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会计考试那么多,我们到底要考那几个?
经常有初入行的知友私信问我:做会计要考那些证书,市场上某些培训机构推荐的证书靠谱吗?
我在网上找到了下面这张图——会计要考的十大证书。针对这张图做个简单的分析。
总的来说,与社会上那些野鸡证书相比,这十大证书还是相对靠谱的。但如果都考了,那绝对是浪费时间,会计平时工作最讲性价比,证书也要如此。
十大证书中,初级会计、中级会计、中级审计师、中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是职称类证书。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体现了技术人员在岗位上的专业能力。
现实中,职工到了一定年龄总会有更多的诉求(金钱、位子),但管理岗位是有限,只能给少数人,剩下的大多数没办法解决就只能给职称,也算是一种名誉上的补偿。
久而久之,又没有名额的限制,职称的发放就有过多过滥的趋势。过去评个高级职称是很难的,现在只要年龄到了,考试更像是走形式(当然书还是要看的),发表论文根本就是个玩笑,随便花钱就成。
不论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现在职称的含金量是大不如前,如果想提升自己,还得继续考。
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以前叫注册税务师)、统计师、特许公认会计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都是资格类证书。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可以分为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之前取消的会计证就是从业资格证,是入行必备的证书。进了这行,想要独当一面,成为精英,还得取得执业资格。
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的准入控制。严格来说,注册会计师、特许公认会计师都是审计行业的执业资格证书,因为审计服务属鉴证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影响面大,要有专业的执业资格才能持证上岗。
注册管理会计师含金量相对较高的,专属财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目的是培养会计师预测商业的需求及参与策略决策等高层管理能力。
资格类证书相当于为行业准入设立的门槛,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含金量普遍高于职称证书。
对于财会人员,注册会计师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社会认知度最高。更重要的,只有六门课,考试相对较易,是资格类证书的首选。
我个人的考试建议: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一毕业就开始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大学时期就可以备考),力争在结婚生子前把这项任务完成(人到中年,琐事缠身,再想考就难了)。考试通常要二到五年时间,期间可以顺便把助理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证书拿到手(注意职称类证书考试有工作年限限制,不是想考就能考的),至于中级审计师、中级经济师水份较大,就业面窄,不必考虑。
ACCA、CMA虽然含金量不错,但对英文要求高,只对部分会计人员适用。
PS:最后提醒一句,除了以上证书,其他社会培训机构推荐的证书慎考!!!
最后是推广时间,本公众号与中华会计网合作,将会不定期推荐一些中华会计网校的课程,本次主推的网校的注册会计师——定制上岗班。课程分为知识课程体系、实操课程体系和就业课程体系三部分。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到考试通过,最后安排就业,一次完成,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中华会计网的远程教育在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当年我考试时也听过他们的课,质量肯定没有问题。
而且注册会计师证书已得到社会的普通认可,含金量很高,在这方面多投入一点比买包年的健身卡可能更划算。
如有兴趣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或直接给我私信,做更深入的了解。