与他同甘共苦,对他忠贞不渝,是他苦难生活中温暖的伴侣,他们一共抚养了九个孩子,妻子几乎就是那幅《喂食》中年轻的母亲,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对耕耘着、放牧着、劳动着、生活着的农民真实生活写照。看着这幅油画,童年的光阴闪入我的脑海,想起我在《母亲的黄米饭》一文里,同样把一幅和谐的画面真真切切的呈现在眼前,孩子天真快乐,母亲无私的爱写在一点一滴里,饭桌上那缭绕热气软糯的黄米饭,那散发荤油的香气,那吸引我们金碎玉裂的油渣,那个温暖的草屋里的情景,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米勒的生活异常困苦,但是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米勒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这就是米勒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朴实无华的性格,米勒所有优秀的作品形象,都是劳动的、小憩的、辛苦的、虔诚的……这幅《喂食》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的尺寸不大,74厘米高的小油画,是因为经济条件所限,他无力购置足够的油画材料。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有时他的一幅素描仅能给孩子换来一双鞋子。生活的磨难没有给他的画带来多少寒意,更没有让米勒沉沦。相反,他的画深情饱满,圣洁安详。土地和农人是他一生创作的源泉,也是他悲苦生活里永恒的春天,因为,他从没有忽视过春天。不论霜严雪寒,艺术带给他的都是生命的暖意。他是一位将毕生经历沉浸在大地中的画家,他将手中的一支画笔,泼洒着对大地无限的眷恋,只有赤子,才如此深爱着土地和一生劳作的人们。他常常用默写的方式来记录他的感受和印象,画风苍茫沉寂,质朴凝重,色调浑厚,感情真挚动人。画家笔下的乡村优雅而感动,凡在农村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的。所以米勒的油画在我国广大观众中才会有更强的共鸣性。
1858~1859年间,米勒创作的杰作《晚钟》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农民精神生活。画面上,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劳作结束了,一对农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俯首摘帽祷告。画家着重于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的虔诚。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天劳动的恩惠,并祈求保佑。这个恩惠就是农妇身旁小车上的两小袋马铃薯!这样的恩惠竟是他们一天劳动的报酬,形象在画上是显得那样孤立无援,体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左侧一把挖马铃薯的铁杈,两人中间一只盛物的破篮子,简陋的生产工具,除此以外,只有他们身上那件褴褛的袄衫。日落给大地蒙上一层萧瑟的氛围,画家在这里倾注全部心血去刻画这种场景,让它来笼罩这对可亲可怜的劳动夫妇的形象。 他着重描绘了农民夫妇的虔诚和质朴,寄托了他对农民生活境遇的无限同情。色调上,暮色沉沉,农夫脱帽少妇合掌祈祷,黄褐色调庄严温暖。此时,暮色苍茫,大地宁静,灵魂安详。土地和农人是他一生创作的源泉。
