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应县木塔
佛宫寺总平面图:释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
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和现存的许多辽代建筑的风格一样,应县木塔也是气势恢宏,木塔高度超过67米,底层直径超过30米,平面呈八角形,所幸的是木塔四周有宽阔的平地,可供参观者360°慢慢欣赏。
一群群鸽子围绕着木塔盘旋(有一种能捉虫的燕子住在塔上,能长期为木头上清理蛀虫,鸽子其实并不起到护塔的作用)。
应县木塔剖面图,可看到有4个暗层。
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塔外观五层,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二层及以上各有平坐,在塔内形成暗层。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
正面,可谓“九五至尊”之气魄~
西面:可以明显的看到塔身二层倾斜的非常厉害
北面,站在桥上拍的景象。
东面,月台部分本来有可以上下的台阶,不过被遮挡住了。
明成祖朱棣所题的“峻极神工”匾
明武宗朱厚照所题的“天下奇观”匾
明正德年间的释迦塔匾。
一进门,先被塔心室内巨大的佛像所吸引。释迦牟尼佛像彩塑色彩鲜艳,显然经过历代多次重妆,但辽代模样还在。可能是由于女性供养人的缘故,佛像面容柔丽,略呈女相。胡髭当为后世所描,与面容略微不协调。
佛像右手可以看出明显的新旧不同,看塔老人介绍,手为补塑,只有一节大拇指为旧物。顶上的藻井超赞,气势恢宏。与大佛相得益彰,尽显崇高庄严气象。
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上层台基为八角形,下层台基为方形(布满了脚手架的台基,正在维修中……)。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各明层外柱均立在下层外柱的梁架上,并向塔心收进半柱径,使塔的外观轮廓构成一条优美的逐层收分的曲线。塔内各层,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斜撑、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
54种斗栱,汇聚1座塔
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全塔共应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周匝副阶与首层斗拱(外柱)。耍头、下昂依旧延续唐式批竹形。
副阶周匝,铺作内转
首层转角铺作,批竹形下昂,简洁有力。底层斗拱,第一跳华栱不作卷杀,而是“直砍”,实在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特例。
补间铺作的蜀柱(直枓)或栌斗下施以小驼峰垫拖,是辽代建筑一大特点。类似的做法,在大同善化寺大殿、华严寺大殿都可以看到。三者样式亦相似。
第2层平座转角铺作。无下昂,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栏杆依旧是唐宋时期常见的处理手法。
第3层的平座转角铺作。
第3层的转角铺作。
第4层的铺作。
顶层及其平座层铺作
来个顶层转角铺作的近景图,看出华栱部分的差别了吗~
顶层还有一种特殊的拱——斗口替木、或称替木式短拱。原起寺大殿、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均用这种斗口替木(也有人称之实拍拱)。大家仔细看,可以发现顶层转角铺作的两层华栱的连接处没有用斗。
塔的细节部分
本来塔的二层及以上都是关闭的,但有幸的是,遇到了一群可爱的人,带着我们上去一睹塔内精美的构件。
木塔西南侧面的柱子内倾严重,虽然里面用木三角加固,但倾斜有加剧之势。
人是站直的,可以和房子的倾斜程度做个对比。
塔内顶层内槽的佛像和平棋。
塔内的斜梁和斗拱。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
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木塔抗震原因分析
应县木塔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轮回,几经数次大地震和战争的炮击,今天还依然矗立于此,这归功于一下两个主要原因:
一、刚柔并济的结构
作为各部分构件之间柔性相接的斗拱能在地震时吸收外力,并且木塔内外槽的平座斗拱与梁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使内外两圈结合为一个刚性整体。一柔一刚便增强了木塔的抗震能力。仔细分析有下面4个原因。
1、双层套桶式结构
从结构上看,一般古建筑都采取矩形、单层六角或八角形平面。而木塔是采用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将木塔平面分为内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又分别有地袱、栏额、普柏枋和梁、枋等纵向横向相连接,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桶式结构。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木塔的抗倒伏性能。
塔的内筒(摆放佛像空间)
塔的外槽(参观和行走空间)
2、坚固的结构层
木塔的暗层从外看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建筑处理极为巧妙。在历代的加固过程中,又在暗层内非常科学地增加了许多弦向和经向斜撑,组成了类似于现代的框架构层。这个结构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有了这四道圈梁,木塔的强度和抗震性能也就大大增强了。
暗层结构图示意图
平座层内部斜向支撑构件。
3、强大的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靠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由于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水平力作用时,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了调整变形的作用。
二、地质基础
木塔基土主要由粘土及砂类组成,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好,其承载力远大于木塔付与的荷载。所以,直到现在仍然不必担心木塔会有因“底虚”而倾倒的可能。此外,夏天塔上居住着成千上万只麻燕,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千百年来起着“护塔卫士”的作用。
原文转载自微信订阅号【科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