翻看米勒的画册,静谧和悲悯的气息一瞬间将我的灵魂覆盖。他的画有田园牧歌的意境,流淌着诗一样的哀愁。浓郁的伤感弥漫在画中,让人坚硬的心一瞬间如雨滴般柔软。他一生贫困潦倒,食不果腹,在寒冷荒凉的人世间苦苦跋涉,人间得失,悲喜转换。可是,米勒在人世的光阴,已经薄如一片雪花。后来,他成为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
有人说,历史如一颗洋葱,一层层剥开,总有一瓣洋葱让人流泪。是的,抚去光阴厚厚的尘埃,他的画自然、温暖,经得起岁月之手细细翻阅。因为,那些画能让人的内心如棉花般柔软和温暖。
几年后,61岁的米勒病逝于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后来,法国为购回那幅《晚钟》,竟花了80多万法郎。如今,他的画已成了无价之宝。画家生前的孤苦凄凉和身后所获得的荣耀敬仰是多么不相称。画家远去了,而画还在。春风沉醉的夜,隔着漫漫岁月,我用手抚摸着画册,悲欣交集。此时,光阴是缓慢的,我是沉默的,望着窗外的夜空凝思许久。
拥其河
于影
拥其河是我儿时记忆中家乡山里的一条小溪,流淌在东山的树林里。
这里位于张广才岭,长白山脉的山里,临近依兰大道,以前这里有个站点就是以这条河的名字写的站牌。河不宽,涓涓细流清澈透底,喝一口甘甜凉爽。路边有一户人家,依山傍水而居。春天我采山货从那家旁边走过的时候,看见那院子里洒满了阳光,一只大黄狗趴在那懒懒的晒着太阳。暖洋洋的氛围真的是树林里的一道美景。每次上山都路过那户人家,总是喜欢多看上几眼。去的时候还好,尤其是回来的时候,人累的疲惫,闷热和饥饿难耐,特盼看见那房子,想房子旁边那条拥其河。坐在河边喝点水,洗洗脸,歇歇脚,理一理蓬乱的秀发。
东山很壮美,连绵起伏的大山里都有什么?这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总是喜欢在山里寻寻觅觅,摘几粒野果扔进嘴里,酸甜中品出苦涩,采一些山菜,山花椒,总想多认识一些我没见过的花草树木。看鸟儿飞落在树上,听布谷鸟一声接一声不慌不忙的催促声。好想看看搭在树上鸟窝里的鸟蛋。仰脖望着鸟巢努力的想爬上去,只在原地蹦了几下,就失望的离开了。 追逐花蝴蝶,扑捉飞虫,树林里跑来跑去,却被猛然看见的树干上的毛毛虫吓得连连后退。在这富饶的山水中,有珍贵的树种,有飞禽走兽,药材,野果、野菜。郁郁葱葱大山里,潮湿的空气孕育了山里的一草一木。果树的花香陶醉了跑山人的心,我走在散着花香的树下,总是贪婪的多呼吸上几口。眼前晶莹的露珠停在草尖,地上的野花娇小舞媚,又靓丽张扬怒放。
居住在山边长大的我们,一年四季不离开大山,对山的依恋念念不忘,又感到骄傲。秋天的时候,秋收的人比平时多好几倍。我喜欢秋天,是因为秋之静美,沉淀了丰硕的果实,眷恋秋景厚重之情,欣赏细小的变化。看秋凉冷寂了山岭,树叶散去。眼前的拥其河显得通透, 它曾经旺盛了一个夏天,又被秋风几日便吹去的叶子。撇下溜溜光的枝条在寒风里荡来荡去。看那没了叶片相拥相伴的白桦,钻天杨又彰显孤傲,风中奏响,诉说着离别怀恋之苦。 我喜欢秋天,秋天的果实挂满枝头,看那一枚一粒的红果,在与白雪相映相衬的时候格外的耀眼漂亮。我喜欢看秋天的拥其河,秋凉的干爽,使得树叶的水分逐渐被吸干,短暂中变得色彩绚丽枯美。几日前还是青涩的模样,是被突降的冷空气美了容貌,又被无情的秋风秋雨大把的摞下。四处抖落,一叶一叶的凋零,又一片一片的落下,旋风吹来,四处翻飞。
淅淅沥沥的秋雨,滴答着初冬的脚步,德坤街两旁林荫道的大树上,稀疏的叶子被淋得透心凉。一尘不染的荡漾在寒风中,又被秋风凝成了冰凌,悬在枝叶上形成了树挂,明亮又晶莹剔透。我和女儿站在山边,看德坤街两侧高楼林立,看车水马龙的美景,享受空气的清新。
看看东山,想昨日的树林,想树林中通往拥其河那条蜿蜒的山间小路,我熟悉的地方,如今变得陌生了,那条小路的痕迹淹没在改进中。展现在眼前的,是东山公园,职工医院,供电局,还有新建的厂房已今非昔比,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一切在改变中变了模样。
告诉女儿我小的时候,这里全都是树林。我经常从这儿上山又从那个地方下山,女儿说:“妈,我们往上走走啊。”“嗯,走走吧。”走在这里真切的想感受我小时候的心情,可眼前许多地方都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变得顺风顺水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好快啊。时间改变了一切,一切对时间却束手无策,那个喜欢在山里跑来跑去,喜欢在拥其河边玩水抓青蛙的我,如今变成了喜欢回忆的半百之人,还没来得及感受年轻,岁月已去,可已爬上皱纹而饱经风霜的脸上依然挂着快乐。
“雪!”女儿惊喜的用手指指在空中,果然顺着她指尖的方向往前看,看见了今冬最早到来的使者。和在绵绵的细雨中,有几粒娇小的,轻飘慢舞的小雪花游来。喔,好美啊!经历了一个夏季的绿色,又满目凄美。突然看见了洁白的雪花,不免有些痴狂。女儿追逐着雪花,撒着欢的跑。头发随风飘动,小脸红红的,她尽情的玩耍。 飘白了眼前的景色,雪飘飘洒洒的越来越大,落白了我们的秀发,白了空旷的每个角落。白雪中留下了我们清晰的足迹,一直陪伴着我们回到了家,只一夜的大暴雪,就早已把荒草枯叶都精心捂盖得很严实,大山也凸显清净利落。它们告诉我,这个冬天正式到来了,看着被风吹撒的雪粒,从树上晶莹的抖落,融入雪的怀抱,一切自然亲近。柞树的枯叶子,被风榨干了水分仍挂在树上,又有些镂空却依然坚定守候。卷缩成一团,无知又无畏的飘摇。在风雪中一下一下撞击枝干,狂风吹来哗哗的作响。风中欢悦,舞中浅唱,倒也不失为空荡中的点缀。
冬天的时候我最喜欢到山里拉烧柴。那时候,学校放寒假了,我们每天都上山拉烧柴,看着渐渐长高的小绊子垛特有成就感,脸上的笑容总是甜甜。那时候紧紧巴巴的日子,一天吃三顿粗粮,不到吃饭的时候,早早就饿了。日子还过得有滋有味的充实,临出门上山前,在怀里揣一个玉米饼,以便饥肠碌碌之时充饥,饿的时候,就咬一口冰冷的玉米饼,慢慢的嚼着满口的清香,这种感觉在家里无论如何是品不出来的。只有在四面大山,满地白雪的时候,才能感觉得到粮食的珍贵,所以玉米饼的分量虽不沉,对于我来说确是很重要。
有一次令我至今不忘的记忆,有个比我们大的小伙伴有事不去了。我们几个也说歇歇不去了,我回到家里把口袋里干粮拿出来了,就跑出来玩。见有人拉着爬犁找我,我很想去,就说,要不到山边少拉点就回来,我们几个就拉着爬犁边说边笑,你追我跑,心想在近处少拉些也不急,先玩一会吧。上到坡顶趴在爬犁上嗖嗖往下滑,长长的马路上,惯力让我们自由的飞翔。沉浸在无比的快乐中,翻一个跟头云滚了一身的雪,还天真憨憨的傻笑,尽情畅快的玩耍。不知不觉中,陌生的看见了一个拐弯大坡,啊?坏了,这不是黑瞎沟吗,咋跑出这么远了。看看天已渐暗,想回家,又不想空着回去,连忙钻进树林简单的装了一爬犁。往外走,这时候我已经饿的心慌,想想远方的家第一次感到犯难了。离家那么远咋走哇,所有人都钻出了树林到了公路上,谁也不说话,急匆匆使劲拉着爬犁往前奔,到了上坡的时候不用说话全都帮其中一个人推,然后再帮另一个人推。这种默契是天生就有的。
天已经全黑了,没有月亮,没有星星,风把雪花送来,又把大树梢吹得哗啦啦的山响。我们几个小孩如果没有爬犁牵拌,得比山兔蹿的快,黑瞎沟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有黑熊,才得名。又害怕又饿,急的一身的汗。心里又惊又热,急促的呼吸,烤的嘴唇干裂。我真的拉不动了, 就想,再往前点,找个有记号的地方,把爬犁和烧柴一块埋到雪里。等明天叫爸爸来拉回去。可是他们都拼命往前钻,我也顺着往前赶,不敢往后看,害怕心里想的那个呲牙鬼来抓我,又怕黑熊突然钻出树林朝我扑来。哪里都不敢看,低着头看自己的两只脚一前一后飞快的小跑,踩着眼睛里飘出的金星,穿行在光滑的依兰大道上, 就盼望回家的路变短多好,雪花打在眼睛上,感觉木痛后它融化的速度。含在眼睛里的不全是泪水。风依旧很大,把树吹得鬼哭狼嚎,又走好一段路,终于有了熟悉的感觉,快要出山了,终于看见了拥其河边上的那户人家,感动的眼睛已控制不住泪水。心里的惊恐, 那暖色的灯光,那烟筒里萦绕的袅袅炊烟,那大黄狗“汪汪”的叫声,都是那么的亲切,我们都停下脚步,大口喘着粗气算是短暂的第一次歇息,到了拥其河就放大了胆量,离家虽然还有一段路,也不怕了,最后的力气就是拼命往家里跑。 终于走出了树林,站在山坡上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感觉自己像个打了胜仗的将军,面带微笑,拉着一爬犁的战利品,站在城墙之上,感慨的对自己说,我终于回来了,成就感战胜了饥饿,腿却软的打颤。
突然,山下有几个黑影向这边走来,是我们的爸爸来接我们来了,他们在这里徘徊很久了,就是不敢上山,怕走两叉。迎上来同时都问我们咋这时候才下山,黑暗中有人说我们上黑瞎沟了,我爸走到我的面前,接过爬犁绳,对我说:“你坐在上面。”我连说话的劲都没有了,只是摇头,泄气的想躺在地上,累得往前迈一步的力气都没有了,听见爸的话,一股暖流涌向心头,爸拉着爬犁呼呼的往前走,一身的力气,我跟在后面走,本想不拉爬犁了,走路会轻些,谁想两条腿像木头似的,裤子和鞋也冻得硬帮帮的,身上汗水凉透了,感觉有些冷,越走越沉,一步比一步慢,眼看离爸的距离越来越远,只得快跑几步撵上爸,把手扶在爬犁上,就着爬犁的速度顺着往前走。可总算是到了我心爱的家了,好像是离别了好几年的朋友,亲切感涌上心头,有爸爸把爬犁拉进院子里,我自顾自的进屋,一头扎在炕上,终于可以放松躺下了,骨头好向散架了,妈说:“咋这时候才回来?”爸走进屋说:“这孩子真傻,跑黑瞎沟去了。”“妈呀”了一声,心疼的看着我,我闭了闭嘴,感觉干裂的嘴唇翘起皮了,就用牙咬住想往下拽掉,坏了,出血了,忙爬起来,低头,血一滴一滴掉下来,紧接着眼泪也滴下来,是委屈?是累?是被爸妈心疼的话语言重了,还是被那一爬犁的烧柴压得失去了成就感。 妈端来一盆水让我洗脸洗手,爸说:“家里有的是烧柴,你和他们在山边拉点小的就行,就是溜达玩,你看你,黑天瞎火的以后别去了。”妈说:“路那么远你还拉那么些,明天可别去了,累坏了。”说着帮我脱鞋,拽裤子,我不敢正视爸妈的眼神,低声说不累,爸笑了说,嗯,不累。晚饭后,妈和爸说歇歇吧,别去了啊。我点点头,躺在暖呼呼的被窝里,摸着被风雪吹木讷的脸。想着呼啸风雪的拥其河,渐渐进入梦乡。第二天吃过早饭,浑身酸疼,走出门了,人立马精神了,又和小伙伴拉着爬犁上山了。
富饶的大山,我美丽的家乡,壮丽的拥其河,留在我心里的永远是欣喜快乐和希望。酸甜苦辣中让我领悟到了坚强的同时, 还给了我一个健康的童年。
(注:本刊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请原作者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署上您的大名。)
魁星楼投稿须知:
1.本平台只收录本人原创,文责自负。
2.请附15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及本人高清生活照片一张。
3.本平台为营造创作氛围与作品交流的平台,故不设稿酬。
4.平台现已开通打赏,留言功能,投稿作品打赏全部归作者所有。同题诗打赏,若有单独注明打赏哪首作品,打赏会单独发放作者,若没有注明,打赏金会暂时存留,以后作为对作品优异者的奖励形式发放。
5.如来稿作品不愿被人赞赏者,请在来稿时注明。
6.本刊打击盗版剽窃行为,凡有侵权行为,本刊保留与原创作者一同追责的权利。
7.本平台推出的作品最终版权归作者
8.本平台广纳四海文友,诚挚欢迎喜爱文学创作的朋友进群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